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拳王即将诞生

01

勇气,和尊重自己

这是一个关于勇气和尊重的故事。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战胜自己,常常比战胜对手、战胜自然战胜环境更重要,勇气,就是对自己人生最大的尊重。

当年金山找打遍佛山武林,坐在街头吃面的时候吹嘘,“他XX的,佛山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卖面老头说“打赢了最能打的那个再说吧”。佛山谁最能打,叶问呐,难道是我。

新一代拳王即将诞生


实际上,甄子丹的功夫主要用于表演,在《叶问》系列中,甄子丹表演的叶问腋下被泰森击中一个左勾拳,瞬间就恢复了战斗力。

要知道,泰森一拳有600磅重,全世界最优秀的拳击手,挨了这一拳之后也不要指望还能在比赛中站起来。


新一代拳王即将诞生


叶问的功夫是咏春,咏春能不能打我不知道,但是咏春传人李小龙是真正能打的。李小龙一生跟人约架1000多次,从来没有败过。

李小龙为人,傲上而不倨下,时髦话说,是极有亲和力的。当年洪金宝还是个武师,就是当替身“死跑龙套”的,而李小龙当时已经名满天下。有一天在电影公司楼道里,李小龙偶遇洪金宝,两人闲聊起功夫,顺便就切磋了一场。当时没有第三个人在场,事后据洪金宝向成龙炫耀,两人“打了个平手”。

要知道,这是实战而不是表演,洪金宝的功夫,在“七小福”中从来都是第一,他是大师兄。成龙评价洪金宝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那么灵活的胖子。”

泰森在黑道横行的布鲁克林街头当小混混的时候,不会想到拳击会彻底改变他的人生。他是同时代慈善捐款最多的一个拳击手,你们不知道吧。

李小龙用三部半电影,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到了全世界,他还是一个在严肃学术界都相当有地位的哲学家。


新一代拳王即将诞生


叶问在挑战洋拳王的时候,曾经这样豪迈奔放的自我介绍,我们中国功夫,代表的是我们的谦逊。

勇气,实际上不一定只应用在搏斗中。

你有没有勇气呢!“谁是贵州最能打的人”,10月27日开始,连续四个周末, 登录“《贵阳晚报》黔酒在线”,即可观看比赛直播实况。


新一代拳王即将诞生


02

叶黔辉,打遍江南无敌手

导言:

实际上,叶黔辉想说的是,长江以北也没败过!他一生打过48公斤级、52公斤级、54公斤级、57公斤级等级别。大小数百战,无论在地下室在公园里“打野拳”,还是在正式的拳击台上打比赛,国际国内,只输过两次,而且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被平衡了。”本来他不应该输的。因为,在无差别的地下拳赛中,面对上百公斤的对手,他也没有输过。而他自己则只有50公斤上下,身高170。

叶黔辉生于1956年,是贵州省拳击界“祖父级”的人物,63岁的他,还能做2000个俯卧撑,聊什么马拉松这些都是浮云,他跑步一般是跑到龙里、高坡这些地方再跑回来。年轻时在拳台上叱咤呼号,中年以后在东南亚跟大人物当过保镖,长坂坡上杀他个七出七入也是常有的事,长期担任贵州省特警、部队的特约教头。


新一代拳王即将诞生

看看一个64岁的老人家的肌肉形状

“那一年”,他到北方去比赛,一个美丽的韩国姑娘爱上了他,跟随他来到贵州,嫁给他之后在贵阳生活了一辈子,他在手机里对夫人的备注名是“大天使”。

天生神勇家族血统

叶黔辉的口头禅是“半步都不会退”,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50多岁,这个年龄基本上没有机会上台比赛了,我曾经若干次在现场看过他跟朋友同行讲手切磋,确实有够生猛,半步都不退,“独孤九剑,有进无退”,全部是进手招数。

1985年的一个中午,广州白云机场,一个惊恐的声音尖叫到,抢东西啊!一条灰影从机场候机楼飞奔出来,翻过栏杆绝尘而去,惊恐的人们还来不及反应,一个身穿白衬衣的精瘦汉子紧追过去,翻过栏杆,朝着劫匪逃跑的方向追去。

大约过了10来分钟,白衬衣肩上扛着灰影回到候机楼,左手提着被抢走的密码箱。灰影满脸都是血,看来是晕过去了。

这个白衬衣就是叶黔辉,他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没怎么使劲打啊,就一拳!他可能是跑太远跑脱气了,体力不支自己晕过去的。

人群中爆发出愉快的笑声,叶黔辉交回了夺还的密码箱——密码箱里有100多万港币,那可是1985年的100多万。叶黔辉追这只密码箱,全速奔跑了1公里多。人群中不知道的是,就在1985年的早些时候,他夺得了全国拳击冠军赛57公斤级冠军。


新一代拳王即将诞生


贵州省拳击队时期

1951年,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刘邓的部队)南下贵州,准备向西北出四川,配合从中原西进的部队,要将国民党残留在四川的部队一窝端,这是一记犀利的“左勾拳”。

叶黔辉的父亲此时就在二野5兵团16军作战部队中任营长,后来因为工作需要,留在了贵州。老父亲是浙江人,14岁参加新四军,一辈子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到解放初期的时候还是个营长,作战的时候仍然是要亲自抬刀备马杀敌流血的。

叶父曾经在法院、贵阳市政府等单位供职,是个厅级干部,1958年被打为右派,直到20年后的1978年才恢复待遇。

叶母则是贵州安顺人,本是世家女,乃父尹大章(字汉文)是黔中名士,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人称“尹翰林”。直到今天叶黔辉还对外祖母有印象,是一个个子高高的美女,“起码有一米七。”

解放初期,叶黔辉的母亲在安顺上了军校,显然,他因此而认识了从军十多年的叶的父亲。叶母跟贵州历史上有名的风云女子秦天真都是好朋友,也是个厅级干部。

长在这样的家庭,叶黔辉大概率应该发展成一个“衙内”才符合逻辑,然后,父母冲锋陷阵的基因占了上峰,叶黔辉天生好武(他还有个弟弟叶黔华,也好武,曾经代表贵州省打过比赛),从6岁开始练拳,就一直练到了今天。

打遍南北无对手

1986年4月1日的《贵阳晚报》上,我们新闻行的老前辈穆倍贤,用了1500字的篇幅《宝剑锋自磨砺出》专访叶黔辉。要知道,那时候的贵阳晚报只有4页,全报只有12000字,叶黔辉在今天的报纸上占了十分之一强的篇幅。

穆倍贤用这样的词句在文末赞美到……他热情洋溢,他精神抖擞,他毕竟是拳击手。他说了,中国应该走向世界,每届奥运会拳击项目,有十二块迷人的金牌呀!……我的心颤抖了……

遗憾的是,拼搏一生,叶黔辉终于与奥运会失之交臂,要到20年后的2008年,他的徒孙邹市明,才第一次为中国人圆了这个梦想。

1956年,叶黔辉生于贵阳,也许正是“人的命天注定”,他有个邻居叫林虎生,竟然是个拳击高手。

要知道,建国初期,由于有些人对拳击有偏见,国家取消了拳击项目,拳击运动在以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都是个“地下运动”。直到改开之后的1980年才开始试点,1984年正式恢复拳击运动。


新一代拳王即将诞生

这是一张有历史意义的图片,贵州省拳击集训队,队员们清一色四个荷包的衣服,胸前还戴着那个时代的象征。前排右二为叶黔辉。

林虎生师从何人不得而知——他老人家还健在,实际上他只比叶黔辉大十来岁,现在应该是七十多岁,可惜我们探访多次,直至发稿之前迄未谋面。

从6岁左右开始,叶黔辉跟随林虎生开始练习拳击。拳击这项运动,实际上是人类的本能,从有人那天就有拳击了——现代拳击则是一项绅士运动,讲究谦逊、内敛,讲究修身养性、匡扶正义。同时,拳击运动讲究“天赋”,就跟音乐美术一样,练到巅峰,它是一门艺术。

显然叶黔辉就是有这种天赋的人,大概练到十六七岁,他就开始跟伙伴、爱好者们打比赛了。

我们前文说过,当时的拳击运动是“地下运动”,叶黔辉家此时因为父母均被“打倒”,条件已经很不好了,没有恰当的比赛场地,大伙儿常常比划的地方,是河滨公园。当然,他们的比赛纯粹出于兴趣,既不赌博也不挂彩。

当时驻防贵州的,是一支广东部队,当时的贵阳人习惯上称他们为“老广”。贵阳人对老广留下的印象应该不太好,叶黔辉回忆起当年的老广,印象最深的就是穿着拖鞋在公交车上抠脚丫巴。

这帮老广应该确实有点讨嫌,在发现他们偷偷在河滨公园打比赛,不知出于何种心理,有一次竟然有“十多个”老广士兵在他们经常打比赛的地方埋伏他们——那时候的拳击运动是不被鼓励的,是“地下运动”。

士兵们应该就是出于恶作剧的心理,而不是正式任务,所以都是徒手的。叶黔辉他们3个半大小子刚摆开架势准备放对,这帮老广士兵就笑嘻嘻的从暗处蹦了出来,“啊哈,打拳啊!被我们抓到了吧!”捉弄之情,溢于言表。

叶黔辉说,那时候年轻,火气比较大。本身又是练拳的,勇气当然十足——3个人就跟十多个士兵干起来了,这一闹腾,周围迅速围拢了黑压压一圈看热闹的人群,当真是看打架不怕事情大,也可能是老广士兵平时得罪人多,围观人群竟然不约而同的跟“贵州人”喊起来加油。

结果,三个半大小子打到了四五个士兵,剩下其他人抬起“倒在战场上”的战友们,落荒而去,人群中竟然想起了掌声,还有叫好的,叶黔辉今天回忆起这场景,嘴角边还忍不住微笑。

——从那以后,再去河滨公园打拳,那就是黎明静悄悄了,舒服得很。

1986年,贵州省正式组建“拳击集训队”(当时还没有正式的拳击运动队),目的是备战1988年汉城奥运会。当时的6名队员是叶黔辉、梁峰、杨光安、陈春云、刘扬海、陈跃伟,他们都不是职业运动员,当时叶黔辉的正式职业,是贵阳市百货公司的一名职工。

梁峰本来是贵州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是叶黔辉的徒弟,他有个大名鼎鼎的徒弟叫做邹市明;刘扬海后来曾经担任过贵州省拳击队总教练,现在在国家拳击队当教练。

1986年之前,叶黔辉已经取得过18次全国冠军,其中包括贵阳市拳击邀请赛冠军(1980年)、首届川黔拳击赛冠军(1983年)、全国第一届省际拳击冠军邀请赛冠军(1985年)、十省市拳击邀请赛冠军(1986年)等。

1988年,全国奥运选拔赛在昆明举行,叶黔辉荣膺冠军,准备参加1988年汉城奥运会。未曾想到的是,开赛之前,组委会通知奥运会拳击比赛年龄限制在32岁,而当时叶黔辉已经32岁又6个月……

功夫,是理解人生的方法

好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1988年,叶黔辉转向打职业拳赛,并和弟弟叶黔华一起开办华辉拳击学校。

在职业拳击赛的这段历程中,手下曾经击败过98公斤的、113公斤的对手,比赛遍及北京上海广州、西北东北、四川云南“打了上百场比赛”,从来没有输过。当真是威震大江南北,黑白两道无不闻风丧胆。

1990年代初期,因为机缘巧合,可能更多的是在武林中名声太大,叶黔辉远走东南亚,跟一些大人物当保镖,经历过若干次的出生入死,所以他对枪械、保卫也很熟悉,曾经担任过相当高级别的中国访问东南亚访问团的保卫主任。

回国以后,长期担任特警特邀教练、部队特邀教练。

叶黔辉是个热血型的人,当然,也可能跟他长年习武有关。他义气深重嫉恶如仇,路见不平一定拔刀相助。一辈子抓的小偷大贼,有上百人之多。

1995年夏天的一天,在中山东路办事的叶黔辉看到一个抢包包的小贼正在马路上飞跑,事主在后面追喊,叶黔辉跳过栏杆迎面一拳——没想到竟然把这个小偷的下巴打成了骨折,后来经过派出所操作,叶黔辉才没有担责任。

约是在2005年的一天,就在贵阳市公安局的院墙之外,一个小贼同样是抢包包,被刚巧路过的叶黔辉打倒。敢在公安局院墙外抢包包,可想而知这家伙何其胆大,不曾想被打倒之后,竟然喊出了“辉哥,轻点!”这个贼认识他。原来此人绰号“毛皮”,是道上大名鼎鼎的飞贼,可见叶黔辉的名气,连道上的伙计们都轰传开了,“遇到辉哥要小心”。


新一代拳王即将诞生


现在63岁的叶黔辉

叶黔辉的青少年时代,正值“文革”时期,加上当时父母都已经“被打倒”,他自己是“黑五类、狗崽子”,所以他基本没有怎么上过学。但是,功夫练到一定程度,就像“修道”一样,对待人生会有更为超然的看法。

所以,叶黔辉不但是个高手,同时还是个诗人,他出有诗集,名字叫《美妙的玫瑰》,文辞优美,言语之间处处透着真诚与浪漫。


新一代拳王即将诞生


对拳击的热爱,和妻子温馨美好的爱情,以及那一生都不会改变的梦想与信仰,都被叶黔辉弄成最诗意句子,写成书,化蝶生花。让人在那极美的字里行间,感受这名绝世高手赋予这人间无与伦比的深情与珍贵如金的赤子之心,他的文字很有文学大师胡适的遗风,颇有趣味,童真满满: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极富童心,可爱至极,叶黔辉的诗亦是如此。

出最凌厉的拳,写最动人的诗句,拥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优美爱情,不理年纪多大,遇到不平事,行侠仗义,该出手时就出手,即使六十几岁,听到拳赛开赛在即,亦要自告奋勇,第一个跳出来报名参加,无惧不怕,仍相信自己可在拳台之上同年轻人们一起大展雄风。

遇到仰慕他的后生,他立马当起了老顽童,和后生们谈笑风生,似一个贪玩又有趣的大哥,亲自给他们递烟,和他们干杯。同他们围坐在一起诉说着从前他经历过的那些精彩故事。

酒过三巡,照例来一瓶可乐,豪情与调皮并存,迷人得一塌糊涂。

叶黔辉最爱喝可乐,他这个人就像一瓶未开封的可乐,永远有一股气,挑战命运,冲开年纪的桎梏,活得潇洒有滋有味,又冲又甜,与众不同,存在就是经典。不管在哪儿,见着会打拳的,兴头一上来就要和人家练练,不为啥,高兴。

我永远忘不了,他和我见面分享他故事的时刻,无时无刻不像个美好的少年,小心翼翼地给我捎来美丽的小礼物,哪怕是一包烟一支打火机,特别是他将打火机悄悄递给我,像个宝贝似的,笑眯眯地对我说,这个是亮灯的,所以送给你。

那一瞬,这位缔造过传奇的宗师,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可爱又腼腆的少年,独有风华,童心不灭。

抽一支烟,讲一段故事,见一次面,送一个礼物。耳顺之年,能打,想打,身手不凡,未见老态,心中有梦,写诗,打拳,喝酒,饮可乐,打死不用智能手机,坚持同人们交流以古老的短信形式。

风光半生,底子里仍是少年,说的便是叶黔辉其人。

他的拳不仅打赢了一场场比赛,更是打出了人生的另一种极致活法。

左手打拳,右手写诗,一口可乐一口酒,心不老,梦不醒。

不理时光,一如既往,浪漫得肆无忌惮,厉害得由始至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成就就是一个浪漫的人一辈子都在做自己的喜欢的浪漫事。

叶黔辉就是这个一个浪漫的人,拳击就是这样一件浪漫的事。

勇者无惧,仁者无敌,叶黔辉打遍江南无敌手,并不是没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