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怎樣加入《公約》的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資料顯示,他們近年來每年都會收到來自不同國家的近百個申報項目,由於競爭非常激烈,每年申報成功者約佔申報總數的1/3。

中國的“申遺”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雖然早在70年代《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通過後,簽約國開始陸續申報世界遺產,但中國當時對此並未予以重視。直到8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地理學教授、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在美國考察時,一位美國教授對他說:“你們中國的世界遺產那麼多,為什麼不參加《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侯仁之教授很受觸動,中國有著古老的文明、燦爛的文化和壯麗的山河,這不僅是中國的財富,也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理應得到全世界的支持和保護。回國後,他很快與羅哲文、鄭孝燮等4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合提出建議我國參加該公約的提案,引起了政府的重視,後經全國人大通過有關決議,我國終於在1985年正式簽署了《公約》,隨後就開始了中國首批世界遺產的申報工作。

中國是怎樣加入《公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