瘠薄地怎樣變成增收田——圍場坡改梯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探訪

金秋時節,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的馬鈴薯迎來大豐收。在朝陽灣鎮葦子溝村的梯田裡,村民們忙著收穫馬鈴薯,他們將馬鈴薯分揀、裝袋、裝車,運往全國各地。

這裡曾經是一片望天收的瘠薄地,如今卻變成了畝產3750公斤的增收田。這種變化是如何實現的?近日,筆者進行了探訪。

●實施坡改梯項目,“三跑田”變成“三保田”

“我今年種的馬鈴薯收成不錯,一畝地能收3000多公斤。按現在的市場價算,一畝地就能賣3000多塊錢。”葦子溝村村民劉文學告訴我們,原來的坡地土質薄,再加上坡陡不保水,只能種玉米,收益很低,忙活一年幾乎是“白乾”。

從前些年幾乎“白乾”到如今畝收益3000多元,這種變化得益於圍場坡改梯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圍場屬於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縣總面積9219平方公里,而耕地只有167萬畝,農民人均耕地3.7畝,且多為沙地、坡耕地,水土流失較為嚴重,農民收入較低。“種一坡拉一車,打一簸箕煮一鍋”,這是對圍場坡耕地過去生產能力的生動寫照。

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薄弱的發展基礎,如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圍場決定實施坡改梯項目。他們把坡改梯項目作為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從2013年開始,連續5年先後在12個鄉鎮的25個行政村實施坡改梯5萬畝。坡改梯後,土地由過去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變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同時,該縣對項目區的水利設施、田間道路進行全面配套建設,在提高地力的同時提高了農業機械化水平。

近日,我們來到葦子溝村坡改梯項目區。還沒走到梯田,就聽見了轟鳴的機器聲,只見一輛輛“顛機”正在按照一壟一壟的路線行駛,所過之處露出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馬鈴薯。

“顛機”是農民對馬鈴薯收穫機的簡稱,一輛“顛機”每天可以收穫15畝地。而之前,一個農民每天只能收1畝左右的馬鈴薯。“顛機”的使用讓老百姓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中解脫出來。

“我們現在不光用機器收馬鈴薯,從翻地、播種到打藥,整個過程都已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水務局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長張建國介紹,改造以前,農戶在坡地耕種只能藉助畜力,機器根本上不去。坡改梯工程通過平整土地、開發荒地和調整田形等措施,提高了土地耕種水平,增加了耕地面積,目前全縣坡改梯項目區中90%以上都是機械化作業。

在葦子溝村坡改梯項目區放眼望去,都是層層梯田、蓄水池以及硬化的道路。整治後的梯田,不僅種有馬鈴薯、玉米、穀子等傳統農作物,還種上了中藥材、苗木花卉、特色林果等高效作物。

坡改梯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實現了一舉多得。據瞭解,通過實施坡改梯工程,項目區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5萬畝,每年可減少土壤流失3.3萬噸,增加蓄水量180萬立方米,水土流失不僅得到了有效遏制,還明顯提高了土地降雨攔蓄、涵養水源的能力。

張建國告訴我們,坡改梯後,土地綜合產出能力明顯提升,畝均收益由612元增長到2467元,項目區僅種植一項就實現增收9275萬元,拉動當地農民年人均增收1965元。

●從零散種植到集約化經營,經營方式悄然改變

近日的一個早上,朝陽灣鎮三號村村民李秀蘭早早來到承德富龍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生產基地,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只見她麻利地從一堆土豆中挑選出個頭較大的放進包裝袋。“我們分揀馬鈴薯一小時掙13塊錢,一天能掙150塊錢。”李秀蘭說,原來沒有工作機會,她只能在家帶孩子,一年到頭也沒有收入。

為當地村民提供工作機會,是坡改梯工程帶來的又一變化。

隨著坡改梯工程的實施,項目區土地具備了集中連片、規模流轉、整體開發的條件,相關部門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與農業生產,土地由農戶零散種植變為集約化經營,產銷量明顯提高。

“我今年再訂10噸冀張薯,這次我就不過去了,你直接給我發貨吧。”承德富龍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到了一個山東老客戶的電話。

“過去農戶分散銷售,每家產量有限,根本沒有機會接到這樣的訂單。現在我每天都要接幾十個10噸以上的訂貨電話,客戶來自湖南、安徽、陝西、山東等地。”該負責人說,公司已銷售了2000多噸馬鈴薯,今年不僅銷量多,價格也高了,冀張薯最貴的時候每公斤1.3元,比去年漲了0.2元。他們在朝陽灣鎮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20000畝耕地進行規模種植,企業年產值達到4.4萬元,帶動4000餘戶貧困戶增加了收入。

同樣從土地流轉中受益的還有當地農民,他們不僅可以到公司打工掙薪金,還可以將土地出租收租金。

張建國表示,通過土地流轉,農戶每年每畝地能夠獲得600至800元的租金。目前,項目區每年土地流轉收入可以達到1000萬元以上。

此外,土地流轉後,大批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農民可以外出就業,也可以在當地打工,在項目區打工的農民年人均工資性收入近萬元。

“土地流轉使土地連片開發,為農業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張建國說,他們還調整了種植業結構,加快推廣設施菜、苗木花卉、中藥材等高效作物,積極引進地膜覆蓋、節水灌溉、水肥藥一體化等現代技術,實現了農民增收和特色產業的有效對接。(記者趙紅梅、高二會 通訊員趙佳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