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打新債都玩了幾次了,你告訴我不知道什麼是可轉債?

有一款“投資門檻為0,幾乎百分百正收益,收益率有10%-20%”的投資——沒錯,就是打新債。

但是老孃舅一路看過來,不管打沒打中,大家的積極性是有了,但結果對自己打中的到底是什麼債卻不甚了了,這豈有此理?

首先,打新債的那個“債”,指的是可轉債。

今天就讓老孃舅來好好說說,可轉債那回事——

科普|打新債都玩了幾次了,你告訴我不知道什麼是可轉債?


什麼是可轉債?

可轉債其實是債券的一種。

與普通常見的債券相比,可轉債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既具有債權性又有股權性。作為債券,有規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資者可到期後坐享穩定的收益。它也可作為股票,在A股市場上進行交易。可轉債的持有人可以按約定條件將債券轉換成股票。

股市不如意的時候,就當他是債券,賺取“穩穩的幸福”。

若有幸遇上牛市,轉換成股票可博取高收益。

可謂進可攻,退可守。風險有限,但收益無限的投資品種。

科普|打新債都玩了幾次了,你告訴我不知道什麼是可轉債?


為什麼可轉債幾乎穩賺不賠?

這是因為,除了如股災等個別極端市場情況,可轉債約定的轉股價一般低於公司的股票價格。對於所有可轉債發行公司,他的終極目標都是消滅可轉債,把債主變成股東!

想想,你持有債券,那對企業來說就是一筆負債,你就是企業的債權人。然而,如果投資者將債券轉換成了股票,那可就是一條船上的人了!當然,錢也不用還了。

再想想,假如公司股票是10元/股,而調股價為11元。那別說你了,就算是傻子也不會把手上債券轉換成股票。所以,為了鼓勵大家把債券轉換成股票,企業的殺手鐧就是:下調轉股價,讓轉股價低於股票價格,那大家自然就有了轉股的動力。

科普|打新債都玩了幾次了,你告訴我不知道什麼是可轉債?

2004年招商銀行發行可轉債,當時市場處於長熊末期,沒人轉股。招商銀行一邊通過不斷分紅,一邊主動下調轉股價,最終轉股價從9.34元一直調整到4.42元,結果趕上2006年一個小牛市,馬上股價衝破4.42元的130%,促成可轉債持有人紛紛轉股,輕輕鬆鬆把65億元的債主變成股東,黃金白銀落袋為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