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安傳說——清朝末年,洋頭村裡一姑娘對對子擇夫


詔安傳說——清朝末年,洋頭村裡一姑娘對對子擇夫

對對子擇夫

清朝末年,詔安城郊官洋頭村有一個小商販姓楊名壺,早年喪妻,身邊只有一個生得十分俊俏聰明伶俐的女兒名叫巧兒。楊壺染上惡習,經常出入賭場,只數月之間就將生意本錢和值錢傢俬輸得精光;日常生活難度,被迫多次向鄰村風水先生吳某、藥鋪老闆陳某及本村農民阿哥借債。年久月深,無法還清,債主屢加催討,最後無可奈何只好將女兒許配給三位債主為妻。此後,債主多次逼娶巧兒過門。楊壺焦急萬分;只得將賴債許親之事如實告訴巧兒。巧兒悲痛欲絕,後來在親鄰近裡的規勸下,才漸漸止住了哭泣,想出了一條巧妙的計策來。她將迎娶的日期定在明年正月十五日早卯,叫父親趕緊分別轉告三位債主。

翌年元宵節清晨,三班吹吹打打抬著花轎的迎親隊伍相繼而來。巧兒忙不迭地來到家門口,將吳某、陳某和農民阿哥一恭請入內。款待茶水之後,自己也坐下來,等左鄰右舍爭著來看熱鬧的群眾擠得水洩不通,巧兒才將父親糊塗許親的實情說了出來。三位債主如夢初醒,面面相覷。巧兒接著說:“如今,我只能嫁與一夫,從一而終。怎麼辦?我這裡有個對子,你們三人都來對一對,對得好的我就嫁給他對得不好的,當作今生今世無此緣份,我父親所負的債務從此一筆勾銷,你們看如何?”那吳某、陳某平日頗愛吟詩作賦,自恃滿腹文墨,料必取勝,便迫不及待地要求出題;只有農民阿哥搖頭晃腦,暗自叫苦。

詔安傳說——清朝末年,洋頭村裡一姑娘對對子擇夫

巧兒又說:“我這對子只有方位和數字,沒有題目,請三位看準我的手勢應對。”說著,巧兒舉起右手先指天空,後指地下,再指前方和後方,然後比出三個指頭,再比出五個指頭。巧兒的手勢動作一做完,吳某便脫口而出:“這叫做不語對子,是用天、地、前、後、三、五開腳求對。”他是個風水先生,滿口風水口訣,隨即搶先對目:“天:天神;地:地煞;前:面前案;後:後壁山;三:三元及第;五:五子登科。這下該是我對準了!”巧兒只淡淡一笑。

“來,看我的。”當醫生的陳某應聲對道:“天:天冬;地:地骨;前:前胡;後:厚(後)樸;三:三仙丹;五:五加皮。還是我對得更好。”對畢,他身子一仰,把二郎腿高高翹起,得意洋洋。巧兒仍以一笑置之。那位農民阿哥雖然沒有什麼才學,但他看見剛才巧兒的神情,是不滿意吳、陳二位的對子的。便鼓起勇氣,站了起來喊道:“我對!叫天,天不應;入地,地無門;前:前無步;後:後無路;三頂花轎由你選,五兩銀子我娶某(妻)。”他話音剛落,巧幾就高聲叫道:“阿哥,你對得最好!我願與你結為夫婦。”原來農民阿哥的對子正說到巧兒的心內,他樸實的人品也正中巧兒的心懷,所以便獨佔鰲頭了。因為巧兒有言在先,吳某、陳某都不敢再計較,就先後溜走了。

從此,他們二人男耕女織,安居樂業,生活過得芝麻開花一樣一節比一節高。

來源本文摘自:《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福建卷》——詔安縣分卷

講述人:楊雨平 原南詔城醫院職員 已故

採錄人:沈建平

流傳地區:詔安城關

採錄時間:一九八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