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鏈球菌病打什麼藥?

用戶9694923562540


您好,豬農娜姐很高興為您回答。

豬鏈球菌病是由血清群鏈球菌引起生豬患病的一種傳染病,病豬和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病豬汙染的器具是主要傳播媒介。同時豬鏈球菌病也是一種人畜共患病,感染人群可引起腦膜炎、肺炎、敗血症等疾病,情況嚴重的甚至導致死亡。

一、導致生豬患病主要因素

1、仔豬閹割、注射、斷臍等過程中,操作不規範,導致傷口感染。

2、生豬養殖過程中,發生撕咬後,未及時消毒處理,導致感染。

3、外界環境不穩定,晝夜溫差大等氣溫原因引起。

4、豬舍內部環境差,有害物濃度過大,排氣通風不良造成的。

二、生豬患病主要症狀

1、外部症狀:生豬體溫升高,食量減少甚至不吃食;生豬跛行、爬行、嚴重的不能站立;頭、胸、腹等部位皮膚出現硬幣大小的淺玫瑰色丘疹;出現口腔磨牙等神經症狀。

2、解刨症狀:漿膜、黏膜有出血;全身淋巴結腫大、壞死或化膿;豬關節腫大、皮下有膠樣水腫;心包腔、胸腔和腹腔積液、渾濁。

三、預防措施

1、加強飼養環境衛生,做到徹底消毒。可以選用1%有效氯消毒液或0.5%過氧乙酸溶液,對豬舍的各個角落、豬用器具等進行徹底消毒。

2、注意閹割、注射、斷臍等過程中的操作,確保每次進行消毒。同時注意豬群穩定,減少並群操作,對於因打架等原因引起的外傷,第一時間做好相關處理。

四、藥物選擇

豬鏈球菌病在治療時,可以進行藥敏試驗,篩選出對豬鏈球菌敏感的抗菌藥物。通過臨床實驗發現,青黴素、阿莫西林、恩諾沙星、氨卡西林、多西環素,磺胺類藥物對豬鏈球菌都非常敏感。要注意的是應根據不同階段、不同豬群選用做合適的治療藥物。

最後,豬鏈球菌病作為一種人畜共患病,雖然在人群中不常見,但卻易感。因此在預防和治療豬鏈球菌病之時,務必認識到此病對人類的危害,積極做好各種防護措施,保護自身健康。

我是豬農娜姐,入駐頭條17天過圖文原創加黃V。傳播養豬知識,分享養豬經驗,喜歡了就請加個『關注』唄。

豬農娜姐


本病急性病例,必須早期用藥,藥量要足,拖延時間或藥量不足,或用藥時間短,則療效不佳或轉為慢性。

鏈黴素:40千克重的豬,用量400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氯黴素40千克的豬,用量為1.2克。每日二次肌肉注射。

新黴素40千克重的豬,用量為250毫克。每日分2次肌肉注射。

卡那黴素40千克重的豬,用量為600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

四環素40千克重的豬,用量為2.0克。分2~3次內服。

先鋒黴素40千克重的豬,用量為4克,分2次肌肉注射。

膿腫應切開排膿,用2%的洗必泰溶液沖洗,再塗碘酊或撒碘仿磺胺粉。











儀隴二哥


豬鏈球菌病是一種人獸共患的傳染病,對養豬戶造成極大的危害。常見豬發生敗血症、關節炎、腦膜腦炎及化膿性淋巴結炎。分佈廣、發病率高,敗血症型和腦膜腦炎型的病死率較高。


一、臨床症狀(分為四型):


1、敗血症型:流行初期常有最急性病例,往往當晚不見任何症狀,第二天早晨已死亡;體溫41.5-42℃以上,精神委頓、腹下有紫紅斑,多於死亡。急性病例,精神沉鬱、體溫41℃左右、呈稭留熱、減食或停食、眼結膜潮紅並流淚、流漿液性鼻汁、呼吸加快。個別病豬在後期,見耳尖、四肢下端、腹下有紫紅色或出血斑塊,有跛行,病程2-4天。


2、關節炎型:由前兩種病症型轉來,或從發病起即呈現關節炎症狀。表現一肢或幾肢關節腫脹,疼痛、有跛行,甚至不能站立。病程2-3周。


3、腦膜腦炎型:病初體溫升高,不食、便秘、流漿液性或黏液性鼻汁。繼而岀現神經症狀,運動失調、轉圈、空嚼、磨牙、仰臥、直到後軀麻痺,側臥在地、四肢作游泳狀划動,甚至昏迷不醒。部分豬出現多發性關節炎。病程1-2天。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型症狀較少單獨發生,常常混合在一起,或者先後發生。


4、化膿性淋巴結炎(淋巴結膿腫)型:多見於頜下淋巴結,其次是咽部和頸部淋巴結。受害淋巴結腫脹,堅硬、有熱有痛,影響進食、咀嚼、吞嚥和呼吸。有的咳嗽且流鼻汁。至化膿成熟,腫脹中央變軟、皮膚壞死、自行破潰流膿、隨後全身症狀好轉,局部逐漸癒合,病程為3-5周。


二、預防:


1、清除傳染源:對病豬採取隔離治療,帶菌母豬儘量淘汰,汙染的用具和環境可用3%來蘇兒液一成1/300的菌毒敵徹底消毒。病豬肉經高溫煮熟後才食用。


2、去除感染因素:豬圈和飼糟上的銳物體,例鐵片、碎玻璃、釘頭、尖石頭等一切能引起外傷的物體,一律清除。新生仔豬,應立即無菌結紮臍帶,並用碘酊消毒。


3、藥物治療:豬場發生本病後,如果暫時買不到菌苗,可用藥物預防,以控制本病發生。每噸飼料中加入四環素125克,連喂4-6周。


4、接種菌苗:具體用法用量,按照說明書。



三、治療(按不同病型進行相應治療):


1、對淋巴結膿腫,待膿腫成熟後,及時切開,排除膿汁,用3%雙氧水、或0.1高錳酸鉀液沖洗後,塗於碘酊。


2、對敗血症型和腦膜腦炎型,應早期大劑量使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①、可選用青黴素每頭每次40萬-100萬單位,每天肌注2-4次。②、或慶大黴素每千克體重1-2毫克,每日肌注2次。③、或磺胺嘧啶鈉注射液每千克體重用藥0.07克,肌肉注射。④、潔黴素每天每千克體重5毫克,肌肉注射。為了鞏固療效,應連續用藥5天以上。




遨翔的黑領椋鳥


鏈球菌疾病是人畜共患的疾病,主要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損傷的傷口引起感染。感染後主要的症狀表現有敗血症、腦膜炎、關節炎和膿腫性淋巴結。對於豬鏈球菌可以用青黴素、鏈黴素、四環素、土黴素以及磺胺類藥物加抗菌增強劑進行治療。

臨床症狀

敗血症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呼吸困難,眼結膜潮紅,眼睛流淚,鼻子流出膿性液體,耳朵、頸下、腹部會出現紫斑。


關節炎表現為關節化膿腫大的特徵,因為關節炎的症狀後豬會無法站立,癱瘓。

腦膜炎會表現為共濟失調、磨牙、抽搐、四肢划水症狀,主要以仔豬表現明顯,特徵是神經症狀。

化膿性淋巴結以額下、咽部、頸部等多出淋巴結膿腫。

豬鏈球菌在預防上要加強管理,豬舍定期消毒,如果豬場有豬出現外傷的時候一定要馬上進行外科處理,避免感染豬鏈球菌。建議豬場做好封閉式養殖,最好是自繁自養。檢查到有帶菌的豬一定要及早的淘汰。

以上是個人所答。


村裡的男青年


豬鏈球菌病正如其名,是由C、D、E及L群鏈球菌引起豬的多種疾病的總稱。通常以急性發病型表現為出血性敗血症和腦炎,而慢性發病後的症狀則以關節炎、心內膜炎及組織化膿性炎症表現。


豬鏈球菌在高溫環境下或一般的消毒藥中的抵抗力不強,在50℃2小時、60℃30分鐘即可有效滅活,但隱藏在豬體細織或血膿汁中的菌體在乾燥的環境中可以存活數週。

豬鏈球菌病多發病於春、夏兩季,而仔豬及成年豬均具有易感性,但初生仔豬及哺乳仔豬的發病及死亡率最高。流行發病期正常為2~3周,如不及時進行預防及治療,感染髮病率及死亡率均極高。

豬鏈球菌病正常進行預防措施為主,對發病後的豬應及時隔離,並徹底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對初生仔豬的去勢、剪牙、斷尾及斷臍措施前後的消毒工作必須到位,預防感染,而引種回場的豬必須至少隔離觀察飼養及檢疫20天以上,各檢疫項目指標為陰性方可進場混群;另外進行有效的免疫接種預防措施,通常採用氫氧化鋁甲醛苗和明礬結晶紫菌苗,免疫作用期為90天;除此之外還可應用藥物進行預防,在常發病季節及流行地區,在飼料中伴入相應比例的土黴素或複方新諾明及小蘇打均可起到一定的預防效果。

豬鏈球菌發病後的治療藥物必須依據及早發現,立即用藥,並足量治療,主要以抗菌藥物治療措施為主。通常會按照藥劑用量說明以選用青黴素、先鋒黴素、林可黴素、四環素及慶大黴素藥物進行治療;但對於已經膿變的病豬症狀,只能採用手術清除膿包後再進行消毒處理;對豬鏈球菌病流行的預防措施主要應及時採取封所、隔離等綜合預防手段,並嚴控流通環節及做好綜合立體消毒制定。

以上是鄉民鋒哥為大家一起探討的豬鏈球菌病用什麼藥防治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正受此問題困擾的你。


鄉民鋒哥


隨著我國集約化規模化養殖的不斷髮展。近幾年來,豬鏈球菌的發病率比較高。在養殖過程中,仔豬最容易出現急性敗血病鏈球菌和急性腦膜炎型鏈球菌。中豬一般較多感染淋巴結膿腫型鏈球菌。另外,很多豬感染關節炎型鏈球菌多半是因為外傷感染所致。根據症狀的不同鏈球菌的治療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區別。

一、臨床中最常見的鏈球菌感染主要由腦膜炎型的鏈球菌感染居多,一般感染腦膜炎型鏈球菌的豬,容易出現急性發病。主要症狀有發熱,肌肉強直,四肢僵硬,共濟失調,口角流有白沫,做四肢划水狀,此種發病情況,應及時用藥治療。針對性的藥物治療,分開注射磺胺嘧啶鈉和青黴素。磺胺嘧啶鈉可以透過血腦屏障,青黴素抗菌消炎針對鏈球菌感染比較敏感。注意首次劑量一定要加倍。

二,敗血型鏈球菌,豬場突發敗血性鏈球菌死亡的豬近年來也比較常見。敗血型鏈球菌,往往從發病到死亡速度較快,也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治療,如果豬場出現敗血型鏈球菌,應及時全群用藥預防。通常使用複方阿莫西林或者磺胺類藥物效果不錯。可連續使用藥物拌料七到十天,有比較好的預防作用。

三、對於膿腫型鏈球菌的治療,可以等膿腫包變軟以後,用小刀劃開,將裡面的膿腫擠出,同時使用一些外傷藥物注意消毒和護理就可以,嚴重的話也可以使用頭孢注射。

四、關節炎型的鏈球菌在豬場也比較常見,一般都由豬外傷感染所致。常規用藥可以使用普通阿莫西林拌料即可。一般不需要針劑治療。


豬病課堂


豬鏈球菌病打什麼藥?

豬鏈球菌病是致病性鏈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一些疾病總稱,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敗血型、腦膜腦炎型、關節炎型、淋巴結膿腫型等類型,這種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更多發生的時期在5月份至11月份,無論是大小豬任何品種都均可感染,尤其是架子豬和懷孕母豬發病率最高。



豬鏈球菌病每一種類型都有不同的症狀

  1. 急性敗血型:急性說明是突然發生症狀,一般病豬體溫會升高到40~42度,精神方面出現沉鬱,食慾減退,有腦膜炎症狀的表現,如驚厥、震顫、圓圈運動等等。
  2. 關節炎型:它的主要表現為一肢或幾肢關節出現腫脹、疼痛、肢體軟弱、行動搖擺、重者病豬不能站立等現象。
  3. 淋巴結膿腫型:多見下頜淋巴結、咽部和頸部淋巴結腫脹,有熱痛,會根據病豬的發病位置不同而影響豬的食慾,如果出現扁桃體發炎時體溫會升高到41度以上。


對於豬鏈球菌病我們需要如何採取防治措施

首先我們應該加強飼養方面的管理,做好豬場內外的環境衛生以及消毒工作,尤其是可能帶來汙染環境或者是用具的東西都要徹底的進行消毒,對於帶病的豬要及時的淘汰,對健康豬也要做好豬鏈球菌弱毒活菌苗接種。


我們對珠鏈球兵選用的治療方法可以採用青黴素,每千克體重3000~4000單位,肌內注射,每天2次,連續3~5天。同時也可以使用土黴素口服,每千克體重0.05~0.01克,每天分2次。以上的藥物如果能兩種藥聯合起來交換的應用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但是必須要堅持的連續用藥給足藥量否則的話很容易復發。

以上的觀點來自小林的個人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養豬部門的心頭問題,關注我可以瞭解更多關於豬病的問答,對於本問題如果沒有不同的觀點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賣煎餅的小夥子


豬連球菌病主要表現為敗血症,化膿性淋巴結炎,腦膜炎和關節炎,不管是仔豬還是育肥豬都可能感染此病,該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生。豬表現出皮膚髮紺發紫,體表淋巴結膿腫,體表皮膚膿腫,後肢跗關節感染並腫大,關節腫大,後肢化膿性關節炎,流膿等,這些都是豬鏈球菌病的症狀。

我養的有幾頭豬裡有兩頭豬正在遭受豬鏈球菌病的侵襲,主要就是後腳關節腫大。就是突然的停了一頓食,還嚇了我一跳,畢竟最近其他病症挺大的,什麼豬瘟啊,高熱病等。我摸了摸豬耳朵也沒有發現發燒,這就比較放心了,就以為是我餵食喂多了,歇槽呢?就做了個記號留著觀察。到了晚上去喂時,我發現那頭豬後腳走路有點顛簸,吃食時不停的換腳,站立難安,快速的吃了些後就去一邊睡下了,其餘的豬還在豬槽旁邊舔食剩下的部分,趁進去清理豬圈,我反覆觀察了那頭豬,發現它的後右腳關節腫了,比另一隻腳的關節明顯增大,背部皮膚毛囊處有紅色的斑點,問我老爸他說是鏈球菌感染,並給我說要用什麼藥。




我是直接給它肌肉注射的,用的要是氟苯尼考注射液和磺胺間甲氧嘧啶鈉注射液,這兩種藥各一隻混合均勻,肌內注射在一邊,另一邊給它注射了一針安痛定鎮痛,一天兩次。後面我看效果不怎麼好,就用上面兩種藥套的頭孢打,效果好多了,那頭毛囊有紅色斑點的豬背部的斑點散了很多,但是也沒完全好,還在用藥中,主要是我給它注射兩天就停藥了,因為豬大,不好打啊,一亮注射器,它就跑,比較困難。



在治療本病時,要根據不同的病型進行相應的治療。


樵村漁浦小劉


各種豬都容易感染。症狀為高熱稽留,廢食、跛行、呼 吸困難;有明顯的神經症狀,病程短,死亡快。抗菌消炎類藥物有較好療效。

豬鏈球菌病是由多種致病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人畜共患傳染病,該病發展迅速,死亡率高,如發病後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引起豬死亡。病豬和帶菌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排洩物、分泌物以及受汙染的飼料、飲水和器具等傳播 很多藥物治療都有一定效果,但是由於本病發展迅速,死亡率高,不及時救治很快死亡,所以預防工作很關鍵,最重要的是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豬舍清潔乾燥,用萬金水進行帶豬消毒和飲水消毒淨化。




鄉下小姜


鏈球菌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病。常以共棲菌或致病菌的方式存在於哺乳動物的體表。致病鏈球菌可使豬產生多種疾病(如腦膜炎、關節炎)。該病的特點是:潛伏期短、病程短、死亡率高。發病季節一般為夏、秋季,其餘季節也有零星發生。

常見的症狀是:病豬體溫升致42一43度、精神沉鬱、頭低垂、眼結膜充血潮紅、流淚、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到130次/分鐘以上。臨死前,共濟失調、麻痺、四肢呈划水動作、一肢或四肢關節腫脹、站立困難。死亡時,從全身天然孔流出暗紅色血液。

治療:對豬鏈球菌有較好抑制作作用的有青黴素、鏈黴素、金黴素、黃胺噻唑鈉等藥物。如選用青黴素治療,可按1.5一2萬單位/公斤體重肌肉注射,3一4小時再注射一次,病豬體溫很快下降,即使已出現跛行,也可以完全康復。中草藥可用:野菊花25克,忍冬藤30克,紫花地丁20克,夏枯草20克,七葉一枝花20克,煎水灌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