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徵鞍,橫戰槊,不知鐵槊大如椽:古代馬槊的出現

“憍薩羅國有五百強盜作亂,被國王派大軍征剿,在一場慘烈的激戰之後,五百強盜戰敗被俘,遭受酷刑,被挖去雙眼,放逐山林。佛聞眾盲盜哭嚎哀求,心生憐憫,施以神通,吹雪山香藥入盲眼,使這五百人復明。強盜們皈依佛法,剃度出家,隱於山林誠心修煉,終成無上正覺而登佛國。”

——《大般涅槃經·梵行品》

這個五百強盜成佛的故事也見於東漢時期成書的《大方便佛報恩經·慈行品》,是一個著名的佛教故事。此外它被繪於敦煌莫高窟第285窟(該窟壁畫為西魏時期,西魏即北魏分裂出的割據政權之一)。該組壁畫共有八個場景,被合稱為《五百強盜成佛因緣》。其中有一幅畫專門描繪觀官兵與強盜之間的激烈戰鬥,強盜一方皆為步兵,手持刀盾或弓箭,官兵一方有重裝騎兵,即所謂的“甲騎具裝”。這些騎兵所持的兵器均為長柄馬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壁畫中的馬矟有一人多長,作戰時以雙手持握,刺向敵人。行進時則單手持握,斜扛於肩部。

跨徵鞍,橫戰槊,不知鐵槊大如椽:古代馬槊的出現

跨徵鞍,橫戰槊,不知鐵槊大如椽:古代馬槊的出現

跨徵鞍,橫戰槊,不知鐵槊大如椽:古代馬槊的出現

莫高窟第285窟·五百強盜成佛因緣

五百強盜成佛的故事雖然渺不可尋,但是這幅壁畫可謂南北朝時戰鬥場景的忠實再現,在南北朝時期至唐代,關於馬矟(槊)的記載常見於史書:

  • “顯達馬矟從步兵數百人,於西州前與臺軍戰。再合,大勝。手殺數人,
    折。官軍繼至,顯達不能抗...”(《南齊書.陳顯達傳》);
  • “侃執槊上馬,左右擊刺,特盡其妙”(《南史》折樹槊的典故);
  • “齊主將西行,百官辭於紫陌,帝使矟騎圍之”(《資治通鑑.梁敬帝太平元年》);
  • 敬德善解避矟,每單騎入賊陣,賊矟攢刺,終不能傷”(《舊唐書.尉遲敬德傳》)

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矟在當時是常用的兵器,那麼矟到底是什麼,和同音的是同一種東西嗎?它們跟矛的區別又在哪裡?

跨徵鞍,橫戰槊,不知鐵槊大如椽:古代馬槊的出現

影視劇中曹操舞槊之場景

先來看矟和槊,二者同音,在史書當中,也都能看到相關的記載,研究古史者及考古專家普遍認為,矟和槊是同一種東西。關於它們的起源,南朝的梁簡文帝有武術專著《馬槊譜》一部,專門記載如何有效使用馬槊,可見當時對這種兵器的偏好和重視。可惜的是《馬槊譜》已經散佚無存,只留有《馬槊譜序》,其中記載說“馬槊為用,雖非遠法,近代相傳,稍已成藝。”由此可見,在梁朝人的心目中,馬槊不是一種非常久遠的武器,在南北朝時才慢慢形成了一門獨特的武藝。

在略早於南北朝兩晉之際,隴山一帶有歌謠流傳,名為《壯士之歌》,其中有“壟上健兒字陳安,頭小面狹腹中寬,丈八長槊左右盤”之語。

跨徵鞍,橫戰槊,不知鐵槊大如椽:古代馬槊的出現

關於矟和矛,也沒有非常絕對的區別,如果硬要找的話,長度可以視為一個約定俗成的標準,在東漢末年成書的《釋名》中對矟的解釋是“矛丈八者謂之矟,馬上所持”,意思是長度達到丈八的矛,就可以稱為矟了,而且這是馬上所用的兵器。

無論如何,槊或者矟,均可視為丈八長矛,長柄加上鋒利的刃部,使得這類兵器很適合騎兵使用,騎兵執矟者即為矟騎。正如大家所知,在馬槊出現之前,無論車兵還是騎兵,所用的長柄武器主要為戈、戟,為什麼戈戟會被逐漸取代呢?

首先,戈戟類兵器均有還有一個向側面伸出的小枝(即援部),工藝相對而言比較複雜,綜合成本更高(考慮到原材料,鍛造時間等)。但在軍中,普遍裝備的兵器要求質量好、數量大、出貨快,因此性價比更高的槊取代戈戟完全合乎邏輯。

跨徵鞍,橫戰槊,不知鐵槊大如椽:古代馬槊的出現

漢代鐵戟·徐州博物館藏

其次,馬戰衝鋒時,若能夠藉助強大的衝擊力,用尖銳武器刺穿敵人鎧甲,那是最好的殺傷效果。但戈戟類武器更適合回拉鉤削,就穿刺能力而言遠不如槊,面對重甲士兵沒有殺傷優勢。早期騎兵之所以使用長戟,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在兩漢時,雖然騎兵的作用不斷提升,但是騎兵所用的武器多為馬戟,這一點直觀地體現在漢代的畫像石材料當中。其主要原因是這一時期的馬具還不夠發達,人在馬背上的穩定性不夠高,所以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使用馬戟這種可刺可勾的武器。而到了漢末魏晉,隨著高橋鞍、馬鐙的相繼問世,騎馬體驗大為改善,自然也就給馬槊的普及創造了條件。

跨徵鞍,橫戰槊,不知鐵槊大如椽:古代馬槊的出現

東漢畫像石中漢騎兵以馬戟勾殺匈奴騎兵的場景

再次,南北朝時期,北方和西北的少數民族大量進入中原,他們使用兵器喜好和習慣極大地影響了這一切。在北朝的少數民族中,主要的統治民族為鮮卑人,而他們的傳統兵器正是槊。在長期的軍事對抗過程裡,南朝的騎兵無法避免地深受北方影響,甚至精銳騎兵亦選用鮮卑人,那麼武器上的同步也就不足為怪了。下圖是遼寧北票喇嘛洞墓地出土的十六國時期的鐵兵器,這片墓地很可能屬於當時的慕容鮮卑。右側的鐵矛頭長度達到了三、四十公分,遠比普通的矛頭大,應當就是槊上所用的。

跨徵鞍,橫戰槊,不知鐵槊大如椽:古代馬槊的出現

從這時,一直到中國封建王朝的終結,在馬背上使用長槊都是騎兵的典型作戰方式。

跨徵鞍,橫戰槊,不知鐵槊大如椽:古代馬槊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