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芯而論:Naver、Kakao道路雖不同,但都為牽制中、美企業

芯科技消息(文/西卡),韓國兩大網絡服務公司Naver與Kakao近期採取大動作,雖然經營策略不同,但目的都是牽制中、美企業。

Naver加強研發力,企圖拿下AI主導權

Naver的“全球AI研發帶”計劃以東南亞地區中心,構建Naver的技術研究網絡,這樣的方式不僅能提升研發實力,也能培養未來的AI人才,韓媒《inews》也指出,Naver將連接歐洲的AI研究帶,打造對抗中、美技術霸權的新勢力。

很明顯的,Naver的策略聚焦在“自主開發”,通過原先擁有技術,持續研發新技術,確保AI領域主導權。目前Naver擁有聊天機器人(Chatbot)、語音辨識、音訊合成、OCR(光學字元辨識)、圖像搜索、臉部辨識、音源分析、機器學習平臺、文本分析等技術。

Naver計劃聯合學界、初創企業、研究機構,一同研究AI技術,另一方面,Naver為持續培養優秀人才,將持續增加數據中心,並擴大教育機構的合作計劃。

Kakao攜手冤家SK電信

與此同時,Kakao選擇與競爭企業SK電信結盟,兩公司計劃在下個月5日交換價值3000韓元的股票,屆時SK電信將持有Kakao2.5%股份,Kakao則會擁有SK電信1.6%股份。

據韓媒《國民日報》報道,兩公司將在通信、商務、數字內容、未來ICT等4大領域合作,雖然目前處合作初期,尚未有具體策略,但外界期待,兩公司通過股權互換成為夥伴後,將在業界掀起巨大的漣漪。

據韓媒《中央日報》報道, Kiwoom證券研究員安宰民(音譯)分析,韓國第1大電信的3124萬名用戶結合Kakao的4417萬名MAU(月活躍用戶人數)流量,將擁有發展多種事業的基礎,如AI、遊戲、無人駕駛等。

引起外界關注的是,韓國3大電信曾經聯手封殺Kakao,加上Kakao首次與通信公司合作,讓兩公司的合作格外吸睛。2010年3月Kakao推出通信軟件KakaoTalk後,便正式與韓國3大電信對立,當時,SK電信聯合KT、LG U+攻擊Kakao Talk,認為網絡通信服務的龐大流量,會讓通信網難以負荷。

隔年,Kakao更直接推出網絡免費電話服務VoiceTalk,激化與通信公司間的矛盾,當時Kakao曾召開記者會批判3大通信公司,認為通信公司刻意降低VoiceTalk的網絡質量。

時隔9年Kakao與SK電信化干戈為玉帛,兩公司為加速討論合作細節,將組成協同組合模式,SK電信事業部長柳永相與Kakao共同代表呂民洙為協同組合協議代表。

Naver與Kakao的共同目標:牽制跨國企業

韓媒《Money Today》曾在報道指出,Kakao雖然擁有韓國影響力最大的通信軟件,但在海外舞臺上並不亮眼。事實上,Naver身為韓國最大的網際網絡服務公司,也擁有和Kakao相同的困境。因此兩公司未來策略雖不相同,但具體目標一致,都是為在全球企業中佔據競爭優勢、拓展海外市場。

《The Fact》指出,兩公司將活絡韓國ICT生態界,提高企業在全球IT產業的影響力。Naver Labs代表石相玉表示,以長遠角度來看,研究帶計劃的藍圖是,讓Naver成為能與美國GAFA(谷歌、亞馬遜、facebook、蘋果)與中國BATH(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匹敵的新勢力。

Kakao共同代表呂民洙也表示,此次合作將使韓國ICT兩大企業擁有全球競爭力,併為使用者創造新的體驗與價值。

Naver發表“全球AI研究帶計劃”,Kakao則決定攜手SK電信,這也代表著,Naver選擇加強自身研發力,Kakao則選擇了增加合作伙伴。兩公司方法不同,最終目的卻都相同,企圖在美國、中國為中心的全球IT市場中,提高競爭力、確保未來成長動力。


評芯而論:Naver、Kakao道路雖不同,但都為牽制中、美企業


圖片來源:Naver Blog@hello3134

(校對/holl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