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山東淄博高青縣:歷史與神話並行的太公文化

《封神演義》是明代作家許仲琳所著的神魔小說,姜太公,就是生活在這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民間傳說和小說、電視劇中,姜太公有著139歲的壽齡,他渭水垂釣,72歲出山,扶周滅商,大封諸神,在更多人的心目中,他是一個能夠呼風喚雨的神仙,受到歷代人民的敬仰,將其比作智神、武神。但是,在歷史上,關於姜太公的歷史資料太少,太公是否真有其人,一直是一團迷霧。

傳統文化|山東淄博高青縣:歷史與神話並行的太公文化

姜太公像

2008年,在南水北調工程施工前的考古勘探中,考古人員在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花溝鎮陳莊村,發現一處西周城池遺址,發掘出土了甲字形貴族大墓、祭天的神壇,駟馬戰車、水井,以及大量青銅禮器和刻有卜辭的獸骨。青銅器上刻有大量銘文,銘文中出現了“齊公”兩個字。陳莊西周文化遺址以其巨大的文化承載量,被列入2009年中國社科院十大考古發現和國家文物局六大考古新發現。中國社科院考古專家許宏先生對陳莊西周文化遺址的評價是“齊國定都臨淄,是距周初始封近200年之後的事,始封地與早期都城在哪兒,文化面貌和禮樂制度如何,都是霧裡看花。陳莊遺址高規格的遺存集中出土,使人有理由把它們與齊國早期權力中心的活動聯繫在一起考慮。”山東省古文字研究會原理事長王恩田先生認為“環丘與晏嬰‘先君太公築營之丘’之營丘的記載相符。”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先生認為“‘太公’即姜太公。這次考古不只是對研究山東的歷史有幫助,對中國的歷史研究也有很大意義。”北京大學考古系原主任李伯謙先生認為“青銅器中的‘齊公’,即是文獻記載封於營丘的姜太公,是齊國的第一代君王。兩座帶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將揭開齊國開國的秘密,復原山東商周之際這段撲朔迷離的歷史。”

傳統文化|山東淄博高青縣:歷史與神話並行的太公文化

位於山東淄博高青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莊——唐口遺址

姜太公,姜姓,呂氏,名尚,號飛熊,生於山東沿海。為西周初期四代帝王師,被周武王尊稱為“師尚父”,為興周滅商和穩固西周政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周武王平定商紂後,把齊國封賞給姜太公。姜太公順著濟水從中原地區來到今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陳莊這片土地開邦建國,定都營丘。

太公到本地後,見這裡水草豐美但地多瀉滷,並不適宜耕作,但東近大海,有海產之豐,內有濟水航運之利,適宜商工之業,便利用這些特殊的自然條件,修明政事,順其風俗,簡化禮儀,尊賢尚功,開放商工之業,發展漁業、鹽業,經濟迅速發展,四方人民多歸附齊國,齊成為大國。太公一生文治武功冠蓋天下,還留下了《太公陰符》《六韜》等兵學著作,他的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傳統文化|山東淄博高青縣:歷史與神話並行的太公文化

山東淄博高青陳莊——唐口西周遺址


傳統文化|山東淄博高青縣:歷史與神話並行的太公文化

山東淄博高青陳莊——唐口西周遺址


傳統文化|山東淄博高青縣:歷史與神話並行的太公文化

山東淄博高青陳莊——唐口西周遺址

周康王六年,姜太公去世。姜太公的長子丁公呂,繼位。丁公死,太公的次子乙公得繼位。其後代癸公慈母、哀公不辰又相繼繼位。後紀侯向周王誣陷哀公,周王用大鼎將其煮死。周王立哀公的弟弟靜為齊君,就是胡公。胡公遷都於薄姑,齊國首都在今山東淄博高青地存在了百餘年之後,遷離他處。此時正當周夷王在位。哀公同母少弟山怨恨胡公,就與自己黨徒帶領營丘人襲擊殺死胡公自立為齊君,就是獻公。獻公元年,全部驅逐胡公諸子,藉機把國都從薄姑遷到臨淄。

齊桓公將這一帶闢為園囿。同時代長狄人曾在這裡建鄋瞞國。

齊景公有馬千駟,因此將這裡更名為千乘。同時代孔子到這裡,留下《狄水歌》,見於史籍。幹乘後更名樂安,此地為齊國名將田書封邑樂安地,因此為其孫兵聖刊武故里。

戰國末期“義不帝秦”的魯仲連晚年隱居於此,其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傳統文化|山東淄博高青縣:歷史與神話並行的太公文化

山東淄博高青陳莊——唐口西周遺址出土的“豐”青銅觥


傳統文化|山東淄博高青縣:歷史與神話並行的太公文化

觸摸歷史印記 感悟古遠文化


傳統文化|山東淄博高青縣:歷史與神話並行的太公文化

山東淄博高青陳莊——唐口西周遺址一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