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置業謎局:背靠實體企業的"房二代",負債百億卻堅持拿地

10月29日,美的上熱搜,不是因為美的電器,而是因為美的置業,這起在美的置業上發生的事故,揭開了美的多元化產業的冰山一角。

01 債務高築

8月20日,美的置業公佈2019年中期業績。該公司上半年收入141.95億元,較2018年同期上漲33%,淨利潤18.89億元,同比增加28%。

在業績會上,美的置業董事會主席郝恆樂表示,今年下半年,美的置業無論存量和現金流,包括可用的融資資源,都相對比較充分,公司還會選擇在合適的時機拿地。拿地一定是堅持城市升級的基本策略,對於高價值區域和高價值的城市,美地置業會看準時機,堅定不移地進入。

美的置業謎局:背靠實體企業的

從幾個公開的指標來看,美的置業目前確實負債高企,堅持拿地的策略稱之為"火中取栗"並不過分。美的置業上半年的資產負債率為87.1%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流動負債與非流動負債之間的比重也達到了152%。不過這些數據還是過於宏觀,尚不能展現美的置業的資金運營狀況和企業運營情況。

據某研究院數據,美的置業有息債務餘額452.76億元。其中,短期借款60.42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17.93億元,長期借款238.91億元,應付債券35.51億元。2019年、2020年到期債務分別為97.20億元、117.02億元。從期限來看,需要在三年內償還絕大部分有息債務。這就意味著,美地置業短期償債壓力或將增加。

截至今年9月30日,美的置業實現銷售金額708億元,同比增長約21.65%,已售建築面積約694.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20.89%。不過,美的置業的目標是今年實現1000億元的銷售額。

長期以來,美的置業一直以"穩"著稱,2004年成立於佛山,直到2010年才走出廣東,開始全國化佈局。形勢所致之下,美的置業開啟加速度,截至目前,已在珠三角、長三角、長江中游、環渤海、西南經濟區紮根。

為完成千億目標,美的置業開始加速奔跑。在今年年中報發佈會上,美的置業高級副總裁徐傳甫說,整個公司正採取各種措施,從供貨、銷售、去化等各個環節加大力度推動,保證千億目標實現。

02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美的置業廣場"位於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核心地段(觀山東路與長嶺南路交匯處),是繼"美的林城時代"小區之後,"美的置業"在觀山湖區打造的一個全新大型城市商業綜合體!

美的置業謎局:背靠實體企業的

根據房地產網站昨天更新的數據顯示:"美的置業廣場"目前正在賣產權為40年的一居室(一室一廳一衛)"輕奢SOHO公寓",建築面積分別為42平方米、45平方米、64平方米,參考均價約10800元/平方米!

根據"美的置業"官網顯示:"美的置業"是中國房地產上市企業30強,成立近15年以來,共在全國54個城市開發249個項目,目前集團土地儲備高達5200多萬平方米!

美的置業被投訴的情況也很都多。

有網友投訴,在邯鄲美的置業劍橋郡項目啟動緩慢,在遠不達到預售條件,沒有樣板房,未取得預售證的情況下,強迫工程大學老師繳納高達百分之三十以上不等的意向金,要求7月25日到29日必須交齊,否則失去團購資格。

美的集團是國內白電製造業巨頭也是美的系的代表企業,而美的置業在美的系中專司房地產業務,何享健家族是美的系企業的最終控制人。

2011年美的集團邯鄲工業園正式建成投產。這一項目也成為美的集團在華北的最大白色家電基地。據稱這個項目總產能達350萬套,全部生產變頻空調和1級高能效定速空調,是國內單體廠房面積最大的高能效空調生產基地。

美的置業謎局:背靠實體企業的

實體業務與房地產總要互相彌補,才能形成商業閉環。但房地產商在一個地方(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項目要是過於密集便會過度消耗當地市場潛力,其開發資金壓力自然陡增。

美的置業這個背靠實體企業的"房二代",未來何去何從,值得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