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鋼琴演奏的歌唱性?

“所謂鋼琴演奏的歌唱性,是指使每個圓潤的持續音相互連接而形成的具有明確傾向性的樂句。”學習鋼琴要講求科學的方法,這當然不僅僅包括簡單的識譜並彈奏,還要演奏出美妙動聽的音樂。今天,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李昕老師將從演奏鋼琴的專業角度,圍繞“技巧、歌唱、音樂三個方面與大家一起談談怎樣突破鋼琴演奏的歌唱性。

什麼是鋼琴演奏的歌唱性?

1.技術性

鋼琴演奏的基本技巧主要包括手指的獨立性、手指的均勻能力、快速跑動,在快速的手指運動中,手腕是否平穩,手臂、肩膀的力量是否能自然地放鬆、是否能在自然的狀態下將力量傳達到手指尖等;另外,手掌、手心、手指各關節是否能互相協作,把力量支撐好,送到手指尖。基本手指動作的技巧中,最重要的是手指能有一個最自然的狀態,而不是把力量緊握在手臂、手腕或者手掌心,因為那樣做會使手指運動起來受到限制。這些都屬於基本技巧問題。

隨著學習程度的不斷深入,樂曲不論在長度還是彈奏技巧上都會有相應的增加。在我們學習過程中,技巧隨處可見。比如在練習曲作品車爾尼的“599、849”中,基本上每一首練習曲都包括單一的或是幾個重疊的技術課題,例如其中存在的演奏技巧有音階式的、琶音式的、迴旋音式的、裝飾音式的,雙三度、連奏、斷奏等等;到了車爾尼“299”以後程度的練習曲中,會涉及一些複合型演奏技巧,技巧也會更復雜一些。

另外,鋼琴作為一件樂器本身中也存在一種技巧。鋼琴的琴鍵是按照順序排列的,但是作曲家們寫的作品中的音型是各種各樣的,所以我們的手指要適應這些跳動的、或遠或近距離的音符,包括左右手交叉技巧等等。我們要把作曲家寫出的順序不完全規則的音符嚴謹地在有節奏、速度的要求下,在順序規則的琴鍵上準確地演奏出來,也可以說是鋼琴演奏中的一種獨特的技巧。

2.音樂性

實際上,彈鋼琴的最終目的是讓聽眾聽到美好的聲音,這種讓鋼琴來發出聲音的過程就是我們演奏的過程。傳達給觀眾的聲音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呆板的、機械的,一種是有變化的賦予歌唱性的。當然我們要追求的是後者。因為這種歌唱性的聲音能夠在傳達給聽眾後會使聽眾內心產生某種感受或者音樂的體驗,如果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沒有激發聽眾的靈感和想象力,那麼這樣的演奏就是我們所說的呆板的、單調的。

音樂其實就是等於歌唱。我們在彈奏中可以通過手指的觸鍵來發出一種我們想要的聲音,這聲音或柔和,或抒情,或喜悅,或悲傷,或是具有一定的美感,人們在聆聽到這樣的音樂時會有審美感覺在其中,這樣的音樂就是賦予歌唱性的。但是,往往有很多鋼琴教育中忽視了“歌唱”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