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男人”張生東京圈粉

“獲得藝術貢獻獎的是——”

“中國越劇電影《西廂記》!”


昨天下午2時,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的閉幕式暨金鶴獎頒獎典禮上,由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出品、上海越劇院參與拍攝的首部3D越劇電影《西廂記》摘得殊榮。

“中國好男人”張生東京圈粉

這是繼去年3D崑劇電影《景陽鍾》之後,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出品的電影再一次登上東京國際電影節。

寶冢臺柱為《西廂記》頒獎

日本寶冢前星組首席男役稔幸向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谷好好頒獎。電影導演夏偉亮、主演方亞芬、錢惠麗、張詠梅、吳群、上海越劇院院長梁弘鈞悉數出席,見證了中國戲曲電影的榮光一刻。

“中國好男人”張生東京圈粉

稔幸與谷好好、主演方亞芬、錢惠麗合影

谷好好在頒獎典禮致答謝詞時說道:

“今年恰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在這特殊喜慶的日子裡,我們上海越劇電影《西廂記》能獲得此殊榮,是幸福、是幸運。我想這是對中國戲曲電影的禮讚,更是對中國越劇、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致敬與肯定。而這也是繼3D崑劇電影《景陽鍾》後,又一部上海戲曲電影獲此殊榮,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支持中國傳統文化和戲曲藝術。”

“中國好男人”張生東京圈粉

谷好好致答謝辭

導演夏偉亮坦言,將《西廂記》拍攝成電影的初衷,就是要將這部越劇經典用電影的藝術手段,原汁原味地呈現出來,展現其畫面的唯美、意境的詩化,把中國越劇的韻味、江南文化的精髓最為完美地凸顯。

“中國好男人”張生東京圈粉

此次參加東京國際電影節,將這部越劇電影《西廂記》帶給日本的觀眾,正是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文化,通過這部電影能讓當地觀影民眾身臨其境,感受到真正的中國文化藝術魅力。

在中國越劇110餘年的歷史變遷中,越劇經歷了全男班制、全女班制和男女合演制,其中以全女班制最富盛名,擁有豐富的劇目,大量的劇團及觀眾。

“中國好男人”張生東京圈粉

主演錢惠麗、方亞芬、張詠梅和吳群

全女班制俗稱“女子越劇”,即演員皆為女性,這點與日本著名的寶冢歌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有人曾把中國越劇比作“中國的寶冢”,把日本寶冢歌舞劇比作“日本的越劇”。

“中國好男人”張生東京圈粉

寶冢與中國的越劇有著不解之緣,此番電影節組委會特地選擇寶冢臺柱為越劇電影《西廂記》頒獎,在幕後是做了精心設計。

“中國好男人”在東京圈粉

日本觀眾對於中國越劇藝術的興趣非常濃厚,劇組到訪之處不論是表演還是講座,皆有“圈粉”。

“中國好男人”張生東京圈粉

越劇院在東京舉辦觀演交流會

在觀演交流會上,日本觀眾特別好奇女小生、女老生塑造男性角色,表演及聲腔音調等越劇層面的話題。

“中國好男人”張生東京圈粉

主演錢惠麗在東京為觀眾簽名

主演錢惠麗在現場清唱亮嗓同時,還機智地“安利”了一下張生這位流芳千古的“中國好男人”形象:

“舞臺上演男人和自己是個男人還是不太一樣的。我是小生行當出身,這對女演員來說是很大的考驗。男人有男人的臺步,我要演出男人的強壯和勇敢,在表演尺度上有區別,女人不開心了可以流淚,男人不行。你們看到的張生,為什麼鶯鶯這麼愛他,俊朗的外表只是原因之一,還有他的氣質,以及他的才華。這樣的‘好男人’,怎麼會不愛?”

“中國好男人”張生東京圈粉

張生這位書卷氣很濃、對愛情執著的中國好男人,經過錢惠麗的解釋,一下子高大了起來,受到了許多日本觀眾的喜愛。

觀影會上,張詠梅透露自己今年已經52歲了,她在劇中飾演了16歲的紅娘。頓時,劇場裡傳出“喔——”,掌聲轟動。

“中國好男人”張生東京圈粉

52歲的張詠梅飾演了16歲的紅娘(右)

來自東京的日本觀眾本多先生剛剛退休,正在學習中文,他在《朝日新聞》上看到了東京電影節·中國電影周的廣告,聽聞上海越劇團以明星陣容赴日,於是來現場加油。

“我內心非常感動,散場時像從古代愛情故事裡穿越到了現在。我第一次看中國戲曲拍成了電影,對聰明調皮的紅娘印象很深,而張生和鶯鶯的塑造都是高難度,我幸運目睹了中國名角的風姿。”

越劇“四大經典”走上銀幕

越劇在國際上享有“中國歌劇”的美譽,她繼承了戲曲特有的寫意性,又吸收了話劇、電影重視刻畫人物性格和內心活動的寫實主義特點,形成了寫意與寫實相結合的表演形式,在題材上十分貼合現代觀眾,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曲類項目中最具現代感、時尚感的劇種。

“中國好男人”張生東京圈粉

上海越劇院

越劇藝術發展至今,有著眾多的演出團體,上海越劇院是其中成立最早、劇目最豐富,保有最多劇種流派和宗師級表演藝術家的國家級院團。

“中國好男人”張生東京圈粉

上海越劇院《紅樓夢》

60餘年的成長,上海越劇院擁有了400餘部劇目,其中《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祥林嫂》《西廂記》更是劇種代表作,並稱為越劇“四大經典”。

“中國好男人”張生東京圈粉

1954年的越劇電影《梁祝》

自1954年《梁祝》作為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公映,至2016年首部3D越劇電影《西廂記》熱映,中國電影人和戲曲人將這四部劇目從舞臺搬上銀幕的歷程,既貫穿了上海越劇院的發展歷史,也貫穿了中國電影史,可以說是中國戲曲電影發展進程的縮影。


新演藝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