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父親的心路歷程:在孩子擇校問題上的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一位父親的心路歷程:在孩子擇校問題上的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因為職業的原因,我是老師,所以經常有朋友問到我關於孩子擇校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的思想有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在我還沒有孩子或者孩子還沒上學之前,當有朋友問起孩子上什麼學校好時,我給出的標準答案是孩子就近入學就好,離家近是個寶,學校教育不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是關係特別密切的朋友,甚至更會直接說,你有那些錢乾點兒啥不好,非要去交什麼擇校費,或者託關係送禮,錢多了花不了給我,我幫你花。

但這個說法實在是有一點兒紙上談兵,在別人看來,因為“近水樓臺先得月”,我的孩子不需要擔心擇校的問題,可以上很好甚至最好的學校。所以這些話也頗有一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意味。

自從我兒子上學之後,關於擇校的問題,我在觀念上發生了鉅變,現在的標準答案是在父母能力所及的範圍內,能把孩子送去多好的學校,就送去多好的學校。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是因為我兒子上學的經歷教育了我。

一所好學校,“靜待花開”會紮紮實實地落在行動中,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口號上。

“靜待花開”這樣的話,在絕大多數學校,都成為一個能夠張口就來的口號了,但這個口號能否落到實處,則是個大問題。有一些學校只是將其停留在好聽的口號階段,有一些將其紮紮實實地轉變為真實的行動。

我兒子剛上小學時,完全零基礎,和同班的絕大多數同學相比,都落後很多。一年級剛開學,一首特別簡單的上學歌,“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我都不知道帶著他讀了多少遍,才能磕磕絆絆地勉強讀下來。對此,我非常擔心,不是擔心他的學習能力有問題,而是擔心老師講得太快,讓他完全跟不上,會產生強烈的不自信。

但事實證明,我這個擔心是多餘的,老師真正從零基礎開始,點點滴滴地幫助同學學習,幫助每個同學建立起對學習的信心。

最近,我兒子對我說:“爸爸,我現在好希望能重新再上一次一、二年級。”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如果以我現在的水平,豈不是一上學就可以領先很多,我就可以更開心更快樂。”我對他說:“沒關係,我們往前看,在老師的幫助下,你慢慢跟上來了,自信心會更強,將來會感受到更多的學習的快樂。”

我在說這些話時,從心底感謝我兒子的每一位老師,他們將“靜待花開”化為一種實際的行動。對每個孩子充滿了耐心與愛心。能讓一個孩子愛上學,愛上學校,這本身就是一種教育上的巨大的成功。

也遇到過與此完全相反的情形,朋友家的小孩兒在另外一所普通小學上一年級。學校把小學必背古詩70首,拆分成若干部分,要求家長盯著孩子每週至少要背誦三到五首詩,這70首詩差不多要在小學一、二年級就要完成。

雖然看起來,他們的學生這麼小小年紀,就會背誦了這麼多古詩,水平很高似的。但是,因為能力不夠,非要強行提速,結果呢,只能是拔苗助長,搞得家長和孩子都要發瘋,孩子每天視上學為畏途,根本不想去。

我在公眾號後臺中也經常收到大量的家長私信,反映他們家孩子所在的學校學業負擔極為繁重,機械訓練極多,孩子出現厭學情緒的狀況。

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一所更好的學校,有理念,也有行動,更有自信“靜待花開”。但是,另外的學校,則可能雖然有理念,但因為不夠自信,更想用學生水平的快速提高來證明自己,這時候,“靜待花開”就淪為一句口號,讓位給拔苗助長的行動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說要選擇一所更好的學校,是因為好學校的理念和行動更可能是一致的,而不是脫節的。

一所好學校,“以學生為中心”會融入老師的血液中,而不僅僅是在做表面功夫。

“以學生為中心”是在近年來越來越頻繁出現,也越來越響亮的教育名詞。但是否真正能“以學生為中心”,則真的不是嘴巴上說說而已,需要老師真正理解了,才能夠融入到老師的血液中去,體現在日常的點點滴滴的教育細節中。

大多數學校經常會有家長開放日的活動,可能相當多的家長在參與家長開放日,去聽老師講課的時候,會更關注老師講了什麼,怎麼講的,自己家的孩子表現如何,等等。但是,我在去參加這樣的活動時,則把焦點匯聚在一些細節上。

比如,我不大關注這節課老師如何設計的,板書如何精當,教學環節如何流暢等等,因為這些都是可以提前做好準備,是可以按照“劇本”來排練來表演的。我更關注課堂上有某個學生在聽課過程中,明顯臨時起意提出一個問題,這時候,老師對這個問題的態度如何。

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地滑過去,按部就班地照著設計好的PPT接著講,還是很自然地把這個問題接過來,成為教育教學中一個非常真實有效的資源,抑或是確實有些問題一時間解答不了,很坦誠地告訴學生我不知道,但可以在課下進一步查找資料之後再和學生探討。這些行動在本質上明顯不同。以我個人聽課的經驗,總體而言,更好的學校的老師在這方面水平會更高一些。

又比如,師生之間的互動關係,不單純在課堂上可以看得出來,更可以在課下看得出來。我在參加家長開放日活動時,語文課下課之後恰好是眼保健操時間。我注意到班主任老師通過一些看起來不經意的動作去關愛學生,摸摸孩子的小腦袋,拍一拍他的後背等等,讓每個孩子都有被關愛的感覺。做眼保健操時,能夠看到老師特別悉心地糾正每個孩子的眼保健操的動作,特別輕柔,充滿愛意。

這樣一些動作,是偽裝不出來的。如果一個老師習慣於命令式的教育,那麼,他很難在家長開放日的場合會有這樣的自然而然的舉動,即使有這樣的舉動,通過學生的表情我們也可以判斷的出來,這樣的情形是經常發生,還是偶然發生。

一定意義上來說,我說要為孩子選擇一所更好的學校,是因為在這樣的學校中,會有更大的幾率遇到這樣的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的好老師,這不僅僅關乎教學水平的高低問題,更關乎教育理念的高下問題。

眾所周知,我們的優質教育教育資源在相當程度上是有限的,所以才會有擇校熱,甚至不僅僅是熱,而是高燒不退。那怎麼樣才能選擇到更好的,更適合孩子的學校呢?我的建議是不妨多聽聽,多看看不同類型的學校,既聽聽他們怎麼說,更看看他們如何做。

要放開眼界,不僅僅關注公立教育,也關注私立教育。不僅僅想著花錢去購買更好的教育資源,而且要想著讓這個錢花得更值得。

我大學同學在做私立教育的推廣工作,我要幫他做一個軟廣。不僅僅是因為同學情,我更看重他們的專業精神。

有好幾次,我讓朋友諮詢他關於孩子擇校的問題,是公立的好,還是私立的好,他非常詳細客觀地介紹了不同體制學校的優缺點,供別人去選擇判斷。當追問如果上私立學校,又選擇哪一所學校比較合適時,他又非常詳細客觀地把他所知道的不同私立學校的優缺點做了介紹。

當有人心理上有一點兒犯懶,也有一些選擇困難症時,希望我同學幫他做主選擇一所合適的學校時,我同學又婉言拒絕了,他只是完成了客觀介紹的任務,把選擇權交給了當事人。我給他們的評價是:“你們不直接做教育,你們只是客觀展示不同類型不同學校教育的優缺點”。

下面有一個他們做的活動,具體可以參看圖片,更具體的內容,可以看他們公眾號上的活動公告。北京四中原校長劉長銘、五中原校長尚金華……十大校長首次聯臺演講!

一位父親的心路歷程:在孩子擇校問題上的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