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侗的後代有誰?後來怎麼樣了?

南一月


周侗只有一個兒子,名叫周伯通。那是他在東京任禁軍教頭時,娶妻王氏所生。

這周伯通才懂事,便就跟著其父習武。他天生是個武術神童,十歲時,便已將其父的武功學了個八九不離十。

也恰在周伯通十歲那年,發生了靖康之變。汴京傾復。金人肆虐。周侗奮勇抵抗金兵,與家人離散。從此音訊兩無。

周侗與金人作戰中負傷,外逃至一村莊,得遇岳飛收養。他見岳飛忠孝仁義,便將平生武藝,傾囊傳授給了岳飛。

周侗死後,岳飛投軍於抗金名將宗澤麾下,因作戰勇猛,一年之後,便被提拔為統制官。

且說那王夫人攜帶周伯通,顛沛流離,直到金兵北撤以後,才在一處安定下來。這時,王夫人聽到了岳飛抗金的消息,也知道了岳飛是其夫周侗的徒弟。有一天,她把周伯通喚到面前,說:“兒啊,你父一生愛國,恨無結果。如今,聽說岳元帥抗金最堅決。你何不去投軍,完成你父親的遺志,也好掙個功名。"

其時,周伯通已十六歲,血氣方剛,最恨金人,聽母親之言,十分高興,說:“兒正有此心。只是放心不下母親。”

王氏正色道:“沒有國,哪有家。我年歲已大,有左鄰右舍照顧,料也無事。兒可放心前去。滅了金虜,我們母子自會團圓。"

“兒遵命!"周伯通道。

"等等。你須化個名字,才好。叫什麼呢?就叫張英吧。"王夫人說。

"是。我就叫張英。"

其時,岳飛已是方面軍節度使,一軍大帥,麾下有張憲、嶽雷、楊再興等大將。這日升帳,張英來投軍。岳飛見那張英身材高大,英姿勃勃,頓生喜愛之意。問過姓名之外,便叫張英試一試身手。張英綽起一條槍,當眾演練了一套槍法。眾人齊聲叫好。岳飛卻捻鬚頻頻點頭,一言不發。你道為何?卻原來岳飛從那槍法中,看出似曾相識之處。他便令張英編在嶽雷部屬中,隨軍征戰。

不久,宋、金兩軍在郾城接戰。金兀朮手下第一猛將兀粘撻手舉金背大砍刀,首先出陣挑戰。宋軍中牛皋揮雙鐧出戰,對戰二十餘合,敗下陣來。張憲挺槍接住兀粘撻廝殺,二人大戰五十餘合,張憲也敗下陣來。嶽雷大怒,舞雙錘戰兀粘撻,五十回合過去,依然難分勝負。楊再興正待上前,張英道:"大將軍且慢上,待小將戰他一番。"說罷,一抖韁繩,手捻長槍,衝出陣去,一邊大喊:"嶽將軍且歇一歇,讓我來!”這邊岳飛急欲攔時,張英已衝上前去,替下嶽雷,與兀粘撻戰在一處。

金將兀粘撻身如鐵塔,力大無窮,手使大砍刀,重一百餘斤。連戰三將,猶勇猛異常。忽見一少年小將,不覺有些輕視,但方一接手,便猛吃一驚。原來那張英槍法,與眾不同,輕如飄絮,快似疾風,神出鬼沒,任他莽力無窮,竟無法施展。十個回合下來,刀法已有些散亂。忽見張英銀槍一晃,兀粘撻明明見那槍頭朝右胸刺來,忙舉刀去格,誰知那槍卻”突"地一聲,直直刺入他的右胸中。兀粘撻大叫一聲,跌下馬來,氣絕身亡。

岳飛令旗一指,宋軍全軍撲上去。金軍全線崩潰,狼狽逃竄。郾城大捷。

可是正當宋軍節節勝利,岳飛聯絡河北義軍,準備大舉伐金時。南宋昏君趙構,卻聽信奸臣秦檜之言,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後又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嶽雷、張憲害死。宋對金納貢稱臣,維持了一個屈辱的偏安江左的政權。

眼見報國無望,張英脫離了軍隊,改回本名,去尋找母親。卻不料母親已經去世從此,周伯通浪跡天涯,成了江湖人士。但他一顆愛國之心並未死去。後來他遇到志同道合的小兄弟郭靖,便把全身本領傳授給了郭靖,鼓勁郭靖去襄陽城輔助呂文煥抗元。他自己則在不久後,在嵩山之巔,酒醉後,大笑三聲,溘然而去……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周侗字光祖,華州潼關人,人稱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正史中對周侗的記載很少,其後人也沒有記載。

藝術作品中的周侗先後有多位徒弟,《水滸傳》的玉麒麟盧俊義、豹子頭林沖、曾頭市的槍棒教頭史文恭,還有不記名的徒弟行者武松等等。

在評書中周侗是三國名將姜維的的後人,拜少林寺派武師譚正芳為師,在譚正芳的所有徒弟之中,周侗年紀最小,深得譚正芳真傳。

成年之後周侗被宋朝名臣包拯發現其文武全才,在包拯的保舉之下,周侗進入軍中為官。

由於當時宋朝重文輕武,周侗做為武將自然不被重視,況且周侗主張抗金抗遼,而宋朝的文官主張求和。在政治上的不得意,讓周侗辭官而去,後來周侗成為了一位京師的拳官教頭,在京師御拳館教師中的天地人三席中“天”字 教師,地位最尊。

其成名絕技以拳腳棍槍四絕聞名,以少林翻子拳為基礎的拳法,槍為五步十三槍,鴛鴦腿和周侗棍法。

所收之徒裡面,以玉麒麟盧俊義武功最高,其次為豹子頭林沖,第三乃是史文恭。行者武松連環步和鴛鴦腿據說也是周桐所交授,最後一位徒弟則是大名鼎鼎的抗金名將岳飛。

正史中對周侗的記載很少,《宋史·岳飛列傳》有“(岳飛)學射於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設祭於其冢”語。

周侗後代史書中並沒有記載,其實周侗本人史書記載也是少之又少,史書記載周侗傾囊相受於岳飛,把自己最喜愛的兩把弓送給了岳飛。

周侗在教受完岳飛之後,辭別而去,沒過幾年就去世了。關於周侗最後的蹤跡見於岳飛其孫子岳珂所著的《鄂國金佗粹編續編》:“同(周侗)與先臣別,未幾 而死。先臣往吊其墓,悲慟不已。每朔望則鬻一衣,設卮酒鼎肉於同冢上,奠之而泣。”

周侗的一生都在教受人武藝,當然藝術作品中的盧俊義、林沖、武松、史文恭是否是周侗的徒弟還不能確定,杜撰因素太大,況且這幾人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也不確定。

歷史上的周侗是否真的有藝術作品中那樣傳奇我們不得而知,但一點可以確定,周侗確實教育出來一個抗金名將岳飛。


豫北老崔


歷史和演義裡並未紀錄他的後人如何,只有幾個徒弟。

周侗字光祖,華州潼關人,人送外號“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北宋末年的武林宗師,以善於箭術聞名。徒弟中最出名的是南宋名將岳飛。少年習武相傳為三國姜維的傳人,後拜少林派武師譚正芳為師,得少林武術真傳,且文武全才。

因為主張抗遼抗金,周侗在政治上不得意,悉心傳授武功,在御拳館期間正式收徒二人,一個是玉麒麟盧俊義,一個是豹子頭林沖,盧俊義廣有田產,不作官,林沖擔任宋軍中的八十萬禁軍中的一個教頭。第三個徒弟是曾頭市的史文恭,最後收的閉門徒弟就是岳飛嶽鵬舉。





簡史資深宅


歷史上究竟有沒有周侗這個人,還真是個未知數!!![捂臉][捂臉][捂臉][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聽濤覌潮


周僮的徒弟多有正義感,出名的四大徒弟,史文恭是敗類,武松是他徒弟,是他開館授徒時的徒弟,因武松是帶藝拜師,所以沒記名。也因武松武藝高強,很快徒滿離館。本人補充這一點野史,其餘的前面大師們寫得挺全的。


本人是教師


沒聽說周侗有後代,只知道周侗有幾個武藝高強的徒弟,盧俊義、史文恭、林沖、武松、岳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