真学守初心

记盘锦新世纪交通救援施救有限公司党支部第一书记、经理徐恩惠(一)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70个年头,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徐恩惠同志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典范。

徐恩惠,1942年4月出生,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盘锦军分区成立后,他被任命为第一任政治部主任。1997年退休后,创办盘锦新世纪交通救援施救有限公司,任公司党支部第一书记、经理。他先后荣获“爱国拥军模范”“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辽宁好人”“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带领的企业党支部先后被评为省级“理论铸魂工程标兵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国防教育基地”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多年来,徐恩惠同志把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一种政治责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学习者、忠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执着践行者,是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好榜样。他真学守初心,实干担使命,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楷模。目前,徐恩惠先进事迹报告团正在全市巡回宣讲。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在盘锦新世纪交通救援施救有限公司,党支部第一书记、经理徐恩惠的辛勤耕耘也迎来了收获,他多年学习的成果——记录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及学思践悟的党史教育室和党建汇展室,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学习者。

2018年展览室接待讲解304场,2019年前九个月接待讲解约500场,参观人数达5万人次,最大年龄96岁,最小的只有6岁。面对众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77岁的徐恩惠神采奕奕,讲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徐老这么大岁数了,创新理论学得这么好,真让人佩服!”徐恩惠热爱学习的精神感染了前来参观的每一个人。

党的创新理论一篇不落跟进学,越学越能跟上党的步伐

1960年8月,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中国人民对解放军的向往,18岁的徐恩惠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此,保卫祖国、保卫人民,为党和人民奋斗终生,成为他永恒的追求。军旅生涯中,他始终不忘初心,特别爱学习、特别讲政治,当兵头两年他多次立功,第三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成为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等。他曾战斗在与敌方一江之隔的战场,也曾为盘锦垦区军分区的建立“开疆拓土”。1997年,徐恩惠从盘锦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成了一名退而不休的“老兵”。

徐恩惠只上过6年学,却精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部分著作,《毛泽东选集》《共产党员学习辞典》等上百种书籍。其中《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基本问题》,是繁体竖排版的;习仲勋同志题词的《群书治要考译》,书中有近60万字是文言文,徐恩惠硬是凭着冲劲儿和韧劲儿都“啃”了下来,还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标注。

“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不学习,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不能跟上时代发展。”“学习创新理论,越学越感到对路,越学越能跟上党的步伐,越能坚守初心,担好使命。”徐恩惠这样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

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期间报刊公开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560余篇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大至采访前一天的930余篇重要讲话,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军事和党建等领域,他一篇不落地跟进学习,并装订成厚厚的16册,存放得整整齐齐。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新论断、新要求,他牢记于心。他认为,总书记的讲话是治国理政的方略,用来治党、治企、治家效果也是响当当的。

为什么这样感同身受,与徐恩惠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徐恩惠是农村苦孩子出身,从小放牛、种地,18岁光荣参军,成为一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爱学习、特别讲政治的解放军战士。在部队锻炼期间,他意识到了党的思想的重要引领作用。27岁那年,徐恩惠担任某集团军通信营指导员,一次战役中,他带领20多名战士执行战场通讯保障任务,顶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他们每天只能吃上挂面、花生米、冻豆腐,寒冷和饥饿考验着官兵的意志。徐恩惠回忆说,“当时,为了激发斗志,我就带领战士们一遍遍地读毛主席语录,让每个人都佩戴毛主席像章,战士们的斗志一下子就上来了。”通过这次战斗,徐恩惠认识到毛泽东思想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从此——

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听看讲结合反复学形成习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精神内核与潜在灵魂,是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徐恩惠每天的必修课。每晚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是他多年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当有总书记讲话时他都用心听、认真记,第二天还要查看《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把总书记的讲话打印出来,再次学习、深刻领会,然后讲给党支部成员。20多本红色塑封笔记本里都是总书记讲话的原稿,徐恩惠在认为重要的地方标上重点号,旁边空白处还填上自己的所思所想。

“为啥总书记的讲话每次都认真听,都认真学?因为听起来顺心、学起来对心、做起来对路;为啥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符合中国现实要解决的问题,符合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符合世界的前进方向……”徐恩惠谈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寻根理脉、结合实际、理解系统。

如何学出长劲和长效,守初心“五学五不少”系统学

年近八旬的徐恩惠,仿佛有一颗不知疲倦的心,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给了他不竭的学习力量。2016年7月,徐恩惠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到甘肃酒泉参加会议,适逢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七一”讲话,他就打印出来装在包里。在南下的列车上,周围的乘客低头看着手机、喝着茶水,他却躲在角落里,闷头仔细研读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晚上,他忍着海拔升高带来的阵阵头晕,写出了学习“七一”讲话心得体会《为初心·再发力》,写一页就用手机往公司传一页,供公司党支部成员学习讨论。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盘锦日报》上。

“党员就要有党员的责任、党员的觉悟、党员的样子,不管年龄多大,党龄多长,都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坚守初心,干党员该干的事。”这是徐恩惠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怎么学才能有长劲和长效?来自天南海北的参观学习者不约而同地问出了这个问题,渴望得到最走心的回答。对此,徐恩惠不仅有朴实的总结,还把自己和企业的“五学五不少”实践挂到了墙上:“一以贯之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思想自觉、信仰自觉、功夫自觉、应用自觉、能力自觉。一是跟进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学,次次坚持,一次不落;二是精读原文原著,篇篇领悟,一篇不少;三是照着党章党规学,条条对照,一条不少;四是带领大家学,人人想到,一人不少;五是融合实际学,环环相扣,一环不少。

在徐恩惠的家里和办公室,随处可见的不仅有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卷),还有《习近平用典》和写习近平总书记的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在他办公桌的右上角,还摆放着4卷共150万字的历史书,这些著作的末尾空白处,徐恩惠写着:某年某月某日读完。

学习,永远在路上。最近,思维敏捷度不逊于年轻人的徐恩惠也开始上网学习了,他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在手机上登陆“学习强国”一小时,“这里面的内容老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多、更全面、更深入、更生动的阐释,可学的东西太多了!”徐恩惠高兴地说。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喊口号,必须真信、真学、真用、真传。”越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越是坚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徐恩惠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