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提前超额完成全年新增就业目标 截至9月底,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52273人

今年前三季度,马鞍山市城乡就业局势稳中向好,主要就业指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截至9月底,全市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5227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6.16%。

今年以来,马鞍山市人社部门始终把稳定和扩大就业摆在首要位置,大力实施五项行动,积极开展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大力推进就业专项行动 举办各类主题招聘会460场

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积极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活动,深入人群密集场所,发放春风卡等各类宣传资料28055份,组织专场招聘活动66次,提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29430人次;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家庭510户,登记认定的未就业困难人员147人,帮助38名残疾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同时,还开展“接您回家”活动,在车站、码头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海报,组织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宣传服务25场次,积极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

此外,市人社部门还调整日常招聘会时间,将固定招聘会时间改为每周三、周六举行,广泛进行宣传。在重要时间节点,针对妇女、残疾人、退役士兵、退捕渔民等特殊群体,举办个性化、专业化专场招聘会,提供精准招聘服务。

1—9月份,举办各类“2+N”主题招聘会460场,入场招聘企业11962家,提供岗位16.69万个,进场求职16.98万人次。其中,马鞍山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举办招聘会84场,招聘企业7295家,提供岗位9.41万个,9.36万人次进场求职。

创新实施“聚马行动” 拓展省际劳务对接合作

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创新组织以外地劳务人员来马就业为目标的“聚马行动”计划,拓展省际劳务对接合作。

由市人社部门牵头,与贵州铜仁市、甘肃庆阳市、云南昆明市等地建立人力资源协作合作机制,具体开展人力资源输出和引进工作,搭建长期沟通交流平台。积极与当地就业服务机构网站对接,与当地招聘网络信息互联互通,实时传输用工信息,两地劳动者同步应聘,实行“一网登录、两地通用”。对外地来马就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每人800元标准给予补贴。对外地来马就业员工培训合格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每人200元、150元给予补贴。对引进急需紧缺的高级技师、技师,按企业支付给个人的工资薪金总额的20%给予补贴。对组织人员来马就业的省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差旅费补贴6000元。

“聚马行动”计划实施半年以来,累计吸引来自云、贵、甘的外来务工者500多人,全市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 加大托底帮扶力度

为全力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马鞍山市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为毕业生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

市人社部门积极开展毕业生专场招聘、“送岗位进校园”、“第六届春季、第七届秋季全国大中城市高校毕业生招聘”等专项活动,搭建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的直通桥梁和求职平台。2019年,举办各类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6场,提供就业岗位7826个,达成就业意向5123人,引进紧缺专业毕业生756人。

同时,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招募11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服务。出台调整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人员工资待遇政策,指导各县区、开发园区建立与工龄、工作绩效等挂钩的基层特岗人员工资分配机制,稳定提供579个基层特定岗位,通过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模式进行补录178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街道、社区从事公共管理和服务工作。

此外,为拓展就业渠道,加大托底帮扶力度,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开发公益性岗位2872个,其中托底性安置岗位1259个,安置困难人员就业1535人。组织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参加3—12个月就业见习,开发见习岗位1832个,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866人,为317名见习期满人员兑现补贴255.32万元。同时,根据省高校毕业生信息系统,做好全市2640名2019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跟踪服务。通过培训、就业见习、职业指导、就业推荐等服务,截至9月底,完成就业帮扶率99.77%。

接下来,市人社部门将继续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记者 廖岚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