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37歲就去世的太子,讓朱元璋痛心,也給歷史留下一段謎案

導讀:公元1392年四月的一天,皇宮中的朱元璋突然聽到一個消息,一向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朱元璋,卻驚的一屁股坐在地上,甚至連話都說不來。

原來,時年37歲的太子朱標居然死了。這件事不但震驚了600年前大明朝,而且還給歷史上留下了一段爭論至今的謎案.......

年僅37歲就去世的太子,讓朱元璋痛心,也給歷史留下一段謎案

朱標的去世,讓朱元璋痛心不已

公元1392年四月的一天,大明皇宮中的朱元璋聽到了太子朱標的死訊,驚得那是一屁股坐在地上,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對於朱標的身份我們大家都很瞭解了,朱元璋會傷心成這個樣子,也就不難理解了。不過,這位太子的死,倒成了一樁歷史迷案。

那麼,問題在哪裡呢?按照史書裡的記載,朱標是1355年出生,死的時候剛剛37歲,可謂正當壯年。雖說古人的平均壽命沒有今天那麼長,可是作為享受著最好的生活和醫療條件的太子,37歲就一命嗚呼,那也未免太早了一些吧。

更為關鍵的是,明朝的宮廷檔案裡面,對於這位英年早逝的太子的死因,居然來了一個含糊其辭。明朝的官府史書就用了四個字“皇太子薨”,具體原因沒說。這麼一來,後人能不起疑心嗎?那麼,朱標真的是被人給害死的嗎?又會是什麼人乾的呢?接下來咱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說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還是先簡單瞭解一下這位太子爺朱標吧。

朱標出生於公元1355年九月,是朱元璋的第一個孩子,他的親生母親,也就是朱元璋的結髮妻子,那位鼎鼎有名的馬皇后馬秀英,也就是民間傳說的那個大腳皇后了。

年僅37歲就去世的太子,讓朱元璋痛心,也給歷史留下一段謎案

朱標是朱元璋和大腳皇后的兒子

當然了,朱標出生的時候,朱元璋還沒有當皇帝,只是元末農民起義軍裡的一名首領,那年還是朱元璋最艱難的時期。所以馬秀英懷朱標的時候呢!生活條件實在是不怎麼樣,不光是缺吃少喝的,外加顛沛流離和擔驚受怕。結果小朱標一生下來就體弱多病,也有點先天不足的意思。

還好在馬秀英的精心照料之下,朱標總算是平平安安的長大了。因為從小在以明事理而著稱的馬秀英身邊長大,成年之後的朱標性格也隨母親寬厚仁慈,沒什麼太大脾氣,跟父親朱元璋的完全不一樣。

公元1364年,朱元璋在鄱陽湖打敗了最大的競爭對手陳友諒,被部下推舉為吳王,朱標被立為世子;1368年正月,朱元璋統一江南,在南京正式稱帝朱標被立為太子。

公元1377年,也就是朱標22歲的時候,朱元璋下旨說,“太子年級長,今後一切政事並啟太子處分”。意思簡單明瞭,“我老朱打拼多年,累了!準備退居二線,享幾天清福,今後國家的事情,都交給太子來處理吧。讓年輕人好好鍛鍊一下。考察考察,為正式接班做準備。”

年僅37歲就去世的太子,讓朱元璋痛心,也給歷史留下一段謎案

朱標出生時,正是朱元璋最困難時候

只是估計朱標當時沒想到,這個鍛鍊考察期怎麼會那麼長呢?一直到他死了都沒結束。那他的死,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呢?正史沒有記載,那野史呢?

您別說,還真有,甚至其中有些說法,說的還非常驚悚。比如說在明朝何喬遠寫的《名山藏》,還有作者已經沒法考證的《奉天靖難記》,這兩本書裡面就都肯定的說,朱標絕不是正常死亡,而是暴斃,讓人給害死的。

書中說到,有人控告朱慡和朱棡這兩人魚肉百姓,草菅人命。朱元璋派朱標去調查,朱標回來後是添油加醋,把這兩個弟弟平常怎麼魚肉百姓,怎麼作惡多端的詳細描繪了一通。聽得朱元璋那是怒髮衝冠,七竅生煙的,對這兩個兒子簡直是就起了殺心了。

只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個秦王和晉王在皇宮裡面,估計是早就佈下了眼線。朱標在父親面前告兩個弟弟黑狀的消息,很快就被送到了西安。

年僅37歲就去世的太子,讓朱元璋痛心,也給歷史留下一段謎案

朱元璋讓朱標調查他兩個弟弟的情況

這兩位王爺自然不是什麼善男信女,接到消息的朱慡和朱棡決定來一個先下手為強,他們花重金買通了太子府裡的太監,往朱標平常喝的補藥裡面下了毒,這才有了太子的突然暴斃。

野史中的記載,邏輯上倒是合情合理的,那這會是朱標壯年暴斃的真相嗎?對於如此富有戲劇性的歷史迷案,後市當然有不少的學者專門做過研究。

最終的結論還都比較一致,說這個說法純屬惡意杜撰。按更可靠的史料記載,朱標不但沒有告秦王和晉王的黑狀,相反,他還處處提兩個弟弟開脫,爭取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救了這兩個弟弟的性命。

而且正史裡,還提到了朱元璋之所以剝奪了秦王和晉王的封地,把他們哥倆調回京城。並不是兩個人真有什麼謀反的舉動,而是朱元璋想遷都,他看中了西安這個地方。

可是,西安已經分給兒子了。做皇帝的金口玉言,總不能平白無故的,把已經給出去的東西再要回來吧,那怎麼辦呢?朱元璋這個人的性格大家都清楚,只要能夠達到目的,是什麼手段那不是問題,哪怕是冤枉自己的兒子也無所謂。

年僅37歲就去世的太子,讓朱元璋痛心,也給歷史留下一段謎案

朱標為兩個弟弟說盡好話

於是乎,他就藉口秦王晉王行為不端,剝奪了他們的封地,還把哥倆調回了南京。史料裡面還明確記載了,後來朱元璋也不知道怎麼改了主意,又不想把都城遷到西安了。

於是乎呢,秦王和晉王又回到了各自的封地,繼續當王爺。歷史上,哥仨之間壓根就沒有你死我活的深仇大恨。說弟弟下毒害死大哥,這個說法根本不靠譜。

這種說法否定了,那還有什麼別的說法嗎?有,這個說法的比上一個更具有戲劇性。說朱標是被他爹活活嚇死的,而且這說法還出自《明史》。

說《明史》裡的很多相關的記載裡面,處處都在暗示著這個結論。《明史》記載,朱標雖然是朱元璋的嫡長子,是正統接班人。可實際上,朱元璋對於這個接班人並不滿意。為什麼呢?

主要是因為他天生體弱多病,性格又厚道軟弱。這和精力旺盛,性格強勢的朱元璋,那完全是兩條路子。從性格脾氣上來說,不愛讀書愛打仗的四兒子朱棣,才更對朱元璋的胃口。

只不過,繼承人立嫡立長,那是中國傳了幾千年的禮法,朱元璋也不敢不遵守,他只能是忍痛割愛,繼續讓朱標當太子。所以,即便他主動退居二線,讓太子監國理政,實際上卻還是牢牢霸著各種權力不放手。

年僅37歲就去世的太子,讓朱元璋痛心,也給歷史留下一段謎案

一些野史暗示朱元璋不喜歡朱標

朱元璋一方面下旨讓太子理政,另一方面派遣監察御史巡按州縣,讓他們“事有當言者須以實論列”,勿事虛文。這等於是讓這些監察御史們直接向自己奏報,那太子就被晾一邊去了。

這麼一來,朱標的地位就很尷尬了。認真管事吧,各種決定權都在老爹手裡面,自己說了不算,這活沒法幹;不管事呢,老爹給了你監國太子的名分和機會,你敢撂挑子,那就屬於爛泥扶不上牆,今後還怎麼接班,是左也不是右也不行。可想而知,這朱標的日子有多難好過了。

不過,年輕人畢竟是年輕人嘛,性格再軟弱,身上好歹也有三分的血性。有的時候覺得朱元璋做的太過分了,朱標也會壯起膽子提出不同看法,甚至頂撞他老爹。

比如說在前面提到過的《名山藏》,這本書裡面就說了這麼一件事。說有一回朱標審理各地報上來的死刑案件,覺得殺人太多不太好,就把一些可殺可不殺的案子呢,給改判了一下,想少殺幾個人。

誰知道他的意見送到朱元璋那,朱元璋是出了名的愛好殺人啊。於是,大筆一揮又全給推翻了。朱標就勸老爹,立國當以寬仁為本,靠殺人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年僅37歲就去世的太子,讓朱元璋痛心,也給歷史留下一段謎案

朱標為了少殺人,觸怒了朱元璋

一聽這話,朱元璋勃然大怒,照著兒子一通臭罵,臭小子難道還用你來教我怎麼當皇帝嗎?至於朱標的反應呢,這史書上用了四個字來描述“悸駭不已”。就是說,朱標被嚇的渾身直亂抖啊,半天都沒緩過神。

在《明史》裡面,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要表達的意思無非是說,朱標監國期間表現不怎麼樣,經常惹朱元璋生氣。朱元璋的脾氣不好,動不動發飆,對這個已經幾十歲的兒子了,那是又打又罵,所以父子關係是越來越緊張。

而《奉天靖難記》裡面,那更是直接說“朱標所為多失道,屢為上皇督責”。結果時間一長呢,朱標就心生怨恨,他怨到什麼程度呢?“(太子)長於宮中行詛咒,又擅募勇士三千餘,東宮執兵衛。”

意思是說,朱標不但詛咒自己的老爹早點死,甚至還暗中招兵買馬,準備搞政變,直接幹掉老子。只可惜事情沒辦成敗露了,還沒等朱元璋著手處理,朱標自己就先掛了。

說到這兒,大家也都看出來了,這《明史》和其他一些野史吧,寫這些事情無非都是在暗示,朱標身為太子卻處理不好跟父親的關係,造反不成心理素質又差,最後活活嚇死。

年僅37歲就去世的太子,讓朱元璋痛心,也給歷史留下一段謎案

篡改歷史的人是朱棣

那麼,這種說法的可靠性又有多少呢?有專家研究這個問題之後還是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因為專家發現凡是帶有這種觀點的史料,都是被人改過了的。

被誰改的呢?朱元璋的四兒子,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朱棣的事蹟,那就不用再細說了。這位一直鎮守北方,原本跟當皇帝沒有任何關係的四皇子,在朱元璋死之後,發動了著名的靖難之役。從侄子建文帝朱允文手裡面把皇位給搶了過來。

那麼,史料裡面關於朱標的那些事情,跟朱棣又能扯上什麼關係呢?朱棣的皇位是奪了侄子吧,他必須證明自己當皇帝的合法性啊,他要給自己正名啊。朱棣得讓老百姓們相信,自己不是謀朝篡位的亂臣賊子,而是不得已而為之。

我朱棣本來想安安靜靜的做一個美男子王爺,可是我的爹爹年紀大,腦子犯糊塗啊,選了兩個接班人都不是當皇帝的材料。我可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老人家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敗在這兩個人手裡啊。我這才起兵靖難的啊,逼不得已我做了皇帝,其實我根本就很為難嘛。至於我哥哥和我侄子這兩個傢伙,他們到底是怎樣的不像話,書裡面都寫了,你們自己慢慢看。

為了表達這個目的,朱棣找了一幫文人,對於宮廷檔案進行了大肆的篡改。另外,還編寫了大量野史,散步到民間,內容無非就是前面我們說過的那些東西。

年僅37歲就去世的太子,讓朱元璋痛心,也給歷史留下一段謎案

朱棣的皇位是奪自侄子朱允炆之手

什麼朱元璋從小就喜歡朱棣呀,一直都有心要傳位給四兒子呀,只是朱標心眼多,心腸壞,經常在老爹面前說幾個弟弟的壞話呀,這才讓朱元璋沒有另立太子。

後來朱元璋終於看出朱標不是個東西了,父子翻了臉,朱標於是暗中密謀造反,只可惜心理素質不過關。事情剛一敗露,就把自己給嚇死了。

正因為這個原因,《明史》和各種流傳至今的野史裡面,才有那麼多關於朱標的不實記載。朱棣篡改歷史,那已經是被眾多史學家所證實了的。

事實上,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朱標都是理想的皇位繼承人。此人性格寬厚溫和,跟兄弟跟大臣都能夠處理好關係,這樣的人讓他帶兵打仗,或許少了點魄力。

可是大明江山早就打下來了,當一個守成之君,那朱標這樣的人是再合適不過了。這點道理,以朱元璋的識人之明又怎麼會不明白呢?事實上,朱元璋不但從來沒有過換太子的心,相反,為了能夠讓朱標順利接班啊,他是費盡了心思。

年僅37歲就去世的太子,讓朱元璋痛心,也給歷史留下一段謎案

朱標的早逝很大程度上源自心理壓力

看到這兒有朋友肯定又要問了,說了這麼多,各種說法都被推翻了,那他到底為什麼英年早逝呢?前些年,南開大學歷史系的餘新忠教授,專門寫了一篇論文來探討這個問題。

這篇論文的名字,叫做《明懿文太子朱標尊貴而鬱悶的一生》,文章的主要觀點,那就是朱彪的死應該是屬於正常死亡,病死了。

不過呢。他之所以死得這麼早,跟朱元璋多少還是有一點關係。論文說,朱標身為儲君就攤上了一個脾氣火爆又喜歡攬權的強勢父親,難免經常受各種委屈,性格內向的朱標受了委屈,也只能憋在肚子裡面。

這憋屈時間如果不長呢,還能慢慢消化。偏偏朱元璋還長壽,朱標這個悲劇太子一當就是二十四年,整天就生活在鬱悶,緊張,甚至是驚嚇之中。

再加上他先天不足,從小體弱多病,最後不短壽不出大病才怪呢。所以餘新忠教授認為,朱標的英年早逝,主要還是和長期生活在緊張和壓抑當中有關係。

咱普通人雖然沒有皇位要繼承,但是生活當中處處有各種各樣的壓力。所以,看了小編的文章,朋友們得接受朱標的教訓,學會排解壓力,放鬆心情,這個日子才能夠越過越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