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看噹噹網開撕事件:如何避免曾經的親密愛人,成為仇人?

噹噹網李國慶俞渝開撕,爆出許多內幕和隱私。俞渝二十年的隱忍,一朝爆發。兩人開撕程度令人咋舌。 為什麼關係會走到這一步? 怎樣才能避免兩個曾經相愛的人,從相愛走到相殺?

兩個人曾經相愛的人,一開始願意為彼此做任何事。然而好的開始,並不意味著一定有好的結局。 當朋友不投合了,聯絡少了,漸漸從對方生活圈子中遠離,最多不再是朋友,卻很少成為仇人。而親密關係的伴侶,當不再相愛,卻容易走向極端,成為仇人。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伴侶之間,有著非常微妙的心理機制。

心理學看噹噹網開撕事件:如何避免曾經的親密愛人,成為仇人?

01

親密關係中的幸福快樂,在於關係中的付出與接受是否平衡。

德國著名的心理治療大師、家庭系統排列的創始人海靈格談到:

健康親密關係的一個重要基礎,伴侶之間“付出”(施)與“接受”(受)的平衡。

當伴侶一方付出,在他們的關係裡面,就創造了不平衡的狀態,付出者心中有補償的需要。如果接受者回報的話,這種緊張情緒就化解了。如果他的回報多於他的付出一點,就輪到另外一方的伴侶開始去回報。這種施與受的循環,造成了關係裡面正面的張力。

健康的親密關係,是能夠維持在一個付出與接受平衡的狀態。

相愛的兩個人,一開始都非常願意為彼此付出,也同時在接受對方的付出,這時候關係是平衡的。當付出與接受的平衡被打破了,往往其中一方,開始產生這樣的想法:

“這應該你做的,你卻沒有做。”

“我為你、為這個家付出了那麼多,你卻什麼都沒做。”

02

當付出和接受的平衡被打破,心理上就會產生變化。

海靈格解釋這種不平衡的狀態:

關係之中只有付出,或者是另一方只有索取的話,是註定要失敗的。到某個點上,任何一方忍受不住這種不平衡狀態的會離開,因為不平衡的狀態創造了巨大的壓力,需要緩解。

心理學看噹噹網開撕事件:如何避免曾經的親密愛人,成為仇人?

關係中的一方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卻沒有得到對方相應的回應,於是就產生了怨氣,當怨氣積壓多了,就由怨生恨。

於是,原本心甘情願地付出,變成不再願意為對方付出。到最後,兩個人甚至開始爭搶資源。這就是我們常常看到離婚時,夫妻為利益、錢、房子、孩子打得頭破血流。

這種時候,心理是這樣的想法:“你對我不好,我也要對你不好。總之,你不仁,我不義。”

03

究竟,如何避免出現由怨生恨的結局呢?

兩個人的關係的演變,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在這個過程,我們要留心察覺,如果有不平衡現象,或任何一方有怨恨的情緒,就要及時主動地做出調整。這裡,給出有幾點建議。

建議1、儘量保持關係中的平衡

帶著愛去付出,同時也要敢於提要求,和敢於接受對方的付出,包括愛、關心和禮物。尤其作為女方,不要只一味付出,卻不懂得享受對方為自己所做的事。有時候,接受也是一種給對方的激勵,讓關係處於彼此都願意付出的良性循環。

建議2、在不積攢過多怨氣的前提條件下去付出

女人常常會隱忍,這樣就會出現“二十年的隱忍,一朝爆發”的情況。有些事情,當你去做,會感到委屈,產生大量怨氣,那就先不要去做,嘗試與對方溝通,取得對方的理解。我們要常常在不帶怨氣的情況下去付出,這樣的付出才能持久。

建議3、加強自我修行

心理學看噹噹網開撕事件:如何避免曾經的親密愛人,成為仇人?

1)讓自己能力變得更大

當你的能力更大, 擁有得越多,內在越充盈,就越有能力給出去。當你本身是匱乏的,你就給不出去。

我們會看到,男人事業有成以後,更願意為女人買禮物。女人自我成長了,心中有了更多的愛,也有了更強的能量,就會對男人付出更多的愛與支持。

2)讓自己胸襟和格局變得更大

一個人胸襟和格局越大,願意給出去的就越多,並不會計較比對方付出得更多,也會對對方身上的問題和錯誤,懷有更多的包容。

建議4、付出要有底線,容忍要有期限

當你處在一段關係中,對方如果長期只索取,不付出。你始終是付出的那一方,而且也換不來對方的回應,那麼這段關係一定是出了問題。如果和對方溝通,對方行為上沒有任何向好的發展,就要給自己設定一個期限,考慮及時止損。畢竟,誰都不是聖人,一般人很難達到特蕾莎修女,和耶穌這樣聖父聖母的境界。

心理學看噹噹網開撕事件:如何避免曾經的親密愛人,成為仇人?

真實的人性,有光明,也有黑暗,但我們可以堅定地選擇朝向光明。願每一對有情人,彼此相敬相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