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撐起日本的主力軍,為何陷入了“倒閉潮”

很多人經常問我:日本能夠在多個行業屹立於世界之巔,是因為什麼?思來想去,我覺得很大的原因在於日本的“中小企業”。日本的中小企業佔據了日本本土全部企業數量的99.7%左右,僱傭人數大約佔據全日本僱傭人數的70%,是支撐日本經濟的主力軍,同樣也是撐起日本的基石。

但是,就是這樣的中小企業,現在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根據日本調查公司數據,中小企業破產數量每年大約有8000家。日本人口減少,帶動了許多行業不得不進行產業改革,引起了各種各樣的社會變化,作為日本基幹的中小企業受損嚴重,為何日本的主力軍,如今卻紛紛陷入了倒閉浪潮?背後的原因,引人深思!

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僱傭差異”

深思:撐起日本的主力軍,為何陷入了“倒閉潮”

日本畢業生求職倍率推移

上圖是日本按照規模劃分的“求職倍率”,倍率越低說明這家企業的職位越受歡迎,越高越是難以招到人。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中小企業相繼破產的首要原因,在於“人”,在於僱傭差異明顯化。人手的問題,不像經濟危機那樣突然而至,而是慢慢腐蝕著企業,想要確立穩定且長久的經營策略,保證人手是必然的。與許多中小企業主(也包括大企業)的人聊天時,經常會聊到“招人越來越難”“培育人才很費盡”之類的話題。

深思:撐起日本的主力軍,為何陷入了“倒閉潮”

日本企業

日本中小企業和大企業在求職倍率上差異很大,從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出,5000以上規模的大企業,求職倍率是降低的趨勢,對於求職者而言,想要進入大企業競爭同樣也是十分激烈;可是反之,規模小於300人的中小企業,求職倍率接近10。這是日本歷史上,首次出現的高值!所以日本現在的就業情況兩極化十分嚴重:大企業招人輕鬆,許多求職者競爭激烈;小企業沒有人去,企業招人困難!

另外,加入日本的中小企業招到人才,教育培訓也是一大問題。想要培養一個獨當一面的人才,是需要資金和時間來支撐的,沒有一家中小企業敢斷言自己有足夠的資金去培養新人。所以,日本中小企業追求的“即戰力”人才,能夠馬上在前線衝鋒陷陣,沒有時間去培養新人。

依賴“王牌”的中小企業

深思:撐起日本的主力軍,為何陷入了“倒閉潮”

日本中小企業開會

大企業人才資源十分充足,即便有人離職,對於整個公司來講,影響不會太大,但是中小企業就不相同。比如營業職位,是需要積累經驗、技術、知識以及人脈等多方面的資源,如果王牌營業人員辭職的話,這家中小企業就會馬上陷入經營狀態惡化的情況。不論哪個行業,這種現象都是十分普遍的。許多小企業,並沒有確立經營方針以及營銷戰略,並且資金不雄厚,經營一般都是“專人化”。日本許多小企業中,社長兼任了營業、會計、人事等多個職位。

另外,根據經濟產業省的報告,社長年齡在60歲以上的中小企業,有三分之一沒有決定後繼人員。即便現在能夠盈利經營,但是後繼無人的話,也只能“關門大吉”。專任化對於經營來說,可以傾注資源,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回報,但是從長遠來看,是關乎公司的生死存亡的大事。

深思:撐起日本的主力軍,為何陷入了“倒閉潮”

當然,也是有方法解決人手不足現象的。比如,機械化。即便所有的業務無法機械化處理,至少也能夠減少人手不足帶來的影響。在製造業和物流行業,導入IoT設備,提高生產力是大勢所趨;業務方面,導入IT系統或者AI系統,同樣可以替代一部分人。但是,還是有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那就是設備投資。大企業的IT系統導入率逐年上升,但是中小企業近年一直屬於持平態勢。另外,許多中小企業並不能發揮原有IT系統該有的效率。曾經有一家日本中小企業,花費了2000萬導入了一套IT系統,但是3個月後,導入該套系統的負責人竟然辭職了,之後的三年時間,這套系統一直處於沉睡狀態。於是,這部分的投資就成為了沒有成果的浪費。

同樣,解決專人化問題的方法也是有的。比如建立標準化的工作方式,內部隨時更新客戶以及各種工作的進展情況。但是,這種做法是針對於大企業的對策,許多日本中小企業想要做,可事實卻不盡人意。中小企業一直都處於“缺人”的狀態當中,現有的人手,好不容易完成了手中工作,誰會去主導標準化作業推進呢?現在日本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是:

有人辭職以後,這部分業務會分攤到現有的人員頭上。我所見的許多日本中小企業是社長親自前往第一線進行營業,這樣的結果就是:無法考慮公司的經營戰略以及未來規劃,只是一味的營業而已。

無法跟上潮流的“營業模式”

深思:撐起日本的主力軍,為何陷入了“倒閉潮”

日本許多知名的公司,為何會相繼推出消費類電子市場?早些年看到的索尼、夏普手機,現在幾乎絕跡。勞動市場變化很迅速,消費市場同樣激烈。

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隨著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正在飛速的進化。既然是說日本的中小企業,我們就以日本社會為例。比如,日本的人手不足,政府積極擴大女性就職比例,使得女性以及雙職工家庭增加,同時日本未婚率上升,導致少子化進展加速,終身未生或者終身未婚嫁的人增加,這些社會現象,導致的就是日本社會結構不斷變化,最終影響到生活方式的轉變。在這樣的環境下,不落後時代發展的推陳出新變得尤為重要。

深思:撐起日本的主力軍,為何陷入了“倒閉潮”

社交媒體的瘋狂發展,使得“流行”變得十分容易,所謂的網紅產品,來得快去得也快。當注目到一個新產品,想要開發的時候,卻發現困難重重。正所謂,想要追逐流行,卻發現自己追逐的流行已經過時。慢慢的公司就會陷入“慢性經營不良”的狀態,會發現自己的“不良在庫”會逐漸增加。日本的中小企業,想要開闢一項新的業務時,幾乎都是靠著銀行的貸款進行。不良在庫,會影響到資金的調達,許多公司並不會明面處理,而是選擇自我消化。但是這樣就會陷入一種怪圈:為了處理不良在庫,需要從銀行借錢,需要支付利息,而利息逐漸膨脹,資金鍊就會中斷,又會影響到現有業務,最後不得不選擇繼續融資!

結束語

日本中小企業陷入倒閉潮流的原因,就如同上述所講:人手不足、資金不夠、市場跟不上!這三點其實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人手不足導致市場開拓不夠;市場開拓不夠,使得商品開發跟不上潮流;最終影響業務,不得不融資生存,陷入資本怪圈。如果維持不下去,也只能申請破產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