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三年 互聯網科技公司的掌舵人這樣看區塊鏈

10月25日,是中國區塊鏈產業的分水嶺。在此之前,作為信任機器的“區塊鏈”因 “空氣幣”、“傳銷幣”亂象帶來的負面後果,在社會仍存質疑。

正是在雲遮霧繞時間段,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的掌舵人大都有對區塊鏈有所研究並發表觀點。互鏈脈搏特別整理了這些掌舵人過去幾年的觀點,現在看來,有些觀點頗有遠見。


區塊鏈:中國科技領先的重要技術


區塊鏈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技術,曾經是一個很具有爭議性的話題。有人認為,區塊鏈至今沒有大規模應用,可能根本就是一個無用的技術;有人認為,區塊鏈都是原有技術的融合,沒有創新性,自然也沒有多大的顛覆性;有人認為,區塊鏈離開加密貨幣或者通證,就沒有價值;有人認為,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和政府的中心化監管存在天然矛盾。

但一些中國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掌舵人看得已經相對清晰。

過去兩三年 互聯網科技公司的掌舵人這樣看區塊鏈

2017年11月,迅雷集團CEO、網心科技CEO陳磊在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中率先宣佈“迅雷下一階段將All In區塊鏈,用14年全球領先的下載技術積累與技術創新力量,讓中國區塊鏈技術領先世界20年。”

在陳磊眼中,區塊鏈技術是一個可以比擬互聯網技術的社會基礎設施。當年12月,陳磊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指出:“上世紀90年代,美國公司率先做互聯網技術創新,帶來結果是美國互聯網產業領先全世界至少20年。新一輪技術架構的變革,我覺得應該由中國互聯網企業引領,使數字產業、互聯網產業、數據產業和實體產業的融合世界領先。”

2018年 4月,陳磊在博鰲亞洲論壇上進一步表示:“區塊鏈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因為中國幾乎跟西方世界同時起步。這是新時代當中最重要和最應該把握的機會。”

自稱不懂技術的馬雲也較早看到區塊鏈作為社會基礎的價值。

2018年5月,馬雲在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開幕式上說:“未來十到二十年以內,有三大核心技術,整個社會將會因為這三大技術面臨巨大的挑戰:第一是機器智能,第二是IOT,第三是區塊鏈。”馬雲認為:“整個區塊鏈技術也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區塊鏈不是泡沫,但是今天的比特幣可能是泡沫,區塊鏈不是金礦,區塊鏈是打開數字金融的一個金礦的巨大的工具和應用,是一個數據時代隱私和安全的解決方案。”

還有一批互聯網科技公司的CEO認為區塊鏈會構成未來社會的基礎。比如搜狗CEO王小川2018年年初認為“區塊鏈改變生產關係。”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2018年5月表示:“區塊鏈技術能改變世界,我是堅信不疑的。”

2019年3月,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互聯網時代已進入到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的時代。


大佬共謀區塊鏈落地場景

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作用。

具體到應用場景,互聯網科技的掌舵者也提出或者指揮公司踐行。

互聯網科技供公司的大佬們首先關注的是互聯網的數據問題。

2018年兩會期間,百度董事長李彥宏

表示,傳統互聯網中,虛擬的東西是“make a copy”,它是沒有新增加成本的,但是區塊鏈到來之後,可以真正使虛擬物品變得唯一,這樣的互聯網跟以前的互聯網會是非常不一樣的。

對此問題,迅雷集團CEO有更清晰的闡述。2018年11月份,在深圳高交會上,陳磊稱:區塊鏈與互聯網的最大差異,在於互聯網缺乏數據所有權概念,而區塊鏈將數據所有權形成一個自然機制,並建立一套授權機制,從而提升用戶數據的安全性,讓數據在產業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次月(2018年12月),陳磊在長沙的國際區塊鏈大會上更進一步提出解決方案:“數據的主人是用戶,通過區塊鏈可以去打造一種授權認證的機制,讓用戶在企業去使用這些數據時,向用戶去做相應的回報。”

在其他場景方面,馬雲關注貿易。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今年1月的海南省人民政府企業家諮詢會議成立大會上,就表示:希望能夠把海南打造成為國際貿易的單一窗口,要利用區塊鏈技術徹底把海南島變成中國第一個最獨特、最有優勢的數字化島嶼。

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關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去年3月他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建立剛性的失信懲戒機制》,指出區塊鏈對信息的存儲和處理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共享和透明等特點,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今年6月,Libra的出現也被互聯網科技公司的掌舵人關注。

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在libra白皮書發佈後就在朋友圈評論:“技術都很成熟,並不難。就看監管是否允許而已。”

美團創始人王興也稱,Facebook推Libra的策略很清晰,Libra確實是天才的設計。

就連對區塊鏈提及不多的任正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採訪時說:“中國也可以發行數字貨幣,一個國家的力量肯定強於一個公司的力量。”

互聯網科技公司大佬對libra的最新表態是10月25日,第27次新南威爾士州——廣東省聯合經濟會議上,迅雷集團CEO陳磊Libra為例解釋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挑戰,包括性能、監管,以及隱私保護。“它(libra)所面臨的一個關鍵挑戰就是該如何保護用戶的隱私。”

這也是留給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的機會,在這些領域能夠創新發展,中國區塊鏈將實現這一領域的超越。可喜的是,中國不少公司都取得了進展。

從數量上來看,互鏈脈搏根據公開信息查詢,迅雷集團CEO陳磊是在公開場合提及區塊鏈最多的企業家,超過18次;其次是搜狗CEO,6次。BAT中馬雲錄得4次、馬化騰錄得3次,李彥宏只錄得1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