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至3萬元是一種怎樣的人生體驗?

用戶92366370785


我們都經歷過月薪只有幾千的時候,交完房租,吃吃喝喝,就已經所剩無幾。所以總想象著自己月入過萬的時候會是怎樣的財務自由,而月入過萬的時候又會想著月薪2至3萬元是一種怎樣的人生體驗。

這樣的一種進階的財務憧憬帶給我們希望,也帶給我們前進的動力。

我們沒有月薪2至3萬元的時候總覺得達到後就能財務更自由,就能生活地更好。但,事實上,並不一定。

我就說說我的個人感受吧,僅供大家參考。

一、消費升級

月薪達到2至3萬元,消費認知開始改變,並且能明顯自我體會到一句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吃穿住行日用文娛醫療,每一項的消費水平都會或主動或被動地被提高。

比如,以前工資4、5k的時候,我幾乎不會想著去喝星巴克的咖啡,那時候覺得喝一杯星巴克簡直是奢侈,一杯咖啡的價格都能抵上我一天三餐的生活支出。等到後來工資上漲,就竟然自然而然覺得星巴克一點都不貴,如今的我更是覺得要是哪天不和同事們一起在下午叫上一杯星巴克,都覺得今天不是完整的一天。

這只是喝飲料的一方面,其他方面大家以此類推。

又比如,除了主動式的消費升級,我們還會遇到各種各樣被動式消費升級,以前我三餐的支出大概是每天50元左右,如今,同事聚餐、朋友聚餐、部門聚餐、公司聚餐……各種各樣的社交聚餐越來越多,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聚餐的飯店消費水平也從以前的每人50元快速上升到每人200-500元。

另外,消費水平的提高是一方面,消費的類目也會開始不自覺增多。我們會從溫飽型消費提升到為生活服務型消費,再提升到自我實現型消費。

比如,工資4、5k的時候,類似健身房一年3000的年卡、學英語一年2萬的培訓、買一個3萬的包包,我們想都不敢想,總覺得花這個錢就是在浪費錢。

但等到我們月薪達到2至3萬元,我們就會自然而然開始為投資自己付出過萬的成本,而且心裡會覺得特別值,付錢的時候眼睛都不帶眨一眨。

二、買房買車後瞬間迴歸原點

消費升級後,我們接下來就會遇到買房買車的終極大消費。而這兩個消費一旦入坑,那我們就會一朝回到月薪只有3、4千時候的生活狀態。

我目前月薪2萬五,扣除五險一金,拿到手只有2萬。今年年初在杭州買了一套240萬的老小區房子,65平方,每個月需要還貸8000元。之後簡單裝修了下花了20萬,我的存款就變成了0。

再之後,在父母的支持下買了一輛20多萬的大眾車,每個月還貸3000元。扣除每個月的房租2300元,飲食開支1000元,日常開支2000元,社交1000元,還爸媽3000元,完全月光。至於旅遊……這幾年是不敢想的,只能盼著什麼時候公司能再加點工資。

所以,如果你單身不結婚不買房,月薪2至3萬元完全都過得特別瀟灑,提高後的消費水平能讓自己感覺特別好,好像自己已經達到了“財務自由“,但一旦你買了房買了車結了婚,月薪2至3萬元就會完全不夠用,那時候的你就又會開始憧憬著”月薪過10萬是一種怎樣的人生體驗“……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謝謝您的提問,下面說一下我的觀點吧。


我的月薪是36750(基本工資36500+餐補250),年底雙薪外加兩個月獎金。每月到手大概27K多點,剛好符合題主這個背景,我說一下我的人生體驗吧。


我的人生體驗就是我感覺我活的還不如一條狗,先別噴哈,細聽我娓娓道來。首先,家中父母都已經沒有工作了,媽媽是已經退休了,每月拿著幾千塊錢養老金,爸爸還沒退休,只是很早就下崗了,一直沒有再工作,所以我的工資是要養著他們。然後,我家房子前年買的,房貸每月11K+,也是蠻大的一塊。其次,我們小夫妻現在還沒要孩子(我們都非常喜歡小孩兒,而且已經在計劃了,快快祝福我們),但是身邊的案例都告訴我們,有了小孩之後,花錢是沒譜兒的,所以我們現在都在努力的攢錢,以防日後措手不及。


綜上,我們每月的收入分配是這樣的,房貸11K+,給父母5K,給老婆9.5K(家庭存款),剩下2K是自己的零花錢。我自己的零花錢是屬於省吃儉用才能挺住的,一般中午堅持在公司飯堂吃(每噸6快),其他非必要開銷一律忍住。一年下來,給了父母6~7萬,給了銀行13萬+,零花錢2.4萬,給老婆(存款)20萬左右(加上年終獎和公積金),給父母旅遊5萬左右。


月薪2至3萬元的我,人生體驗是活的不如一條狗,究其原因:

1.我收入太低了;

2.我的收入要養著太多的人,不能任性的消費,要未未來著想;

3.慾望隨著收入在爆炸式的增長。


以上就是我的真實情況以及我的觀點,各位看官有其他意見的,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謝謝大家!


在廣州奮鬥的普通人


先說一下我的情況:


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地方二本院校畢業,第一份工作是16年在中部某市一家新媒體創業公司工作,起薪2100塊錢,我工作了6個多月,因為工作態度良好,基本上每個月工資都會遞增100-200,離職的時候,工資是2900塊。

17年,我回到家鄉,在親戚的公司做了一年行政,月薪3500,正兒八經八經工作了7個月,但在17年國慶節前夕,我不幸受傷,休息了4個半月,算一算17年,一共只賺了2萬來塊錢

轉折點發生在18年,身體恢復好了之後,我換了一家公司,在一家新媒體公司上班,進入公司我的起薪並不高,只有4500,但我是個特別能折騰,且特別知道自己是個想要什麼的人,所以工作中很努力,也經常能發現問題,於是工作的第4個月,我的薪水漲到了6000,工作的第6個月,薪水漲到了8000,並且因為獨立承擔項目,我有了績效考核,於是在18年的12月,我第一次拿到了29k的月薪,並且此後,我的薪水幾乎再沒有少於過20k。

現在我來說說,從月薪2100到2萬多的感受:


一、物質條件明顯得到提升。


以前吃50塊的套餐牛排就覺得是在改善伙食,現在可以帶全家人去吃人均500的高級日料;以前護膚品用蘭芝,現在用蘭蔻;以前從不敢和同事出去玩,害怕花錢,現在可以和同事去蹦迪、去做滑翔機、去射擊,去嘗試很多自己以前沒有嘗試過的東西;以前出門坐公交,現在出門會首選滴滴,不會再為省幾塊錢,降低自己的舒適度。

二、錢真的會給人帶來底氣。

答主大學的時候曾經談過一個對象,他是西北人,我是南方人,儘管我們當時很相愛,但答主家境較差,因此相處過程中時常會流露出對經濟問題的敏感和關注,怎麼說呢,就是一種不自信,一種感覺自己不行,所以想要對方好好努力,這種壓力最終讓答主的前任不堪重負,並且導致分手。
但如果是現在,我會從容很多,不會再要求對方擔負買房買車的責任,因為我自己也買的起。


三、錢會帶給人話語權。


這種話語權有時候表現的不是太明顯,但你想想,如果你總是找男朋友去買貴婦化妝品,時間久了,他會不會心生不滿?但是用自己的錢就不一樣啦,他沒什麼好指責的。

這三年,經濟狀況在變好,生活狀態也在變好,我身處二線省會,2萬多的收入算是比較高了,但我很少衝動消費,慢慢也攢出來10多萬,收入提升帶給我的更多是精神上狀態上的改變,它讓我開始肯定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配得上更好的,讓我不再患得患失,在一段感情中更加從容。

錢從來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但有足夠的錢,你會發現生活對你友好很多。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有400多個回答了,如果你能在這麼多的回答中看到我,別忘了點贊告訴我呀。

歡迎關注我,一個不溫柔90後南方女生,很努力但成績總是不好的學渣,好在不等不靠超勵志,終於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希望還有機會和你講講我更多的故事。


言之有理呀


我同學就是月薪3萬,我說說他的生活吧。


他在首都工作,畢業於一個985的高校,學歷研究生。畢業之後就進入到了一個大型企業工作,剛開始進去的時候工資8000,工作了3年之後差不多2萬了,到現在也是3萬多了。

他家不是首都的,戶口是湖南的。這個單位幫他解決了戶口,這可是個大事。後來慢慢的攢錢,在旁邊買了一個80平米的房子,大約400多萬了,當時家裡也是借了很多錢,畢竟首付都要200多萬,後來東拼西湊才有了首付。畢竟想在這裡立足,房子還是要有的。那幾年房子一個勁的漲,沒辦法,就買了。

好在他的單位可以無息借一些錢,還可以減輕一點負擔。算掉這些之後,他每個月還款一萬五。雖然工資高,但是這一萬五是每個月都要開銷的,持續20年,這也是不少了。除掉這一萬五,還剩一萬多,他目前沒有車。每個月還要給父母幾千塊錢,自己開銷幾千塊,每個月基本沒有存下什麼錢了。


之前是沒有女朋友的,現在有了女朋友,他開銷很緊了,家裡的父母也不要錢了。於是這些錢就用來談戀愛,出去吃飯出去玩了。但是因為一個房子,所以他基本上所有積蓄都進去了。目前談了這個女友挺不錯的,想結婚了,但是又要一筆錢了。這筆錢他在慢慢攢,估計2年左右可以攢齊了。

不能說最苦,但是,日子也能算好過吧。大家說呢?


老王偵查記


我生活在二線城市南京,屬於企業中層,部門負責人那一種。

底薪25000+提成,去年每個月到手大概都不低於30000吧。這裡說明一下,我們單位是不避稅的,每個月稅加保險公積金都要扣掉1萬多。今年估計沒有去年收入高,除非換個再好點單位。不過這次新的個所稅調整,真的省了好多稅,感謝政府。

我愛人在大學,一個月到手10000吧。家庭收入一個月3-4萬,可是信用卡每個月不會低於1萬,不知道怎麼要還這麼多錢。

家裡有個6歲小祖宗,調皮搗蛋第一名。馬上要上小學,補習班興趣班,平均一個月最少2-3000。

雙方父母都是普通退休職工,沒有高退休金。但不要我們孝敬。我們跟岳父母一起生活吃飯,每月補貼他們1500。多了他們不要。

雙方父母和我們自己都有房子,且沒有房貸。房子都不大,100平左右。很想換一套大的,但是有心無力。

有一輛20萬的小車,沒有貸款。一直想換個豪華品牌c級車,老婆不讓。

前幾年投資,家裡虧了150多萬,其中大部分是我父母的,我非常難過,老人是跟我投的。如果這錢當初買套房子,現在最少翻倍。雖然不至於影響生活,但我知道父親明顯節省了很多。常常責怪自己沒本事,害父母跟我吃苦。

所以我感覺生活不易,平淡如水。相對比較節約,不敢奢侈消費。一想到孩子教育投入,雙方父母年老防病,自己萬一失業無計。真的不敢多消費,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存錢。

日子過得確實是緊緊巴巴,普普通通。標準的城市平民生活,連小資都算不上。這就是我的生活體驗。


誓死捍衛愛情


我差不多就是介於月入兩三萬之間的,五線城市,沒有房貸車貸壓力,父母退休金一年也十幾萬不僅不需要我給他們錢,小孩的開銷他們基本是全包的。雖然也是坐辦公室裡做技術的但壓力幾乎沒有,一天五小時工作加雙休,當然下班時間我有些私人工作要做,不然也不會有這樣的收入,但時間還算自由。抽菸喝茶不喝酒不賭博不玩女人,愛好就是閒下來的時候看看書或者電影,抽菸就是軟玉溪檔次,喝茶就是三級龍井一斤一兩百塊那種,也喝過別人送的兩萬多一斤的龍井,沒喝出個好來,所以乾脆就最普通的吧。穿衣服就是布兄弟Tommy和ralph Lauren檔次,在本地基本不逛街購物,買衣服要麼網購要麼外地,本地也沒有我穿的這幾個品牌。車是開了十多年的八代思域,剛畢業時候父母給買的,一直沒捨得換,還覺得挺好,我對車的好壞沒太高要求。平時消費基本不太在意價格,還算比較愜意,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基本接觸的都是些地產開發商,看看他們的生活能讓自己清醒一點認識到自己屌絲的定位,只不過算個衣食無憂的屌絲。


羊肉湯


說說我的吧 ,我90年女生 ,未婚 。月薪2-3萬這個區間 ,底薪1.5w 績效提成每個月合計2w+ ,年底獎金5w左右 ,每年到手30w左右 。符合題主的問題 。

我現在在外工作租房住,每月房租2.5k,在老家買了一套房子給父母140方,現在每月還貸5.5k,一般在外面吃飯,經常加班,基本一天吃飯加交通150元左右一天,一個月按22天算22*150=3300就沒有了,偶爾同事聚餐請客每個月預算500吧,還有化妝品護膚品每週面部護理,一本一個月在1500左右(此處說一下因為單身狗一條,年紀大了開始意識到要保養了每天的面膜和每週的護理不想省了),年後身邊有人突然生病比較嚴重,一場大病壓垮一家人,意識到如果以後不結婚了,自己要是生個病會連累老父母,給自己買了兩份保險,每個月3000左右,父母普通的農村人,沒有養老金,但是父親還在工作 每個月2000-3000的生活費夠他和媽媽的日常生活,我基本每年給他們2w左右的生活補貼,平均下來2000左右,剩下的才是可自由支配和能存下的錢,在總結一下:5.5K房貸+2.5K房租+3.3K餐飲交通+1.5k護膚+2K父母+3K保險=17.8k 。

所以所剩基本沒有了 ,買不起貴重的東西 ,喜歡的都要省很久才會去買 。

自從買完房子,我已經很久沒有再出去旅行過了,所以我無法想象如果突然失業了會怎麼辦,所以只有繼續努力。


用戶19658987124


要看年齡段和家庭條件

比如我,鄉下人出來

父母都是農民,沒有收入

現在稅後23+

剛畢業兩年多,去年在老家城裡買了套房

但是仍然結不起婚

因為女朋友是更大城市的

結婚希望我再去他們市發展買房……

加上現在結婚的天價費用

頭都是大的

再加上現在iT行業本身不是那麼景氣

我做的細分技術領域一直在走下坡路

對工作和前景非常擔憂

時常會想,從村裡出來讀了個還可以的大學

從事了還可以的行業

收入相對同學偏高

但是並不像曾經想的那樣

收入高了會多舒服

反而壓力非常大

非常痛苦

不抽菸喝酒幾乎沒有業餘活動

有空都在想工作上的事

焦慮

憂心

累。

什麼時候是個頭?


主雞001


一句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本人上海人,建築設計師,89年生人,未婚,月薪到手2.5萬,年終三薪獎金,一年合計到手35萬上下。

還好是上海人,家裡有三套房,雖然不是市中心,但好在交通還算便捷。如果要買房子這個就不知道怎麼辦了……

每個月給家裡12000,自己喜歡玩,每年兩次旅遊,其中一次短途國內,一次國外,喜歡攝影,大學畢業到現在攝影裝備花了近20萬,旅遊比較喜歡去一些小眾地點,古巴,以色列,印度,巴西之類的都比較費錢。一年下來自己也存不下什麼錢。

相比來說,身邊很多家裡條件好的同學朋友開著寶馬奔馳保時捷,相比之下我的破高爾夫都不敢開出來,家裡在市區住著上千萬的大平層,我這個住在市郊的有時和他們一起在市區玩的晚了,他們走兩步或者一個起步費就到家,我卻要做半小時出租才能回。身邊有好妹子也不敢追,怕別人嫌棄條件不好。

但是話分兩頭說,和那些新上海人奮鬥還房貸的比起來也算是無憂無慮了。

這麼說吧2-3萬在上海的圈子裡也就混個溫飽,在三四線城市估計可以混箇中高產階級吧


發條-橘子


只能說:勉勉強強吧。

收入

我老公月入2.5W,拿到手2W左右。

我,月入5000,到手4000多點。

家庭月收入一共2.5W左右。

支出

1、供一套房子(20年),月供6000+。

座標珠海,買房區域:非市區,小三房,90平,住著5口人(實在是有點小擠了)。這裡作為經濟特區,毗鄰港澳,地理位置原因,房價連續幾年蹭蹭地漲,連西區房價都高的離譜,要知道,這個城市的平均工資也就四五千,但平均房價20000+一平。高房價,高消費,低收入,傷不起。

2、供一輛車(3年),月供4000+。養它,一個月差不多1000。給它個家:供一個停車位(3年),月供3000+。

普通牌子的代步車,20幾萬,分3年供它。大概一個星期加一次油,一次加200+元,再加上年檢費保養費保險費高速費,一個月1000的樣子。另外,在小區買個停車位,不然小區外面可以免費停車的地方都不近,日曬雨淋的,停好車走過來還得十幾分鍾,況且,日後停車收費肯定是個大趨勢,早買車位早省事。就是經濟負擔變重了。

3、老人已經退休,月生活費2000。

家公家婆已經退休,和我們住在一起,幫我們買菜做飯帶娃,一個人一個月1000+退休金,不過這個作為他們自己的備用金養老金私房錢自己存著,我們每個月還是會固定給個2000元生活費。畢竟珠海的物價真心不低。

4、有個1歲大的寶寶,一個月奶粉錢+尿不溼+衣服+輔食+各種亂七八糟的錢1500+(算節儉的)。

孩子還小,剛1歲,已經斷母乳,奶粉一個月3罐,一罐200+,一個月700,尿不溼一個月3包,一包90+,一個月300。加上衣服玩具輔食疫苗亂七八糟的,一個月也幾百塊吧,所以孩子身上一個月也就去掉1500+。過多兩年,還得上幼兒園,如果進私立的,那一個月也得大幾千的,想想就心慌。

5、日常開銷(上班吃飯、聚餐、休息日外出、逛超市等等)一個月2000+

我們兩上班都不包餐不包車,每天還得掏錢吃飯,開車上班,一個人一天30塊飯錢算,兩人一個月飯錢至少都去到1000+,再逢節假日出去聚個餐,玩一下,逛下超市,看個電影,也得幾百上千吧,這種日常開銷無可避免,一個月至少也得2000+。

結論

全部算下來,每個月要花掉2.1W左右,每個月工資也就還有個4000左右結餘。還是在不生大病,孩子沒上學,家庭沒有大的支出的情況下才能成立,一旦有個災啊病啊什麼的,根本撐不住。

所以只能說,目前生活還算過得去,期盼著三年趕快過去,至少能少個供車和停車位的錢,每個月也能省多個8000塊。但三年後,孩子的上學費用又成為新的大頭,二胎計劃也遙遙無期。

總的來說,月入兩三萬的家庭在三四線城市應該可以過得很滋潤,但在一二線城市生活,就很勉強了,來個中年危機,上有老下有小的,一旦倒下,身後無人,悲從中來,壓力山大。所以還是要有錢在手,才能心裡不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