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紅人不紅的才子寫下首情詩,無一怨字卻句句是怨,令人拍案叫絕

詩壇有許多“詩紅人不紅”的例子,比如寫下“山外青山樓外樓”的林升,寫出“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曹松,寫“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的趙嘏。而本期要再和大家介紹一位這樣的唐代詩人,名叫劉方平。

詩紅人不紅的才子寫下首情詩,無一怨字卻句句是怨,令人拍案叫絕

劉方平其人名不見經傳,史書對他的生卒年以及平生事都沒有記載,只知道他是天寶年間的一位詩人。人雖不紅,但詩卻很寫得清麗動人,而且經典頻出,其中《月夜》、《春怨》都是入選《唐詩三百首》的作品,備受後世推崇。本期就和大家分享這首《春怨》。

《春怨》

唐.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

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滿地不開門。

詩紅人不紅的才子寫下首情詩,無一怨字卻句句是怨,令人拍案叫絕

這是一首情詩,為我們塑造了宮中一個相思女子形象。除了詩名有個怨字,詩中是無一怨字卻句句是怨,其中“寂寞空庭春欲晚”7字更是被寫成經典小說,後又被拍成了電視劇。

詩的第一句既點明瞭時間是在日落黃昏來臨時,又點明瞭女子所處的位置是在房內。詩人特別強調“紗窗”,是因為宮中女子本就如籠中鳥一樣,紗窗雖不是鐵籠,但就是那麼薄薄的一層,就將她與外隔絕了。而選擇日落這個時間,是因為這正是倦鳥歸巢時,鳥兒尚能團聚,而自己卻守著空屋空庭,怎能不令人傷感?這開篇的7個字,看似平淡,但卻字字珠璣。

詩紅人不紅的才子寫下首情詩,無一怨字卻句句是怨,令人拍案叫絕

第二句“金屋無人見淚痕“,是化用了漢武帝對愛人”金屋藏嬌“的承諾。而”無人見淚痕“其實是一語雙關,既是指眼前無人相伴,自然就沒人看見自己落淚;也是指在旁人眼裡,自己已在金屋內,可謂風光無限,可內心的孤寂卻無人能懂,或許這才是令女子傷感的原因。

詩紅人不紅的才子寫下首情詩,無一怨字卻句句是怨,令人拍案叫絕

最後兩句是全詩最妙的兩句,不得不說詩人以環境渲染意境的能力是極強的。為了渲染這份傷情,詩人用了“寂寞“、”空“、”晚“、”滿“四個形容詞,為我們營造了一幅悽美之景:空蕩蕩的庭院,院門緊閉,暮春已至,滿地黃花堆積,一位幽怨的女子坐在房內,看著眼前的一切,潸然落淚。

作為一首閨怨情詩,這首詩是別具一格的上乘之作。一方面,為了寫出女主人公的傷感,詩人對環境再三渲染,首句的“漸黃昏“,次句的”金屋無人“,第三句的”寂寞空庭“,最後一句的”滿地梨花“,反反覆覆強調,但卻能做到取景不雷同,一句一意,可謂相當高明。

詩紅人不紅的才子寫下首情詩,無一怨字卻句句是怨,令人拍案叫絕

另一方面,全詩寫得婉轉而又動人,雖主旨是怨,但卻無一怨字,女主人公心中的幽怨之意全在字裡行間,在滿眼的愁景和滿臉的愁容中,而這一切都被詩人用這28個字道盡,可謂無一怨字卻句句有怨,令人拍案叫絕。其實這一點也正是劉方平寫詩的特點,大家可以再讀一首他的《月夜》,也能發現這樣的婉轉和靈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