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张家界:一场礼赞祖国的文体盛宴

——湖南省

张家界市第六届运动会开幕式纪实

湖南张家界:一场礼赞祖国的文体盛宴

10月28日上午9点,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8000多名运动员、演员、观众的注目下冉冉升起。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裁判员方阵以及来自全市各个区县、各个系统的25个代表团方阵迈着矫健的步伐依次入场,正式拉开了张家界市第六届运动会的帷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虢正贵宣布开幕。省体育局副局长苏健全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革安致开幕词。市六运会组委会主任、副市长欧阳斌主持开幕式。市级领导汪业元、余怀民、单铸飞、郭天保、曾超群、陈红日、谢振华、刘卫兵、罗金铭出席开幕式。

湖南张家界:一场礼赞祖国的文体盛宴

开幕式后,一场以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为主线,渗透传统、民族、现代、时尚等元素,突出“革命、传承、爱国”特点的大型文体表演精彩呈现,表演分《绿水青山·我的家园》《红色热土·革命记忆》《不忘初心·唱响桑梓》《激情六运·舞动梦想》4个篇章,以朗诵、演唱、舞蹈等艺术形式,从不同视角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歌颂体育精神,祝福美好家乡,礼赞伟大祖国,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现场气氛涌向高潮。

湖南张家界:一场礼赞祖国的文体盛宴

润物细无声

东风吹,战鼓擂。本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融合了桑植民歌、桑植白族杖鼓、大庸阳戏、桑植花灯、土家武术舞等多项国家及省级非遗项目,采用“洋办法传承土文化”的模式,既接了地气,又接了人气。本次开幕式文体表演人员近4000人,其中传承人多达500人。

《绿水青山·我的家园》由桑植本土歌手“歌梅拉”组合演唱、129名太极拳和96名广场舞爱好者以及100多名桑植县中等专业职业学校学生共同表演,展示张家界文旅强、农村美、人民富的新时代张家界亮丽景观。

《红色热土·革命记忆》由20名桑植县非遗传承保护中心演职人员、100名桑植民族文武学校学生、288名桑植县中等专业职业学校等组成,通过颂、唱、舞、武红色歌曲,展示送郎参军、长征血战等场景。

《不忘初心·唱响桑梓》由100名芙蓉桥和刘家坪白族乡仗鼓舞、16名桑植本土民歌、42名瑞塔铺镇花灯、240名芙蓉桥中学学生和传承人组成,通过展示白族仗鼓舞、桑植民歌、桑植花灯等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现张家界十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激情六运·舞动梦想》通过400名桑植县中等专业职业学校学生及桑植本土歌手展示花样轮滑、健美操、跳绳、篮球等运动项目,演唱《绿水青山我的家》《脱贫宣言》《不忘初心》等歌曲,展示张家界“望得到青山,看得到绿水,留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

由桑植思源学校2000多名学生,配合四个篇章的主题旋律,舞动手中花朵展示70周年LOGO和标题;红色革命、战斗场景;桑植多民族民俗风情和新时代场景等画面。

湖南张家界:一场礼赞祖国的文体盛宴

最难忘的一次运动会开幕式

“我老头儿就是一名红军,他跟随贺龙打仗去的时候,我还小,但是我再也没有等到他回来”一位年迈的老奶奶红着眼眶告诉记者,与此同时,台下正演绎着一幕红军送别的场景,而正是这场演出,戳中了老奶奶心中最深邃的那段回忆,背景音中浑厚的男中音朗诵着“这一送别就是一辈子”,让这位老奶奶顿时泪流不止。

现场还有很多老人和这位老奶奶一样,他们是红军的后代,不管时隔多久,仍然对他们的红军亲人深深地挚爱着,这份感情,跨越时代,在今日此时流露了出来。

围绕“革命、传承、爱国”的主旋律,本场开幕式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桑植花灯戏、桑植民歌、太极拳、广场舞、花样跳绳、篮球表演、土家武术表演等。来自芙蓉桥乡镇的一位老爷爷很自豪地告诉记者:“你看下面那些跳花灯和杖鼓舞的演员都是我们乡的人,我没想到我们这么‘土’,还能有这么‘高大上’的时候”。

在这种感动与欢乐共存的时刻,一首《奋斗吧,中华儿女》缓缓响起,现场8000多人合唱“奋斗吧,中华儿女,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嘹亮歌声,久久回荡在体育场。

湖南张家界:一场礼赞祖国的文体盛宴

掌声的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辛劳

“这是我看到过最有文化内涵的运动会开幕式”,这次的开幕式表演赢得了观众们最热烈的掌声和高度评价。

在这背后,是难以想象的汗水与辛劳。

桑植县是国家贫困县,经济比较落后,经费非常紧张,设备、场地、音响等演出条件简陋。开幕式的总指挥邓剑同志感慨地说:这是一次非比寻常的演出,规格高时间紧经费少,这对所有演职员都是极大的考验与挑战。

9月29日,导演组入住桑植,为积极备战开幕式,拿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执委会几乎每晚都要召集导演组、道具组、服装组、音乐组的工作人员进行商讨,根据活动筹备推进情况进行查漏补缺,一次次商讨,一次次改进。“在融入本土特色的同时,要充分体现张家界悠久的民族文化底蕴”,总导演覃大钧再三强调。

参与此次开幕式演出的有学生、农民、文艺骨干、非遗传承人还有文艺爱好者,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73岁,绝大部分是零基础,也没有演出经验,但是他们却不惧辛苦、不怕困难,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达指定场地等候训练。在排练过程中,他们目光坚定,步伐整齐,动作划一,雄姿英发,气势丝毫不输专业演员,其挺拔的身影成为训练场上一道道优美的风景线。

湖南张家界:一场礼赞祖国的文体盛宴

28日前三天,正是攻坚克难的关键期,天却下起了绵绵细雨。每天早上7点,导演组的工作人员准时赶到排练场地,等着雨停,再召集演员,争分夺秒地排练。桑植县政协主席熊正元、副县长陈荣昌时刻关心着演员,为演职员加油打气。桑植县文旅局局长赵宾儒、副局长李德鑫晚上12点,还在田径场铺地毯、画演出线,手捧着石灰,一个点、一条线,默默地画着。深夜,导演组的房间依然灯火通明,还在讨论整改的方案、分发演出服装和道具。每一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等着28日那天完美释放。

28日上午11点左右,开幕式演出结束。总导演覃大钧带领导演组成员与每场的演员合影,称赞他们克服了所有困难,呈现了完美的演出效果,充分体现了这个团队的敬业与团结精神,为他们感到骄傲。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慈忠同志也深有感触:平常我们只看到演员在舞台上的亮丽,其实背后有太多不为人知的艰难。

感动、精彩、汗水、成功,这场演出包含了太多的故事与回忆,其中展现的本土文化风采、传递的对革命先烈的追思,激发的爱国热忱,将在美丽的桑植留下深刻的回味,激起长远的回响。(文/图 邹平君 陈枝 孙建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