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第三中學關於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致家長的一封信

關於“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致家長的一封信


慶陽第三中學關於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致家長的一封信

(陳春鳴 畫)

尊敬的家長:

您好!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中學生擁有一部甚至數部手機已經屢見不鮮。伴隨科技快速進步,手機已經越來越智能化,除了打電話發短信,還有遊戲,上網,聽音樂,看電影,拍照錄像等多重功能,而這些娛樂的功能很容易讓學生上癮,甚至讓其不可自拔。這些情況,讓學校和老師深感憂慮,也一定是家長您不願意看到的。

家長朋友,您是否真的瞭解孩子帶手機到學校的用途?您是否察覺到了孩子自從帶手機進學校以後的細微變化?據中學生使用手機調查問卷得出結論,學生使用手機弊遠遠大於利。

1.影響學生學業。調查發現,學生帶手機主要用於娛樂。自控能力差的學生,上課時間用手機上QQ、微信、短信閒聊、看小說或者玩遊戲等。這些不僅浪費了大量的學習時間,而且手機娛樂的刺激,使學生日益對學習失去興趣,以致貽誤、荒廢學業。

2.影響學生身體健康。手機輻射對學生身體的影響不容忽視。專家指出,青少年的免疫系統比成年人脆弱,更容易受輻射影響。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機時,大腦受到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事實證明,手機輻射會對青少年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

3.影響學生心理健康。手機短信,雖然方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但它也是一個缺乏行為規範且隱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帶”,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黃色信息滿天飛,以往多在成年人中流傳的“色情笑話”等不良信息通過手機蔓延到學生中間,使這些稚嫩的心靈受到極大的汙染。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發了《手機“黃毒”肆虐,青少年深受其害》的新聞報道,道出了手機上網缺乏監控,手機“黃毒”的肆虐使這些青少年們深受其害的現實讓人怵目驚心。由於手機隱蔽性強,不易被察覺,學生若長期接觸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種心理上不健康的閱讀快感,繼而出現不良的思想。

5.影響教學秩序。有些學生用手機發微信,玩遊戲,看電影,正當他們沉迷於此的時候,寶貴的學習時間就這麼一點點流失了,甚至還影響到上課不能專心聽講,心中總是“掛念”著手機,一顆本應努力學習的心不能安靜下來;更有甚者,在上課時將手機調到振動,悄悄地玩遊戲、看電影或編寫短信,或考試時利用手機作弊,完全置課堂學習和考試紀律於不顧。

4.助長作弊惡習。有的學生在對待作業和考試時,通過手機發送短信答案,甚至有的同學在網上直接搜索答案和作文範文,弄虛作假,欺騙家長,欺騙老師,影響學習風氣,敗壞考風考紀。

6.引發安全問題。手機的社交功能強大,有的學生配備手機後,交際範圍迅速擴大。朋友圈也由校內擴展到校外,同時也給異性同學的非正當交往提供了便利條件,“早戀”現象增多。網戀、網罵等現象層出不窮,由此引發諸多情感糾紛,直至拉幫結派打架鬥毆。

尊敬的家長,為了淨化育人環境,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更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學校作出了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的決定。我們懇請您能與學校密切配合,對您的孩子加強教育,禁止孩子把手機帶入學校。如果學生違規攜帶手機進校園,一經發現,則一律由學校暫為保管,期末時由家長來校領取,並要求學生保證不再攜帶手機進校園。

為方便孩子與家長聯繫,學校教學樓各樓層安裝了公用電話,使用非常方便。我們也要求班主任老師公開手機號碼,便於幫助家長與學生間的緊急聯繫。

最後,真誠感謝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慶陽第三中學

2019年10月2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