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近日,李佳琦直播“翻車”的視頻廣為流傳。“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佳琦OMG”的神奇效應失靈了,直播中李佳琦安利的某款不粘鍋在煎雞蛋翻面時卻處處粘鍋,李佳琦試圖救場並再三重複“它不會粘的,不會糊的”。

有人說整段垮掉,更有人抨擊李佳琦在誤導消費者。即使面臨種種質疑,李佳琦今年雙十一的“10億戰事”已經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而去年的銷售額是3億。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什麼“誘導”了消費者?

如果時光迴流到25年前,帶貨一哥的名號應當屬於一個叫“侯總”的男人。八心八箭、勞斯丹頓這些不知名品牌因他走紅,B站上有一個“史上最強廣告牛人侯總合集”,有人評論說:“原來每天不看一遍就睡不踏實,童年系列。”

國內電視購物源於1992年,潮起潮落至今經過27年發展,造就了不少上市公司。2015年鼎盛時期,湖南廣播影視集團與湖南衛視聯合注資成立的快樂購登陸創業板,廣電系電視購物第一股風尚購物也掛牌新三板。

後來,平臺由於虛假宣傳、暴利運營、品質拙劣等問題,加之受眾的老年化,電視購物公司的好日子逐漸走到盡頭。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很多購物頻道紛紛試圖轉行,開始進軍淘寶直播、抖音、快手、蘑菇街等流量平臺。不過,效果並不顯著,平臺流量紅利似乎已經被頭部網紅牢牢掌控,要從頭部網紅的飯碗裡搶食,電視購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網紅直播帶貨的模式本質上跟電視購物並無二致,只不過換了個場地,主戰場從老年人變成了年輕人,而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似乎比老年人還要“蠢”。

“雙十一”預購開啟的第一天,李佳琦開直播跟打擊分享購物清單,實際上是盯上了你的錢包。直播開始便湧入二十萬人,最高觀看人數一度高達三千多萬,場面火爆到後來者甚至都擠不進去的程度。

果不其然,在李佳琦的“蠱惑”下,從護膚品到辣椒醬,從口紅到按摩沙發,很多商品一上鍊接立馬就被哄搶一空。其中,虎邦辣醬一分鐘不到賣出去20萬單,產品因為庫存不足被迫下架,刷新快消行業紀錄。

而買辣椒醬的人中,有的甚至不吃辣。

很多人本來只想買一個精華,結果不知不覺中買了三個;有人買了精華和卸妝水,還莫名其妙入手一個按摩沙發;有人信誓旦旦表示只圍觀不剁手,結果一口氣就買下16瓶辣椒醬,第二天醒來發現還有六七個定金尾款。

在90年代的都市傳說中,老人們會因吸入迷香而交出自己的銀行卡和密碼。而這屆年輕人遇到了李佳琦,只要他一喊“OMG”,你就會立馬化身李佳琦的真愛粉,而且掏得都是真金白銀……

世上道路千萬條,唯有套路得人心。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電視購物的“套路”讓你認清李佳琦

1、嗓門要大,戲要做足

侯總作為當年電視購物的一哥,八心八箭、勞斯丹頓、南非真鑽,他出現保證能夠讓人過目不忘。當年“只要998就能買到2克拉頂級奧地利水晶鑽”席捲各大衛視,“八心八箭”一度成為珠寶銷售人員的必備詞彙。

雖然侯總賣貨的時候操著一口流利的臺灣普通話,但是聲情並茂間的“表演”讓人沉醉,最後人們的腦海中只留下一個印象——“好貨賤賣”。

場景舞臺劇一定要考究,主持人、廠商、專家一個都不能少。廣告出場後一定要先花兩分鐘介紹專家身份,然後提供各種證件、檢測報告、鑑定證書,甚至必要時還會提供專家的畢業證書……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如果你對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套路嗤之以鼻,那麼你可以試圖回憶下自己的搶購往事:

“所有女生,給我聽好了。”

“所有女生,今晚一定要給我搶到它,只有5000份,賣完就沒有了!”

“所有女生,所有女生,做好準備,來,321上鍊接!沒了(一聲嘆息)。”

當時的情境中你是否有曾注意到自己興奮到瞳孔放大,在屏幕前摩拳擦掌,隨時準備不要命(錢)地衝鋒陷陣的樣子?

有人表示,自己被“所有女生”這四個字操控了,只要李佳琦一喊“所有女生”,自己的耳朵立馬就豎起來了,還超級想大聲喊到!

還有人表示,一聽到這四個字,自己的錢包就下意識一緊,魔鬼又來了!

魔性話術,一次次給吃瓜群眾洗腦,最後你還是乖乖繳械了。試問,電視購物中使用的那些套路真的過時了嗎?

“原價9998,現價只要998!998!”

“998,八心八箭帶回家!”

減肥藥、按摩椅、鑽石項鍊,電視購物向觀眾推銷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腦海中總有那麼幾句臺詞在你的腦海中揮之不去。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戈培爾效應,通過無限多次重複將信息灌輸給受眾,“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會成為真理”。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戈培爾效應本質上是一種心理暗示的累積。心理暗示是指,人或者周圍環境以言語或者非言語的方式向個體發出信息,個體無意識地接受了這種信息,從而做出相應的心理或者行為反應。聽上去是不是有點想“邪教”,你怕了嗎?

心理暗示是一種條件反射的心理機制,它能讓人在潛意識中接受一定的意見或者信念;而一遍又一遍的信息刺激,能加深這種潛意識的改變,從而可以使具體事件直接印入潛意識,並進一步促發個體的模仿和聯想。

2、高價低促,混淆邏輯

電視購物商品的價格往往會在主持人綜合分析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價格之後,陡然來一個自殺式折扣價——“不是9998!不要1888!只要998!” 旁邊的廠方代表還會配合做出各種虧大了的姿勢。

“購買998的鑽石送價值598的吊墜,相當於一個鑽石只賣400。”看到這裡,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優惠被“收割”一次,而他們還沉浸在佔了天大的便宜而洋洋得意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薇婭賣皮草賣了1.5億,單價上千,但與之相對應的可是均價萬元以上的皮草呀!所以,不要過度迷信網紅們,差價才是最硬核的競爭力。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3、飢餓營銷,拼手速搶購

電視購物最刺激的環節還要數搶購,“影帝”們在舞臺上推銷安利的時候,電話的聲音作為背景音樂一直貫穿始終。與此同時,電視屏幕上開始滾動顯示全國各地觀眾的搶購電話以及急劇減少的產品庫存,再不拿起電話訂購就晚了呀!

如果你還在猶豫中,這時候一個說全國還有一億人在看這個節目,現在不買就搶不到了;另一個順勢幫腔“趕快打電話,現在打還來得及”。主持人一唱一和,這臨門一腳就奏了效,你也著了道兒……

這時候你可能又要發難了,電視購物這些老掉牙的套路,新時代的年輕人還會奏效嗎?

事實是,最樸素的套路往往最有力量,你們看看有一個女生能空手走出李佳琦的直播間嗎?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5-2020年中國電視購物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風險分析報告》顯示,在電視購物較為發達的美國和日本,電視購物行業銷售額約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12%,中國這一比例只在1%左右。

中國的電視購物還擁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和潛力,預計到2020年,中國電視購物市場規模將達到1467.2億元。當然,目前看來,這一數據還有待考證。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李佳琦深諳營銷之道

人們對李佳琦的口頭禪已經耳熟能詳,“Oh my god”、“買它買它買它”、“我的媽呀”、“這個顏色也太好看了吧”、“Amazing”等等多次在他的直播中出現,而且隨著不同的敘事、實驗場景變化會被賦予全新的內涵,“所有女生買它!”這種洗腦式文案不斷刺激消費者的神經網絡,迅速佔領觀眾的心智,以至於最後衍生出那句新都市傳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佳琦Oh my god。”

在網絡信息氾濫的環境中,觀眾的注意力是一種稀缺資源——注意力是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排他性——所以每個主播都要盡力爭取人們的注意力,為此李佳琦有多努力相信大家也都略有耳聞。一遍遍高呼“所有女生”就是要確保我們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從而打開通往(控制)我們意識的大門。

當然,這種重複性暗示對於那些根本不信任李佳琦式網紅的人們可能是免疫的。而公信力一旦崩塌,後果可能是顛覆式的,因此,李佳琦直播不粘鍋“翻車”事件的影響力絕對不容忽視,這不僅代表了一個頭部網紅的職業操守,更加可能葬送其未來的大好錢途。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2004年4月1日,上海文廣與韓國CJ共同組建的東方CJ電視購物公司,並推出一檔家庭購物節目在上海電視臺東方購物頻道開播。播出後業績增長迅猛,2008年全年銷售額超過20億,穩居中國電視購物第一。

2014年3月,黎瑞剛主導了“大小文廣”的整合。當時,東方購物為母公司貢獻了近一半以上的營收,達到近百億。2015年,湖南廣播影視集團與湖南衛視聯合注資成立的快樂購登陸創業板,同年,廣電系電視購物第一股風尚購物也掛牌新三板。

巔峰時期,全國的購物節目一度發展到2000多個。然而在2015年頂峰之後,便開始進入負增長時期。截至2017年,全國獲得經營許可的單位只剩下34家,電視購物被時代拋棄了。當年憑藉電視購物起家的上市公司橡果國際在2015年第一季度暫停了電視直銷渠道,到今年,除了東方明珠旗下的電視購物趨於穩定之外,芒果超媒的快樂購和江西風尚購物的營業收入均有大幅度下滑,已上市的三家代表性電視購物公司顯出頹勢。

與之相對的是,電商在零售領域的滲透率不斷提升。根據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萬億元,其中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7.8%,更多人選擇“足不出戶”的購物方式,直播帶貨的購物方式被進一步放大。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李佳琦的“後院籬笆”

李佳琦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這是他營造的一種感覺。大多數人跟著他買買買,完全不會懷疑他在忽悠大家,甚至不覺得這是推銷,而是他發自內心地推薦值得買的好物,甚至在為我們觀眾謀福利,怎麼會這樣?

美國丹·拉瑟最早提出了“後院籬笆”傳播原則,說的是設想當一天結束的時候,兩位家庭主婦倚在後院的籬笆上聊天,她們會談論什麼新聞呢?一定是黛安娜王妃生了一個新王子,而不是中東戰爭或者英阿之間的福克蘭群島之戰。原因就是話題接地氣、聽眾感興趣。

“後院籬笆”式傳播原則對應的是小城鎮的銷售方式,這讓人充滿了安全感:小販們賣的都是自己種的新鮮瓜果,還會告訴你最近買什麼合適;如果你非要挑一種不當季的水果,他們會告訴你先別買;你走時他們還會在你的菜籃子裡多塞一把蔥,甚至可以賒賬。

總而言之,它能夠有效避免強迫性的銷售方式,讓消費者覺得面對的是一個鄰居或者朋友,他對某個產品瞭如指掌,優缺點為你一一道來,能夠順便給你捎一個還不賺你的錢。

大家進了李佳琦的網絡直播間就跟當代女孩閨蜜們在一起隔著屏幕聊天種草一樣親密無間,沒有專業術語,只有非常生活化極具感染力的表達,不知不覺中就拉近了彼此之間的關係。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一面種草,一面拔草

譬如主動diss一些品牌太小氣,購物都不送小樣贈品;吐槽一些口紅顏色,不推薦給你們使用;勸新粉絲和不適用的粉絲,謹慎下單,第一次就少買一點;你誇他塗得好看,他說你是女生,塗起來肯定比他更好看。

吐槽排雷與推薦種草雙管齊下,你會覺得——這是自己人沒錯了!於是在心裡更加認可這個“閨蜜”。

作為消費群體的顧客更偏愛“後院籬笆”的模式,於是李佳琦假扮成粉絲的好閨蜜,用這種親近對話的方式分享產品,顯得非常有誠意。而且那些略顯浮誇和抓馬的反應,更加坐實了閨蜜的名分——就像一個直言不諱的熟人,在真實體驗後給你推薦,所以情緒才會那麼慷慨激昂。

此外,有些人剛進直播間時,聽到他倒數報庫存,甚至都沒看清他在賣什麼,戰鬥力就開始直線飆升,馬上拿出了搶春運火車票的幹勁,奮勇拼殺,最後成功斬獲十六瓶辣椒醬!

在短時間內臨時起意,未充分考慮結果就做出的決策被稱為即興決策,這種決策是非理性的,往往會受到情緒、激素、環境和認知偏差的影響。消費者喜歡一件商品,並不代表一定會買,只有他腎上激素被激發,並在短時間內被迫做出決策時,才有很大可能衝動性購物——畢竟激素的上頭時間也很短。

衝動是魔鬼啊,魔鬼不是李佳琦,自己才是真魔鬼呀!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李佳琦直播中對於如何創造緊迫感拿捏得非常到位,比如面膜備貨十萬件,他會先上五萬件,秒光了再上三萬件,再秒光,再上。這種做法,每次留給消費者的決策時間很短,緊迫感能夠很好地激發消費者的腎上腺素,訂單因此源源不斷滾滾來。

其他直播中常見的套路,限時折扣、限時搶購、定時開團、倒計時報庫存等都是利用了這種即興決策中的腎上腺素效應。

越是稀缺的東西,人們的購買意願就越是強烈,而“過時不候”“數量有限”“賣完下架”都是在強調這種稀缺性,我們害怕和恐懼失去,且這種恐懼遠遠超出了理性思考,所以飢餓營銷屢試不爽。

同時,直播間裡所有人都在搶,在這種群體氛圍和壓力之下,人們基本已經喪失理智了哈哈哈……什麼都不要問,問就是買了不吃虧,買了不上當!

總而言之,李佳琦的“套路”跟電視購物如出一轍,簡單實用又高效,讓人防不勝防。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奉勸把持不住自己的人還是離李佳琦遠一點兒的好。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電視購物轉型直播帶貨,流量慘淡背後的商業邏輯

移動電商的興起,徹底分食了電視購物的奶酪。其次,電視購物的受眾逐漸“高齡化”,而直播受眾主要是年輕女性為主。再者,電視購物更像是話劇、舞臺劇,劇本兒、臺詞都是事先設定好的,而直播則是現場互動為主。比如,淘寶一姐薇婭在直播時不會預先準備文案,全靠臨場發揮,她的秘訣是像給閨蜜推薦產品一樣直播。

近幾年隨著監管逐漸加強,一些誇張宣傳和假冒偽劣產品已經被下架了,電視購物逐漸以高客單價的產品為主。而直播的產品則多以美妝護膚、食品生活類的產品為主,單價在幾十元到一兩百元不等。互聯網時代催生的全新的消費習慣跟電話預約這種方式有著天壤之別,電商的便捷、高效再配合優惠券,蠱惑性更勝一籌。

因此,相比電視購物這樣的單向灌輸傳播,電商直播的互動性和即時性,評論、互動、搶券,剁手的幾率也會更高。

電視直播轉型艱難,頭部網紅的恐怖統治力

李佳琦和薇婭日常的直播觀看數一般都會輕鬆破百萬,而電視購物平臺孵化的網紅流量跟頭部網紅相比則相趨甚遠。

電視臺開通的PGC節目流量入口和在淘寶直播內的重要性都沒有UGC高,因此電臺開的直播欄目效果非常一般。此外,PGC節目質量更高,但在運作、最終呈現的視覺效果和用戶觀感體驗上,UGC則更接地氣,帶貨效果也更好。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有業內人士表示,觀看直播和視頻正逐漸成為消費者購物行為中的一個重要環節,5G和超高清產業的發展將帶來更多機會。很多人提到投資消費領域便是投品牌,而事實上,品牌背後的產業、產業供應鏈才是重中之重。

很多人認為直播帶貨的重頭戲是網紅或明星,而事實上他們的角色扮演只是一個大喇叭,號召大家來買好貨。

直播帶貨本身並沒有跳出營銷圈經典的4P理論框架,既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產品、價格、渠道、推廣)。營銷的第一要義就是產品本身要夠硬,然後加上美麗的價格,最後渠道和推廣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簡而言之,好貨、便宜,給誰賣銷量都不會太差。如果貨品質量不過關,但是足夠便宜、夠用,也可以。不信你去調查,網紅爆款從口紅到四件套再到柴米油鹽跑路蟹券,商品單價有離譜兒的嗎?

高價是衝動消費的攔路虎。坑貨又貴讓誰來也帶不動的,而對於那些好貨如果非常貴,同樣賣不動。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拆解一家經營“貨”的企業:無論是品牌、渠道、還是零售,線上線下實都包含了A、B兩面。

A面面對下游客戶,有企業客戶也有消費者客戶,核心目標是更好地“賣貨”。而B面則相對“低調”,需要通過供應鏈管理,目標是更好地“控貨”。

供應鏈管理應該是“端到端”的管理,除了通常所說的後端的產品開發、供應商關係協同、物流倉儲之外,還應該包含前端的消費者洞察、客戶關係管理和訂單履約,這是一項複雜的系統性工程。供應鏈管理包含了對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管理。

通過降維的方法,將供應鏈管理的複雜N維體系映射到三維空間,我們可以把供應鏈管理拆解成三個維度,分別是客戶體驗、成本結構和現金水平。

客戶體驗是指所能提供的產品類型、數量和差異性,客戶訂單的滿足率(滿足客戶預期的交付時間、地點和品質),客戶訂單的靈活度(數量頻次限制、起訂量、訂單修改)等。

成本結構是指前臺業務成本,包括貨的採購成本、倉儲物流成本、訂單履約成本。

現金水平是指所需要的運營資金水平,最簡化的定義就是貨的庫存佔款+應收賬款-應付賬款。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從每一個單一維度來看,三個維度都有各自的最優方向,客戶越滿意越好,成本越低越好,現金佔用越少越好。但現實中,短期內這三個維度之間互相影響,甚至互相排斥。

比如我們為了降低採購成本需要往上游尋找供應商,但越往上游採購就需要更早的訂單前置,同時上游的單筆採購要求的商品數量往往較大,這些都會增加我們的平均庫存水平和資金佔用。

為了提升客戶體驗,我們需要豐富的產品類型、數量、差異性和可得性,這會增加我們的備貨庫存,同時更多的產品類型和差異性也會增加採購、倉儲物流、訂單履約的複雜性和成本。

為了降低資金佔用,我們需要減少庫存,下游縮短付款時間,上游拉長付款時間。那麼客戶體驗就會遇到挑戰,採購的成本會有所上升。

因此在短期內我們需要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發展階段、市場條件和競爭態勢平衡這三個維度的選擇。

客戶體驗影響公司的收入,成本結構決定了公司的業務成本,二者之差就是公司的經營性利潤,而除以現金水平就得到了營運資金的投入產出率。三個維度各自的優化會導致營運資金回報率的變大。因此,供應鏈管理“控貨”的中長期的統一方向是營運資金回報率的“最大化”。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在供應鏈的成本結構中,庫存成本是最主要的成本,也是品牌方、分銷商、零售商“最頭疼”的成本。隨著供應鏈信息的在線化、數據化和智能化,信息的流動、共享和決策支持將有望大幅優化庫存,讓正確數量的庫存出現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

回到直播帶貨環節,對於頭部主播來說本身對選品要求奇高,他們依靠自己的流量優勢倒逼供應鏈以及甲方滿足其要求,產品剛需、好賣,價格最低,必須籤保價協議,潛在客群必須完全符合人設,購買理由必須簡單直接明確經得住推敲,不然不賣。

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商品可能都賣不好。

頭部主播的流量+開掛一樣的商品+精心設計過的場景+用戶心理分析,這些東西疊加在一起,刷出什麼恐怖數字都有可能。

這不是主播單方的力量,而是一整套活動運營+供應鏈管理的爆發力。

數字能夠再造數字,流量能夠再造流量,這種依靠供應鏈為自己做正向循環的模式非常有效。如果細心觀察你們就會發現,頭部主播們已經開始轉型做日用品了,因為單價不高,而利潤率高,剛需、有囤貨的價值(早晚會復購)。

因此,網紅+便宜+硬通貨才是核心競爭力。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為什麼供應鏈中需要持有庫存?

從客戶體驗的維度來看,客戶的需求總是多變的,難以準確預測。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產品的生命週期也越來越短,顧客需求和購買的歷史數據將不可用或者作用十分有限。激烈的同質化產品競爭也帶來了需求預測的難度,可能我們能預估整體市場對某一品類商品的需求,但是單一品牌單一sku就難以預測。另外對客戶訂單(履約交付產品的數量、質量、價格和時間)的不確定性也要求我們持有庫存。

從上游生產、採購和運輸的維度來看,我們需要有提前期進行訂單處理、產品的生產和運輸,產品補貨到位之前需要我們持有庫存。同時為了滿足大規模生產、大規模採購以降低採購成本,整車運輸以降低物流成本,我們會傾向於做大訂單,同時這也帶來了庫存的壓力。

更具挑戰性的是,由於終端需求信息的不透明,提前期等原因,需求在向供應鏈上游傳達的過程中,需求的變動程度會逐級放大。例如分銷商不瞭解終端客戶的需求,就只能根據下游零售商對他的採購訂單來進行需求預測和備貨,同時分銷商對上游採購也需要有提前期,因而分銷商對上游採購需求的波動性相比終端需求的波動性就會放大,進而給供應鏈整體帶來更大的庫存冗餘和資源浪費,這就是供應鏈中的“牛鞭效應”。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信息如何優化庫存,減弱牛鞭效應?

更懂你的客戶:除了依賴歷史的需求銷售數據和傳統的市場研究方法之外,我們現在可以通過客戶的線上、線下的用戶行為和數據畫像,在算法的幫助下提升對客戶的需求預測能力。另外,建立屬於自己的私域客戶,增加與客戶的互動也有利於我們洞察需求。

共享需求信息:有了客戶需求的洞察之後,將需求信息共享給供應鏈的各個節點,減少信息不對稱性,將能有效減弱牛鞭效應。

主動影響客戶需求:雖然客戶的需求多變,難以捉摸,但我們依然能有主動控制的部分。以價格為例,無規律的打折促銷,會直接帶來需求的較大波動。穩定的價格預期和規律性的促銷策略將會形成更加穩定的需求預期。另外,通過預售、拼團、訂閱等手段,可以提前鎖定相對確定性的客戶需求。

縮短提前期:提前期可以拆分為兩部分,信息提前期(訂單處理和採購決策)和訂貨提前期(產品的生產和運輸)。通過供應鏈各節點的互聯互通(EDI 電子數據交換、SRM 供應商管理系統等)以及數據支撐的智能採購決策,可以極大地縮短信息提前期。智能製造和智慧物流的發展以及彼此間的銜接將會有效壓縮訂貨提前期。

減小訂單規模:產能的在線化、智能化,生產技術的進步帶來了低成本小規模生產的可能性。生產運輸的分段處理,延遲產品的差異,也使得低成本小訂單成為可能。另外物流基礎設施的不斷髮展和市場競爭,降低了全行業的成本,各類倉幹配的線上交易平臺也使得拼單、協同變得容易。

共享庫存: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庫存體系,前店後倉的零售體系,同一節點(零售門店間、分銷商間等)的庫存調撥體系,供應商持有庫存的虛擬庫存安排等都能有效降低庫存成本,削弱牛鞭效應。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信息的共享和激勵

信息要發揮上述作用,基礎是信息的在線化和數據化,核心是信息的流動和共享。一般來說,供應鏈的鏈主(品牌方,大供應商)往往能夠獲得信息共享的最大利益,會有動力推動信息的在線化、數據化和共享,但需要考慮的是,其庫存優化節約的成本也需要進行利益的分配,以保障供應鏈各方的持續參與。

商業活動中最重要的就是現金流,只要維持現金流不斷,盤子圓滾越大,其實賺不賺錢不重要的,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完全可以將生意越做越大。當然,蟹券不發貨這種資金盤遊戲還是不要玩兒了,容易被槓到蛋。

去庫存清倉大甩賣

甲方一些本來就賣不出去的貨品,或者是用來抵債的貨物,成本忽略不計,靠網紅把這些東西賣出去,理論上收回的每一分錢都是賺到。

因此,網紅帶貨也可以稱為互聯網+直播+電視購物+拆遷清倉,簡稱直播拆遷。

頭部主播們佔據著這個行業80%以上的流量和利潤,但絕大多數甲方是沒有能力跟頭部主播合作的,因為頭部流量設置的門檻兒都比較高,會對你百般挑剔。

因此,明星帶貨容易翻車就可以理解了。而這也為流量造假、甲方乙方黑吃黑提供了可操作空間。直播帶貨MCN們通過捏造數據幫助主播完成冷啟動,通常會以實習或者兼職的名義招收一些在校大學生。

逃離李佳琦,網紅直播帶貨堪比電視購物,人貨場要義解析

MCN一口氣簽下一大堆學生,然後在出租屋裡開始直播,開始是陪聊,然後開始嘗試帶貨。幾個月換一批,像篩子一樣篩選出一批有鏡頭感、會來事兒的年輕人,最後進行重點“培養”。培養的主要目標就是為這些年輕人捏造假數據,包裝一下再去吸引甲方。如果進展順利,3到6月就能產生一名合格的帶貨主播,進入正向循環。即便進展不順利也沒關係,收點甲方的智商稅也是極好的。

現在平臺管理趨嚴,行業整體不景氣,刷單和做數據的產業鏈也開始打折推銷了,但是架不住很多甲方十分迷信網紅帶貨,或許沒有被教育過的人生不完美吧。

在經過幾輪洗禮後,每個甲方都會列出一個黑名單,但是這東西沒啥用。因為即使沒有割到甲方,MCN公司也不虧的,因為還可以用形象有瑕疵來騙女大學生們去整容,去貸整容貸,他們還能吃貸款公司的提成和整形醫院的回扣,再不濟欠工資嘛。

好了,今天不能再說了,這個魔幻的世界絢爛又精彩,等你去發現。畢竟,自古套路得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