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紀就張嘴罵人,孩子的“語言誤區”教育,家長要掌握這3招

近來一位八歲小女孩兒在公共場合上辱罵老人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新聞中小女孩兒對不小心碰到自己的一位老人破口大罵,言辭更是非常的難聽。“你是老年痴呆”、“你是神經病”,這樣的話語讓人聽著十分的不適。最後一旁的乘客實在是看不下去,有一名女性乘客更動手打了女孩子三巴掌。網友對此評論不一。有網友表示,女乘客打小女孩兒的方式不對,但是熊孩子確實需要管教。“小小年紀就知道辱罵他人,長大了還了得。”也有網友質疑女孩兒的家長在哪裡?對於孩子的這種表現,她的家長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小小年紀就張嘴罵人,孩子的“語言誤區”教育,家長要掌握這3招

顯然新聞中女孩兒的做法是不對的,辱罵他人並不是一個好孩子應該做的事。生活中也有很多熊孩子在言行規範上會表現的比較欠缺。對於小小年紀學會張嘴罵人的這種情況,家長們也很是頭疼。一邊不希望孩子存在這樣品行上的缺陷,一邊又擔心強勢的教育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實家長不妨從導致孩子出現這種辱罵他人行為的原因入手。從根本上改善孩子這種不當的行為表達方式。

一、孩子出現罵人行為的原因

1. 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

當父母彼此指責辱罵的時候,孩子會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受到家庭環境影響孩子辱罵他人的行為習慣開始形成。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錯誤的示範,孩子對父母的模仿是無時無刻的。

小小年紀就張嘴罵人,孩子的“語言誤區”教育,家長要掌握這3招

2. 孩子無意識的學習

時下孩子所接受的信息內容更加豐富, 無論是網絡上還是電視上,孩子們所接受的信息都較為複雜,對於分辨能力不強的孩子來說,並不能很好地分辨哪些表達是不恰當的。這種無意識的學習使得孩子在無意中接觸到了一些辱罵他人的行為表達。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孩子很有可能受到無意識學習的影響。

3.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存在語言誤區

當孩子被憤怒的情緒所控制時語言表達能力的欠缺使得孩子不能夠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進而更加依靠一些可以引起大人關注的辱罵性的語言來獲得情感上的發洩。孩子缺乏表達自己真正內心想法的能力,在行為表達上很容易進入不恰當表達的誤區。

小小年紀就張嘴罵人,孩子的“語言誤區”教育,家長要掌握這3招

可見在孩子發生張嘴罵人這種不恰當的行為表現時,家長們有必要反思為孩子建立的語言學習環境是否健康?無論是孩子對父母的錯誤模仿還是對網絡信息的接觸不良,這些都值得父母進行改善。同時引導孩子學會更多語言表達的方式也很重要,當有負面情緒發生時,有必要引導孩子合理的進行想法輸出。

二、“罵人”對孩子產生的壞影響

1. 影響孩子良好品行的發展

顯然孩子罵人的行為是不對的,但是這種不恰當的行為沒有被及時的糾正和改善,會使得孩子良好品行的發展受到限制。在品行方面不恰當的表達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影響孩子道德觀的建立。

小小年紀就張嘴罵人,孩子的“語言誤區”教育,家長要掌握這3招

2. 影響孩子人際關係的建立

自身存在辱罵他人行為的孩子,很難在人際關係上受到歡迎。同伴們顯然不願意與滿口髒話的孩子一起玩耍。辱罵他人的行為也是對他人的一種不尊重。同時辱罵他人的行為也會伴有著一定的攻擊性行為。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3. 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當孩子遇到一些不如意又糟糕的情緒產生時,無法找到真正疏解情緒的方法。孩子的身心發展受到限制。負面情緒鬱積在心裡,使得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同時對孩子的身體發育也較為不利。辱罵他人的行為也體現了孩子的一種語言無助,長期得不到父母的幫助,很有可能導致孩子負面性格的養成。

小小年紀就張嘴罵人,孩子的“語言誤區”教育,家長要掌握這3招

孩子有辱罵他人的不恰當行為時,父母的過分指責並不能夠對孩子的行為規範有一定的幫助,反而對孩子造成了錯誤的示範。所以在糾正孩子語言誤區的同時,家長們有必要掌握一些引導的技巧。

三、家長學會3招,幫孩子遠離“語言誤區”

1. 引導孩子用恰當的語言來表達情緒和想法

家長們有必要對孩子進行語言方面的能力培養,引導孩子使用恰當的語言方式來進行表達。讓孩子知道哪些語言表達是錯誤的,哪些語言表達是不允許的。當有負面情緒產生時,引導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可以冷靜下來先不表達。

2. 父母也要規範好自己的言行

當父母處於情緒化的狀態時,也很容易出現一些辱罵性的行為表達。父母的言行不當這顯然就是一個錯誤的模仿樣本。父母們規範好自己的言行,可以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語言表達環境。使得孩子遠離語言誤區。

3. 適當的獎懲教育

當你對孩子進行引導和糾正後,孩子的行為仍然沒有改變時,家長可以適度的進行一些懲罰。讓孩子明白自己錯誤的語言表達方式會遭受到懲罰,進而使得孩子的行為有所收斂。同時當孩子克服了語言誤區時家長也要予以獎勵,鼓勵孩子繼續保持。

小小年紀就張嘴罵人,孩子的“語言誤區”教育,家長要掌握這3招

生活中熊孩子越來越多,這與家長的教育方式很有關係。當孩子發生辱罵他人的行為時,家長們有必要及時的制止和干預。因為這不僅是孩子語言表達的一種方式,更加是孩子品德養成的一個重要內容。父母的包容和忍讓,並不能夠對孩子的錯誤言行起到規範的作用。“孩子還小”更不能夠成為孩子逃避責任的託詞。家長有必要適當的進行干預幫助孩子遠離語言誤區。

各位家長對孩子辱罵他人的這種行為有怎樣的看法呢?對於語言誤區有哪些見解呢?歡迎留言與名言育兒師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