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日:人到中年,一定要早做护“心”运动(推荐8种)

很多人以为,50岁以后再操心心脏、心血管并不晚,其实,30岁以后血管斑块就会加速变大了。而熬夜、吸烟、缺乏运动.....正在把心脏一点点推向提前衰老的边缘!

人到中年,保护心脏:戒烟、饮食、运动、救治一个都不能少!2019世界心脏日,今天就为大家推荐8种运动,让护心更健康!

世界心脏日:人到中年,一定要早做护“心”运动(推荐8种)

1、步行

散步、快步走、慢跑等都可扩张外周血管,有效消耗脂肪,从而降低血压,有利于心脏健康。散步还可改善大脑皮层与植物神经的功能,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可降低血压,调节血脂,调控血糖。

2、游泳

游泳可增加呼吸系统的机能,扩大胸腔活动幅度,增大肺的容量。游泳时水的作用力及水流对皮肤的按摩作用,使肢体血液易于回流心脏,使心率加快。长期从事游泳锻炼,心脏体积呈现明显的运动性增大,收缩更加有力,动脉增粗,血管壁弹性加大,每搏输出血量增加,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安静时心率徐缓。游泳还能刺激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量增加,提高人体摄氧能力。

3、骑自行车

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血液重新分配,下肢的血液供给量较多,心率的变化也因踏蹬动作的速度和地势的起伏而不同。身体内部急需补充养料和排出废料,所以心跳往往比平时增加2-3倍。反复练习,能使心肌发达,心肌收缩有力,血管壁的弹性增强。

世界心脏日:人到中年,一定要早做护“心”运动(推荐8种)

4、打太极拳

太极拳的动作舒展缓慢,全身肌肉放松,使心脏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太极拳通过缓慢、细长、均匀的腹式呼吸,使人体肺部的氧气充足,肠胃得到蠕动锻炼,增强消化和排泄机能,所以经常锻炼太极拳,对心脏病有防治作用。

5、爬楼梯

爬楼梯使血液循环畅通,增强心、肺功能。能增加体力,加强双腿肌肉。有研究显示:坚持12周爬楼梯而不坐电梯,能减少心脏病风险。经过12周爬楼梯锻炼之后,被测试者的腰围、体脂含量、血压和胆固醇水平都有所下降,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通过爬楼梯能够使被测试者的身体携氧能力提高,健康状况不断得到改善,这相当于将人体的死亡风险降低了15%。

6、跳绳

跳绳不仅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预防多种病症,还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7、跳舞

跳舞是一种全身运动,可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减轻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摄氧量,有益心脏健康。

8、做家务

如果没有时间运动,就勤做家务吧。不要小瞧洗衣服、做饭、扫地这些家务给人带来的益处。做家务时,不仅可以消耗一定能量,也能让全身得到锻炼。

世界心脏日:人到中年,一定要早做护“心”运动(推荐8种)

总之,运动可使心脏的小血管扩大、延长、增多,从而改善心肌的供氧状况,增强血液供应和脂质代谢,提高血液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对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太剧烈或超负荷的运动,使心肌和骨骼肌的耗氧量同时剧增,心脏在这个过程中处于“缺氧状态”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的现象。因此运动不能盲目,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选择运动方式时需要有医生开具的运动处方。像不稳定性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早期、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完善时,是不适合运动锻炼的。

如您有心脏疾病相关疑问,可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程云阁医生】留言或发送检查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