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小學、初中、高中教師補課後,誰才是最大的贏家?

陳大帥ing


首先明令禁止教師有償補課,但補課市場仍然客觀存在,這不僅僅是迫於老師的要求去補課,更多的是家長和學生補課的心理需求,補課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現象。學生是真實需要通過課外輔導提升成績,這必定會為各課外輔導機構提高生源數量,很多課外輔導機構的補課費用發生了或多或少的上漲情況,第一由於生源量增加,第二很多原來在課外輔導機構,週末上課的公辦教師不能任教,校外輔導機構的存在既能幫助課外輔導機構擴大生源量,又能提高價格,所以課外輔導機構是禁止有償補課最大的獲益者。


其次,家長們更傾向選擇給孩子在線上輔導機構選擇課程。這可以規避去實體輔導班交通來回的繁瑣,又因為線上輔導機構的價格相對於實體輔導機構更為經濟,現實當中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會選擇在線上進行輔導。所以禁止公辦教師有償補課,從側面也促進了線上輔導機構的發展,線上輔導機構也成為了禁令的受益者。


京益企業法律顧問


要說贏家,那就是補課機構了唄。班主任就是不開班,你們這些家長就不補了嗎?其實補課這事兒,跟誰開班,真沒太大關係。主要是家長們,你們要是不補,誰辦都沒用。拿我來說吧,我兒子今年初一,說實話,我真心不想給他補,但沒辦法啊,家長們見了我就問,我一說沒補,她們就開始數落我,說我什麼不負責啊,不上心啊什麼的,一次倆次我能扛得住,可開學一個月了,幾乎接孩子,我班家長就說我,後來到底還是報了老師的班,這才罷了。主要是,我要是在不報班,以後人家家長組織什麼活動就不找你了,怕你的這種態度影響人家孩子。就像小學的時候,我兒子不報班,也不刷題,可是他的成績還不錯。但和同學們聚會的時候,人家說的都是你做了哪套卷子啊什麼的,當我兒子回答他沒做卷子的時候,他的同學就感覺,你看他都沒做,那我也不想做了。所以有幾次家長和我說這事兒,我也挺無語的。她們那意思,你做不做,我們管不著,但不能影響我孩子,我孩子原來做卷子挺聽話的,但一聽說你家孩子不做卷子,我家孩子也不願意做了。所以為了合群,有些事兒不想做也要做。所以有些事情,真不是說單方面問題。有時候另一面的問題更大。


手機用戶61535915192


我很好奇,難道現在的00後10後的孩子們所學的東西,比我們80後以及90後當時的課程都高深了很多嗎?還是說考試難度增加了?為什麼一定要去補課呢?現在各類高等院校都在擴招,很多知名高校甚至淪為有錢就能上的學校……而你們家孩子初中高中一個學期的補課費有可能等同於大學四年期間的學費之和……我真的不太理解……教科書上的知識就那麼重要嗎?

從我個人角度來舉個例子,我是一名國有企業管理會計,我中學時所學的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這些學科,除了閒暇時間吹牛打屁沒有任何其他用處,或許有些常識用於生活中;然而初中幾何代數甚至大學期間所學的高數,對我來說幾乎沒有任何意義,工作生活完全用不到,可能是我的職業比較low的緣故,只有我用不到那些當年拼命學到的知識……

不可否認,在學習這些只是的過程中,會培養孩子在某些方面的潛在能力,比如說各種邏輯思維,推理思維,記憶整理思維等等等等,然而是不是說必須要學的多麼多麼好才行?並不是!360行,行行出狀元!當今社會何止3600行?難道每一行都要求是全才嘛?

我認為對孩子的培養,最重要的不是分數,而是培養良好的性格,正確的行為習慣,獨立思考能力和強大的學習能力。

工作很忙,不說了!我就是認為補課不對,當今社會的教育方式方法方向都不對!不歡迎任何反駁!


RepairMan明動


最大的贏家是外面的教育培訓機構。話又說回來了,說是禁止小學中學高中教師補課,但禁止過嗎?我們這裡是從未禁止,我這裡是江西景德鎮,不知道你們那裡會不會全面禁止呀。說的比唱的還要好聽。我們這裡一個正課老師補補課的話,可以養全家買房,養車全都不是問題。


小黑191860238


你們的回答的補課的目的貌似跟我當年補課的目的不同。我的座標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2012屆高中畢業生,我清楚的記得那時是一上高中,高一新生第一個寒假就開始補課,每週只有星期天下午半天假。而學校是全校學生都在補課,嚴正聲明,九年義務與高中三年12年學生生涯中我從沒碰見過不負責任的老師,全部非常負責任。


10號荒天帝


毫無疑問,禁止中小學教師補課後,最大的贏家是校外的培訓機構。

為什麼會有補課的情況發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對於優質的教育資源,有的用錢去搶,用關係去搶,用學位房去搶。

沒錢沒關係的,只有靠用孩子的成績去搶。成績從哪裡來?從學習中來。可是由於要搶,大家都在學校學習,起點相同。為了能有所超越,家長自然要想法設法給孩子補課。

因此,補課是有市場需求的。有這個需求,卻禁止補課,最後導致的就是校外培訓機構的雨後春筍似得成長起來。我的好幾個大學同學都在搞校外培訓的,主要是培訓奧數(本人數學專業的),一個在福州,一個在深圳,都已近在當地買房,可見校外培訓是多麼火爆賺錢。

分析教育部門不準校內補課的初衷,主要是為孩子減負。但目前看來,這個規定不僅沒有為孩子減負,還為孩子以及他們的家庭增加了負擔——校外培訓費用比校內高的多。另外,家長還得陪著去,擠佔了家長的時間,無形中增加了家庭負擔。

個人認為,有必要允許校內進行適當的補課,這樣做至少有四個好處:一是校內補課費用低一些,相當於減輕了家庭的負擔。二是教師收入不高,通過補課可以適當增加教師收入,提高教師的積極性。三是有經驗的教師對教育大綱的把握比校外培訓機構的教師要強的多,知道怎麼補課才有效,有利於提升學生成績。而校外培訓機構的老師很多是剛畢業的學生,經驗能力夠不足,補課效果比不了校內教師。四是校內補課,學生集中在一起,老師管的嚴,家長比較放心,不需要家長陪同,既節省了家長的時間,還增加學生間交流的時間,一舉兩得,是好事。

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討論。


老羅侃史


禁止中小學教師補課,只是禁止了學校為學生提供的補課。

至於那些教課有方,能迅速提高學生成績而又名聲在外的教師,哪個部門能禁止住家長的慕名邀請呢?如何禁止千方百計的託人情邀請來的家教呢?

如果學生去老師家,或教師在學生家裡一對一的補課,有關部門破門而入禁止補課,好像沒有法律依據吧?

如果有關部門要按照舉報處理,可是誰來舉報呢?請不起家教的,真憑實據都沒有,你舉報誰?請得起的,能請來的都是千方百計請來的,舉報自己嗎?

從這個角度說,受益的是請得起,請得來名師的學生。

如果學校有補課,本來下班後和週末的時間,老師是按學校的安排,在學校為全體學生進行補課輔導的,這回好,禁止學校補課了。自由了,可以自行安排時間了,各取所需。

從這個角度說,老師也受益。

中高考在那等著,誰能不補課呢?禁止中小學校補課,要說最大的贏家,顯而易見,是社會的補習機構。禁止學校為學生的補習,這就是消除了補習機構的競爭對手。學生課外補習這一塊市場,完全由補習機構壟斷吧。

有贏家就有輸家。不言而喻,輸家就是大多數的學生和家長。

如果不禁止學校給學生補課,學生和家長就偷著樂吧。

因為在校的老師,給自己的學生補課,從業務水平上講是專業的;從授課的內容上講,是與日常的教學內容一致連貫的;從對高考方向的預測和把脈上,是有上級教學研究機構給把關的;從老師的責任心上來講,老師就是為了自己的工作業績,也會對學生全力付出的。

何況後面還有學校的各種考試成績排榜,成績分析的大會小會在行使監督和鞭策;從對學生學情的瞭解上來講,這種學校的補課是最有的放矢的。

從涉及到家庭支出的,最為敏感的補課的費用來看,在學校裡補課,沒有經營成本,無需經營利潤,只是給老師一些佔用了休息時間的,象徵的勞動報酬。而且這種收費分散到一個年級的學生總數上,收取的費用,與社會上的補課機構比,是出乎家長和學生意料的低廉。

禁止中小學統一補課後,好像放開了補課市場,補課愈演愈烈,花樣繁多,有贏家,更有輸家。


三人行有我為師


最大贏家:校外辦學機構

最大輸家:學生及家長


禁止小學、初中、高中教師補課,應該是有償的校外補課。如果你在學校裡面無償的為學生服務,家長也是很樂意的!

現在校外各種輔導班風生水起,各種私立學校辦得熱火朝天,一方面反應出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我來說說我們這兒的情況。

隨著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越來越感受到知識的重要性,這是歷史的進步,是好事。可學校教育也不能滿足家長對教育的需求,學校教師按規定作息,按課本知識授課,照顧大部分學生,對於兩極學生缺乏指導,發展受限。家長希望孩子通過小學的努力,順利升入到一所好的中學,在學校教育不能滿足的情況下,花重金選擇了校外輔導機構。這些輔導機構會根據地方重點中學的招生特點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培訓,盡最大努力完成大部分家長的心願。

我們這兒的私立學校也是相當紅火,由原來的一所逐漸發展壯大,也有近十所了。以前的私立學校是下鄉動員學生,現在是擇優錄取學生。原因與上面情況大體相同,私立學校老師負責,缺什麼老師就招聘什麼老師,等學生上升到五六年級,就會專門培訓他們如何考試,這樣升入重點中學的機會也是很大,很受家長歡迎。



其實,很多家長和老師都知道,學校教師的水平和能力都不會比校外輔導老師的差,只是很多規矩限制了學校教育。教師可以補課,但不能收費;教師要全面發展學生,不能把差生拒之門外;教師要完成各級交給的各種繁雜事物,不能安心教學。凡是種種,都是促成學生家長選擇校外輔導機構的原因。

所以,綜上所屬,禁止公辦學校教師補課,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校外辦學機構!


南軒松1971


禁止小學、初中、高中教師補課後,其實,最大的贏家是老師

有人說,老師補課,是老師不對。分散了他們教書育人的精力,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其實,上級一紙禁止,就封殺了在職老師的補課行為。老師補課的行為是禁止了,可學生補課的行為說禁就禁止了嗎?就是所有的老師都不去補課了,補課市場還是大有人在。因為中國現階段,只要高考指揮棒一直在揮舞,老百姓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小孩輸在起跑線,都會想辦法讓自己的小孩補課。

如果真的不補課了,老師才是最大的贏家。

其實補課老師也很委屈,他們也不想補課,本來上初三、高三課的老師是非常辛苦了,難得有點空餘時間去處理自己的事。然後是領導或者親朋好友找到他們要求給孩子補課,雖說也支付報酬,但這些老師實在太累了,有些又不好拒絕,導致他們身心疲憊。

有人說,老師上課不講,補課講,說老師上課不講重點,補課才講重點!所以,老師造成了教育的不公,要禁止老師補課。

到底老師會不會如他們所說的那樣?

其實稍微動下腦筋,換位思考下,就會發現這是一種謠言而且很可笑,根本站不住腳!為什麼呢?說這話的,肯定是針對自己班的學生而言的。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這個老師上課不講重點,他們班的成績肯定很差,他也就成不了名師,甚至是不適合當老師,這樣的老師,在學校肯定也不是什麼名師,同時,做為家長,這樣的老師他也不會把孩子送給他補課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一些參加補課的學生,他上課不認真聽講,就覺得老師上課沒有講重點,到補習班,開始認真聽講了,就覺得老師在補習班才講重點,回家給家長一說,家長肯定相信孩子而不相信老師,有這種可能。

絕大多數老師,只要站到講臺上,就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教給孩子們!沒有師德的絕對是少數。每個行業都有敗類,不能因為極個別現象否認整個群體!

即使老師好好講課,也會有孩子需要補課的。更何況,現在的老師絕大多數都是好好上課的。如果不是應試教育的體制,哪一個老師願意去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超負荷的勞動,所以,應試教育的制度一天不改,補課之風是不會禁止得了的。

一紙禁令,真的禁止了,最大的贏家就是補課老師,為什麼?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教師要求越來越高,教師不再是過去的教書匠,要教好書,不僅僅是要做知識的傳播者,更要做學生的引路人。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假期夯實專業知識,給自己充電、總結教育教學經驗,寫寫論文、做做課題研究,積極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提高自己業務能力。他們也想做一個學生愛戴、家長喜歡、領導表揚、社會公認的好老師。難得的假期裡,他們想利用難得的空閒陪著孩子去逛逛公園,看兩場電影、整理一下家務,或者美美的打扮打扮自己,拋棄煩惱,放鬆心情。如果有可能,他們也想外出旅行,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們也想做一個生活的正常人,好好的享受享受生活的美好。

我是職校方老師,大家怎麼看老師補課這個問題呢?


農林專業老師


“禁止小學、初中、高中教師補課後,誰才是最大的贏家?”當然是各種各樣的培訓輔導機構嘍。走在大街上,看看櫛次鱗比的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機構,讓人明顯覺得課外輔導已成為一個重要產業,相信幾乎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城市裡大大小小的輔導機構遍佈各個角落,有單獨輔導英語的,有輔導作文的,有輔導各科文化課的,有播音與主持的,有音樂類的,有體育類的,有美術類的,有舞蹈類的等等等等,應有盡有。

作為國內最著名的培訓機構新東方的創造者俞敏洪,在創辦新東方學校以前,身為北大教師的俞敏洪曾經為其他培訓機構打工。他之所以選擇進入民辦英語培訓領域,是因為自己作為一個曾經接受過補習的學生,能夠設身處地瞭解學生和家長渴望被幫助的迫切心理;也正因為他是一個外語老師,所以容易有機會接觸到外語培訓的領域,從而更容易瞭解外語培訓領域的新動向。當然最後,他成功了。

最近我又看了一篇文章,《寒門出身、北大退學,80後靠做家教起家,如今身家400億 》。文中的主人公叫張邦鑫,是個80後,今年還不到40歲,出身貧寒,學費、生活費都得自己賺的他,靠著做家教賺錢,後來從北大退學創業。他創辦的好未來,從成立到上市用了7年,俞敏洪的新東方則用了14年,並且他的財富,超越俞敏洪,成為中國教育行業的首富。

北大教授俞敏洪、北大碩博連讀的張邦鑫,除了他們都有“北大”的光環,自己特有的創業特色和精神,我想還有我們國內龐大的教育培訓市場需求成就了他們吧。

總之,在當前國內應試教育大環境下,面對考試壓力的家長和孩子不免出現各種程度的焦慮情緒,為了讓孩子學得更好,也為了給家長自己減負,有條件的家長們會很捨得為了孩子在教育上大投資,學校老師不能為孩子補課,家長只能找名譽招牌好的培訓輔導機構唄,因此,家長為了孩子在教育方面花的錢自然源源不斷地流入培訓輔導機構,特別是成績突出優秀的培訓輔導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