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A欲與PSA合併,是強強聯合還是抱團取暖?

特別關注

FOCUS

本報記者 王鵬傑

文中部分內容援引路透社、彭博社、

《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報道

據路透社的消息,10月29日,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和標緻雪鐵龍集團(PSA)正就合併事宜進行談判,若此事成真,則可能締造一家價值500億美元的汽車製造商。談判消息傳出後,FCA的股價大幅上漲,美國股市收盤漲幅超過7.5%。截止記者發稿,FCA官方證實,PSA和FCA雙方目前正在進行創建世界領先出行集團之一的討論,隨後PSA也通過官方渠道表示雙方正在進行商討,不過但目前並無更新一步的消息放出。

FCA欲与PSA合并,是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

《華爾街日報》最先報道了此事,據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監事會定於10月30日召開會議,討論可能的合併事宜。如果這兩家汽車巨頭成功地克服了政治、財務和管理方面的障礙成功合併,擺在其面前的難題卻一樣不小。PSA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唐唯實(Carlos Tavares)預測,隨著監管機構要求車企轉向生產研發電動汽車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全球汽車製造商將面臨“10年的混亂”。此外,科技領域也出現了一個世紀以來最劇烈的變化,自動駕駛和物聯網的需求與日俱增,這都對車企的研發能力提出了巨大的要求。

FCA在新技術的研發和市場表現在近年來都不是很樂觀,FCA在電氣化領域的發展起步較晚,未來三年,FCA已斥資18億歐元向特斯拉購買電動汽車排放額度,以抵消其自產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使其所售汽車的平均排放量降至歐盟允許的範圍內;該公司本月早些時候還披露,因未達到美國燃油效率標準,將面臨7900萬美元的罰款;此外,FCA第二季度僅僅在亞洲市場就虧損1200萬歐元,且旗下最為賺錢的板塊Jeep和商用車的表現也在下滑;同時,在這家企業大本營意大利的業務也舉步維艱,據瞭解,菲亞特在其總部城市都靈的Mirafiori組裝廠的產能不足50%,數千名工人處於臨時裁員狀態。

因此,聯合其它車企共同研發並開拓市場,或許成為了FCA目前最為合適的解決困境的辦法。此前,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FCA曾提議與雷諾按照50:50股比進行合併,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製造商並共享研發和市場成本,但是這一提議最後無果而終。不過,與大車企聯合的計劃似乎已經根植於FCA高層的心中,比如FCA首席執行官邁克·曼利認為,在未來兩到三年中,與其他汽車製造商在自動化和電氣化項目上進行合作將面臨“非常重大的機遇”。

FCA欲与PSA合并,是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

與提議和雷諾合併一樣,此次與PSA的提議也被認為是繼承了前任FCA掌門人馬爾喬內的“思想”。在2009年,當時在馬爾喬內的領導下,菲亞特從美國政府手中收購了克萊斯勒的控股權,合併成為了如今的FCA,自此旗下擁有了Jeep品牌專營權,並擁有了道奇RAM這一專攻北美皮卡和商用貨車業務的品牌。嚐到甜頭的FCA近些年在遇到挫折時常常想往事重演,以合併解決當下困境。

由於此前標緻已經與FCA在商用車領域展開合作,因此雙方的合併被外界議論紛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不過,至少在此前的表態中,PSA似乎並沒有興趣與FCA合併。上個月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唐唯實在與記者的討論中否認了與FCA合併的想法,他表示:“我們不需要它。”唐唯實崇尚積極擴張的政策,自從在2017年以26億美元從通用汽車手中收購德國汽車品牌歐寶以後,他一直在負責歐寶和標緻的轉型。

------------------END----------------

《環球時報·汽車週刊》現已入駐

FCA欲与PSA合并,是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