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文|大鱼


《豫见后来》播出后,很多人都说被消防员的故事感动到了。

尤其是刘杰母亲那句“他是英雄,但是他在我心目中永远是儿子呀,我不希望他当英雄呀。”戳中不少人的泪点。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一则已经被淡忘的旧闻再次引发热议,人们重新歌颂起消防员的伟大,但感动之余,颂扬过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很遗憾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节目开播前一天,我在百度搜索“刘杰”,直到第19页才显示出那个消防烈士的简介。这不是一个多么特别的名字,就好像它背后所代表的群体,也常常是被忽视的存在。

《豫见后来》的豆瓣评论区,有人说自己以前从未注意过相关新闻,“很遗憾以这种方式认识刘杰。”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节目组重返当年火灾发生的小区,发现那里的租户早已换了一批人,他们当中很少有人知道五年前的那场大火。

2014年5月1日,上海徐江区盛华景苑小区24号楼发生火灾。两名消防员在扑救中,受轰燃和热气浪推力影响,从13楼坠落,送医抢救无效牺牲。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画面中手拉着手的两名消防员——刘杰

钱凌云,都是90后,坠楼的时候一个还不到20岁,另一个也不过20出头。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左)钱凌云 (右)刘杰

在生命最灿烂的时候投身消防事业,又以一种惨烈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对消防员来说,这是他们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的命运。

2003年11月3日湖南衡阳的衡州大厦发生特大火灾,大楼垮塌导致

20名正在灭火的消防员牺牲。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2013年10月11日,北京石景山区喜隆多购物中心起火,消防战士们经历了7个多小时的扑救行动。消防队参谋长刘洪坤和副中队长刘洪魁未能走出火场,战友们在商场四楼西北角垮塌的废墟下发现了两人的遗体,悲痛不已。

但当时还有余火未扑灭,为了安抚消防员的情绪,现场指挥员李进哽咽着喊道:

“灭火战斗早晚会有牺牲,我们一定要继承队长的遗志,干好我们的本职。现在灭火战斗还没有完全结束,我们不能这样!”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超过百名消防员在救援中不幸牺牲。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有人发出爆炸前一晚两个消防员的对话截图: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还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照片拍摄于2014年9月18日。那一天,17岁的袁海参军入伍,姐姐去送他并合影留念。328天后,将满18岁的袁海在天津滨海爆炸事故中牺牲,是牺牲消防员中年龄最小的那一个。

今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27名消防队员和4名地方扑火人员不幸殉职。牺牲的消防员中,1个80后,24个90后,2个00后。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都说消防员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他们无法保证每一次执行任务都能全身而退。

一个做消防员的朋友说,平时战友之间不太直接谈论生死话题,但每次执行任务前,总有人会调侃一句“可能这次我要为人民群众奉献自己了。”

这个时代,人的记忆如金鱼一般。有些事还没讲完便被遗忘,有些人还未谢幕就已离场。

如果没有牺牲,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记住这些火场逆行的身影。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消防员必须“有求必应”?

去年9月,一条网友怒斥消防员的微博引起众怒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在这条微博下,有人问博主为什么不直接找开锁公司?他说“人民消防当然先试探一下,果然不出所料。”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是少数。

许多老百姓认为,消防员既然是为人民服务,当然要“有求必应”。

他们不只救火救人,还常常接到电话被喊去救猫救狗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有人忘带钥匙进不了家门,会打电话找消防员;

有人追债要不回钱,会打电话找消防员;

有人手机掉进蹲便池伸手去捞胳膊被卡住了,也打电话找消防员;

有人家里进蛇了,会让消防员帮忙来抓;

有小情侣半夜玩SM手拷打不开,打电话让消防员来开;

有人戒指卡得太紧取不下,打电话让消防员来处理;

还有人自慰时异物卡在特殊部位去医院急诊,结果医生也打119让消防员来剪切……

曾经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口号:任何困难找消防。

每年都有许多向消防员报警求助的民事案例发生。

但消防员真的必须“有求必应”吗?

2013年,公安部消防局网站“中国消防在线”曾刊登过一篇关于《忘带钥匙向消防求助是否属于浪费公共资源》的文章。

文中提到,重庆消防部队在2013年1月1日到7月29零时,共接到开门求助电话7228起,出动车辆7276次,出动人员45301次。平均每天“开门”30多次

文章还写道,多年以来,消防员除了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外,类似于

开门、送水等社会救助也已经成为他们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要知道,消防员24小时都处于备战状态。

无论吃饭、刷牙、洗脸、洗澡、上厕所,他们都会以最快速度完成,即便是睡觉,脑子也始终有一根弦在崩着。任何时候只要警铃一响,他们就要第一时间冲出去,哪怕头上正抹着洗头膏,全身都是泡沫,也不敢耽误一分一秒。

在上海,光是徐汇区一支中队,一年就要出警1000多次

他们在成为消防员之前,要经过体能、技能、操法等一系列训练,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没有严酷的训练很难考核合格。

训练时,一套80斤左右的装备(套鞋、战斗裤、战斗服、帽子、电台、阻燃头套、毛巾、防爆手电筒、多功能腰服、灭火手套、自救绳包、地形钩、腰带、空气呼吸器等)要全部穿在身上。

过去,很多参军的年轻人被分配到消防部队,今年消防部队改制为消防救援队伍,人员招收有了变化:一些退伍回来的士兵,因为已经习惯部队集体生活会前来报名;从地方上招收的政府专职队员也占了整支队伍的很大比例;还有一些人因为看过消防员的相关报道,怀着一个英雄梦加入了消防队伍。

这些人吃了常人所不能吃的苦,为的是能“为人民服务”。

灭一场火,救一个人,听见别人说一句“谢谢”,都能让消防员感觉自己所有的付出“值得”。

但如果随便一件小事都要报警求助消防力量,这不仅是在浪费他们的人力物力,滥用社会资源,也有可能为更多的抢险救灾埋下隐患。

去年那条怒斥消防员的微博发出后,@中国消防 霸气回应: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的确,消防官兵的主要职责是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

如果说“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信仰,那也请人民对他们少一点索求,多一些体量。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如何避免更多无辜的牺牲?

消防员看起来无所不能,但也都是一群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一样会恐惧,会害怕。战友的牺牲,同行的相关报道,难免会对他们心理上产生一些影响。

2014年那场大火被扑灭后,叶郑强差不多有一年时间都活在恐惧里。他是刘杰和钱凌云的班长,那一天他也在救火现场,轰燃的瞬间他被冲开的防盗门撞倒在地,有幸活了下来。

抬头时楼道里已经浓烟滚滚,什么都看不清楚,直到听见对讲机里有人说“有两名同志掉下去了”时,他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队友牺牲后,叶郑强情绪低落,始终没办法原谅自己:“一起同吃同睡的兄弟,你作为一个班长,你自己倒没什么事情,你(却)把兄弟给带丢了。”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他长期失眠,一度对高层火灾有心理阴影,每次爬楼梯都会莫名产生恐惧感。为了克服这种恐惧,叶郑强白天训练,晚上健身,在居民楼里蒙着眼睛跑楼梯,通过反反复复一年多的训练和实战,终于让情况有所好转。

但即便是在最无助的时候,他也从没有想过退伍。

送别牺牲战友刘杰和钱凌云的时候,叶郑强对他们说:你们没有完成的使命,我帮你们去完成。

像叶郑强这样的消防员还有很多,他们担心过,痛苦过,恐惧过,出生入死过,但依然热爱自己的工作,很少有人想过转业或彻底离开消防行业。

被访消防员里,很多人十七八岁就进入消防部队,复员工作几年后又回到这里,几乎把全部青春都献给了消防事业。他们说,“我们穿上那身消防衣的时候,想到的就是自己的使命,别人的安危,要去抓紧把人家救出来。”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2014年上海盛华景苑小区24号楼的那场大火,起火的是群租房,当时住有10人,起火原因是违法使用煤气罐,可燃物多。

如果当时的租户有足够的消防安全意识,或许今天我们就不会以这种遗憾的方式记住刘杰和钱凌云。

除了森林火灾之外,城市火灾追根溯源,基本都是在某一个时刻,某一个人的疏忽导致的。

一支未熄灭的烟头,一盘未燃尽的蚊香,一个没关好的煤气罐,都能随时将我们的生命财产置于危险之中。

现在还有很多人为了图方便,在自己家里给电瓶车充电,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引起自燃或爆炸,一辆电瓶车一分钟之内可以完全燃烧。

烈火凶猛无情,但有人甘愿冒着生命危险逆火而行,守护我们的安宁。

作为被保护的一方,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普及消防知识,减少火灾隐患,避免更多消防人员无辜丧命。

别再让他们的名字成为新闻。

别再以告别的方式认识他们。

消防知识科普时间: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消防员,我不想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

配图|来自《豫见后来》及网络。

PS:更多新鲜好文好物可关注微信公众号:鲁豫有约(ID:lyyy_scndgs)每周三晚偶遇陈鲁豫,陪你走心地聊聊天,一切不止于《鲁豫有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