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古玩市场假货泛滥,国宝“兽首”仅值几百元,多数买者打眼


太原南宫古玩市场内,上百个摊位依次排开。山西是文物大省,收藏爱好者自然少不了。每逢周末,不少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古玩商贩和藏友在这里聚集。一名做了20多年的古玩摊主说:“近几年的古玩市场平淡了许多,有时一天的收入还不够摊位费。”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造假产业自然越来越兴旺,所以市面上所谓的文物商品,大量的都是仿制品,真品只能越来越少。

古玩市场的地摊上,一个赝品兽首被明码标价。文物造假古已有之,但像如今这样假货赝品泛滥成灾,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的“繁荣景象”恐怕前无古人。据业内人士称,我国目前不仅古玩收藏市场混乱,古玩鉴定专家队伍也非常混乱,而在民间市场上流转的假文物更有几十亿件之巨。古玩江湖上处处游荡着“劣”与“假”的幽灵。

但新中国成立后尤其近二三十年,随着科技的发展,造假技术突飞猛进,造假的量骤然大增,利润也极高。拿青铜器来说,一条机器流水线每天能造出成百上千件,纹饰通过电子扫描,造出来也非常精美。造假者用很低的成本,几十块钱的投入,造出的假东西可以卖到十几万元,牟取暴利。

古玩界有一种“古玩市场不打假”的论调,所以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任何行业都在打假,唯独古玩市场不打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怪现象。对于古玩市场到底应不应该打假,也是众说纷纭了。有人摇头,有人愤慨,有人一笑了之,有人默默忍受。看来,古玩打假真的是“知易行难”。

一名身穿旧军装的老人正在兜售胸前悬挂的各式勋章。

古玩市场的地摊上,大量精美的赝品参杂其间。一位进入此行40多年的业内人士张先生向摄影师透露,和全国一些古玩市场相比,太原的古玩市场造假之风比较严重,甚至现在的不少拍卖行也都混入了大量赝品,成为赝品的集散地。

有学者表示,当下古董市场95%都是假货,但这其中,连专家都分辨不出的高仿品占的比例不高,大部分都是粗制滥造的,骗的是缺乏常识的普通人。也有一些专家表示,古玩不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所以就要真真假假掺和在一起,像“赌博”一样才有意思。 文物是没有定价的,没有假货的古玩市场就不叫古玩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