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龍頭重排座次

科技陣營現分化

以Wind科技龍頭指數為分析依據,該指數9月24日達到階段高點,25日開始持續調整至今。

Wind數據顯示,9月24日在通信、計算機、電子三大行業中,剔除9月上市新股,共有8只個股總市值超過1000億元,分別為海康威視、工業富聯、中國聯通、三六零、立訊精密、京東方A、中興通訊、匯頂科技,此外,鵬鼎控股、韋爾股份總市值也在900億元以上,16只個股總市值在500億元-900億元,合計看,這三個行業中共有26只個股總市值在500億元以上。

Wind數據顯示,10月30日在上述三行業中,鵬鼎控股取代了匯頂科技,成為千億市值俱樂部的新成員,其他成員名單沒有發生變化。而匯頂科技總市值降至849.97億元。500億元市值以上的個股有24只。

數據進一步顯示,與9月24日總市值相比,截至10月30日,上述三行業內共有115只個股總市值出現增長。立訊精密市值增幅最大,從1456.53億元增至1810.64億元;其次為鵬鼎控股,從989.29億元增至1077.36億元;排名第三的是藍思科技,從449.23億元增至514.4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三隻個股從細分行業看,均屬於消費電子板塊。

匯頂科技、瀾起科技、海康威視、生益科技、晶晨股份、紫光股份總市值下滑幅度較大,均在100億元以上。

三季報業績是這些科技龍頭短期走勢的主要影響因素。立訊精密在這些科技龍頭中,10月份的走勢最強,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營收378.4億元,歸母淨利潤28.9億元,同比增長74.3%,第三季度淨利潤13.9億元,同比增長66.7%。而在半年報公告中,該公司預期前三季度業績增長50%-60%,本次三季報74.3%的增速超過預期上限。同樣公司之前預告三季度單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8.38%-38.32%,此次66.7%同樣大幅超出預期上限。

另一隻明星股,碩貝德曾在10月15日遭遇一字板跌停,股價跌停的直接導火索是三季度業績不及預期。10月14日晚間,碩貝德發佈前三季度業績預告。據披露,公司預計2019年1-9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億元-1.1億元,同比增長90.55%-109.60%。不過,公司預計7-9月歸母淨利潤1100萬元-1300萬元,同比下降25.93%-37.32%。

後市仍有上行動力

在三季度時,市場看好科技股行情的理由有很多,如機構持倉比例低,行業景氣度回升等等。現在看來,哪些支撐因素仍然有效?後市科技股是否還有上行動力?

首先從大的趨勢來看,在目前的經濟政策週期中,科技板塊與經濟週期關聯度較弱,眼下宏觀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科技板塊是最有可能將“蛋糕”繼續做大的領域,這點不論是長期還是短期,都值得市場期待。這也就意味著,當前“資產荒”的資本市場,科技板塊的彈性和想象空間巨大。

“中長期來看,科技行業GDP佔比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天風證券策略研究團隊指出,在未來產業升級的過程中,科技板塊行業增加值在GDP中佔比將進一步提升,這也將會在長期內對科技板塊形成支撐。借鑑美國的產業發展經驗,美國科技行業在GDP佔比提升的過程中,美股科技龍頭走出了長期牛市。

從交易層面看,與2018年相比,壓制科技股因素逐步退去,科技板塊近期對外部事件已明顯“脫敏”。在景氣度方面,從半年報以及三季報已經持續得到驗證。通信、計算機、電子等行業均處在正從底部走出或者已經從底部走出的狀態,板塊盈利改善的確定性趨勢較強。

機構持倉比例方面,據民生證券統計,公募基金的配置變化與三季度科技成長行業表現強勢的情況相匹配,公募基金倉位呈現出減配其他板塊並向成長風格騰挪的趨勢。“成長板塊倉位仍有提升空間。”民生證券策略分析師楊柳表示,目前成長板塊的配置水平較2015年的峰值仍有近15個百分點的增配空間。從科技週期、盈利彈性、預期差等角度判斷,科技股仍具備較高的中長期配置價值,明年倉位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三季度科技成長板塊及子行業持倉佔比將全面提升,但僅為開始,離歷史高位相距甚遠。”方正證券策略研究團隊指出。

A股調整有望結束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科技股短期走勢仍要取決大盤情況。近兩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出現一定程度回調,大盤後市將會如何演繹?

新時代證券策略研究團隊指出,如果按照單純的時間對比,未來半年A股可能會出現2013年底到2014年上半年的震盪。但是現在的各類宏觀產業格局整體上比那時候好很多,結束震盪的時間也會縮短。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但已是一輪下行週期的中後階段,最終擺脫震盪的時間年內大概率能見到,最早11月就可以期待。

配置方面,國盛證券策略團隊指出,可以關注三個方向。首先是關注景氣向上子行業,包括半導體、風電和光伏以及行業拐點逐步確立,未來利潤將繼續改善的汽車板塊;其次是低估值權重板塊,從歷年經驗來看,四季度A股市場風格大概率向低估值權重板塊傾斜,以超額收益、上漲概率等角度觀察,金融、低估值、大盤績優股的表現最優,其次為穩定、消費、中估值,而小盤成長相對較弱;最後是關注以龍頭為代表的核心資產。

中原證券策略分析師林思閃表示,四季度往往是低估值低漲幅股票逆襲的時光。結合2019年前三季度板塊漲幅、估值分位與盈利增速趨勢,除了科技和消費龍頭這類硬核資產外,四季度還建議關注銀行、非銀金融、房地產、交通運輸與電力及公用事業行業逆襲的可能。

□本報記者 牛仲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