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在潮汕地區

本文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學習、交流,非商業盈利用途。

潮汕人和客家人的遠祖同在河洛一帶的中原,先後來到南粵以後,有著密切的地緣政治關係和悠久的歷史文化交流,在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上互相支持、互相學習和互相促進。

毫無疑義,潮汕人是開發和繁榮潮汕經濟文化的絕對主力軍,但客家人在開發潮汕經濟、繁榮潮汕文化方面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梅縣籍印尼華僑張榕軒、張耀軒昆仲興建的由汕頭至潮州全長42公里的鐵路,從1904年至1939年營運的35年中,對潮汕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佔汕頭市商業半壁江山的四大公司(南生、廣發、振源、平平)都是客家人開辦的。尤其是1932年開辦的南生公司,七層高的洋樓,裝飾華麗、配套電梯非常時尚,一直經營至1956年的公私合營。祖籍蕉嶺、後又返回蕉嶺定居的抗倭保臺志士丘逢甲,會同潮汕文化界人士,創辦嶺東同文學堂,對普及潮汕教育文化、培養民主革命的人才所起的作用和影響,也是史蹟斑斕的。

客家文化在潮汕地區

解放戰爭時期,率部解放潮汕廣大地區和人民的閩粵贛邊縱隊的政委、正副司令員魏金水、劉永生和鐵堅,都是閩西客家人;還有,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社會上頗有影響力、發行量很大的《汕報》,是由梅縣人張懷真創辦並任總編輯的……誠然,上述客家知名商業企業以及風雲人物在潮汕這片土地上做出的貢獻,是與潮汕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充分合作密不可分的。

客家文化在潮汕地區

潮汕人雖然有從中原經福建再轉遷粵東的“福老”和直接從山西遷來的“河老”之分,但他們無疑是此地篳路藍縷、創造文明的主力軍;但來得較遲、且人數較少的同樣“來自中原,由閩入粵”(黃遵憲語)的客家人,也是開拓和發展潮汕經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現今潮汕地區究竟有多少客家人?據《潮汕百科全書》載:“潮汕地區的客家人,以揭西縣、饒平縣和普寧市為多,尤以揭西縣為最。”該書還指出:揭西縣有37萬客家人,佔全縣人口的56%。客家人在潮汕地區居住的縣(市、區)主要有:汕頭市區、普寧縣、饒平縣;潮州市區、潮陽縣;揭陽市區、揭東縣、揭西縣、惠來縣。以上是從現今行政區劃來分析的,如果從歷史上來看,客家人的比例當更大。1936年廣東劃分行政督察區以前,大埔縣、豐順縣(湯南片為非客家)兩縣都屬潮州;此後,大埔歸屬興梅方面的第六行政督察區,而豐順仍屬潮汕方面的第五行政督察區,直至新中國成立,豐順縣才劃入興梅專區(即今梅州市)。

客家文化在潮汕地區

由於歷代以來潮汕人與客家人雜處,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雖然各自保存自己的語言、民俗、風情和習慣,但也有一些精神、文化方面的東西互相交融和滲透,不易分開。比如,民間信仰的“三山國王”,原是客家民間保護神,長期以來去廟裡燒香的也有許多潮汕人;媽祖,本是潮汕人和閩南人崇拜的偶像,不少客家人也加入了善男信女的行列。漢劇被稱為客家戲,其實許多潮汕人也很喜愛。這裡要特別提到一種歷史文化現象,即當年被稱為“外江戲”的漢劇,在200多年前最早傳入潮州,爾後才傳到嘉應州(即梅州市)。潮汕的外江戲曾盛極一時,當時有“四大名班”之譽,並且多次到南洋一帶演出,載譽歸來,甚至還紮根新馬等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潮安、汕頭、揭陽都有漢劇團,汕頭市還有歷史悠久的漢樂社,它們的觀眾自然不僅僅是客家人。

客家文化在潮汕地區

潮汕地區的客家文化是一種客觀存在,具有一定的地位,因此,研究潮汕文化還應該研究客家文化,才能使“潮汕歷史文化研究”有更豐富的內涵和更深遠的意義。

1899年,原臺灣抗日誌士丘逢甲將其在潮州創辦的東文院移至汕頭 “同慶善堂”舊址(今外馬路129號,即現外馬路第三小學處),並改名“嶺東同文學堂”,由丘逢甲親任監督兼掌教務。這不僅是廣東首所新式學校,在清末也是全國屈指可數的。

客家文化在潮汕地區

嶺東同文學堂 “以歐西新法教育青年,以革命維新鼓勵士氣”,在潮汕地區教育史上開風氣之先,成為培養嶺東維新志士的搖籃。師生積極參與辛亥革命、“討袁”、北伐,組建潮州同盟會、汕頭同盟會,與各方誌士共舉事,為辛亥革命作出貢獻。同文學堂也是潮汕地區教育事業發展中重要的里程碑。這裡還是“東江行政委員會公署辦公舊址”,第二次東征勝利後,周恩來曾在此主政東江行政委員會,留下了又一革命偉人的業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