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丨華為估值1.3萬億美金世界第一?低了還是高了?

華為估值13000億美元上了熱搜。13000億美元什麼概念?合人民幣9.18萬億。

這個數字,一定讓很多人瞠目結舌,因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蘋果才1.1萬億美元,阿里加上騰訊一共才8500億美元左右,如果華為估值1.3萬億美元,意味著比蘋果多2000億美元,相當於3個阿里。

那麼,這個數字怎麼來的呢?10月26日,在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介紹全球信息和通信領域企業市值排名,前10家中美國有6家,中國有華為、阿里和騰訊,最後一家是三星。華為沒上市,但評估市值是13000億美元,世界第一。

原創丨華為估值1.3萬億美金世界第一?低了還是高了?

視頻截圖

對於13000億美元這個數字,必然會引發爭議,因為這個數字太大了。按照資本市場正常的營收和利潤估值,華為今年前三季度營收是6108億人民幣,全年預計會達到或接近8500億的水平,約1200億美元。華為由於每年都有巨大的科技投入,所以淨利潤率較低,只有8.7%,計算全年大約740億人民幣,約合105億美元。

反觀全球市值第一的蘋果公司,2018年營收高達2655.95億美元,而總的淨利潤也是高達595.31億美元,華為無論營收還是利潤與蘋果都還有巨大差距,按照現在華為每年20%至30%的速度追趕,也還要幾年時間。甚至,哪怕華為營收追上了蘋果,利潤與蘋果現在的利潤水平也會有較大差距。

因此,如果單純按照營收利潤來估值,毫無疑問華為距離13000億美元是遠遠不夠的。

但是,資本市場對企業的估值從來都不完全是按照營收和利潤來估值的。以特斯拉為例,每年都虧幾個億美元,2018年營收雖達214.6億美元,但差不多也虧了近10億美元,特斯拉的市值卻是近580億美元。特斯拉虧損為啥估值還那麼高?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它的科技含量及未來盈利預期支撐其估值。所以,華為完全按營收和利潤來估值,顯然是不科學的。

那麼,倪光南院士將華為估值1.3萬億美元到底合不合理呢?

首先,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不知道倪光南院士的這個估值到底是隨口說說還是有所依據,不好對此進行直接點評。但是,佔豪認為,華為的估值還是可以掰扯討論一下的,否則對於像華為這樣永遠都不會上市的公司而言,可能永遠都無法有一個粗略的市場價值認識。

首先,我們來看華為的三大業務模塊:運營商業務、消費者業務和企業業務。這三大板塊的增速都非常快,運營商業務是華為的基礎業務,2011-2018年複合增長率為9%;消費者業務是華為目前最大的業務,複合增長率為35%;企業業務是華為增長最快的業務,複合增長率為37%。

這三大業務當中,運營商業務華為全球市場佔有率世界第一,華為技術世界第一,華為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5G技術而且遙遙領先。這樣的一個業務模塊估值應該多少?

考慮到其市場份額基本相當於第二名的諾基亞和愛立信的總和,再考慮到華為在5G領域的獨家領先地位,華為運營商業務的市值至少應該是諾基亞與愛立信兩者市值的兩倍,考慮到後兩者市值共500億美元,華為這部分市值應該達到1000億美元水平。


華為的智能終端應該可以分為智能終端業務和芯片業務,其中智能終端業務已經超過蘋果的市場份額,並且在高端手機中市場份額增長速度很快。不過,考慮到華為智能終端2019年預計營收才650億美元,這一數字與蘋果2018年營收2655.95億美元相比只有四分之一,而且利潤率遠遠低於蘋果。在這種情況下,華為這部分的估值頂多只有蘋果的四分之一,這還是要充分考慮華為市場份額的增長。蘋果1.1萬億的四分之一相當於2750億美元。當然,如果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能夠在未來兩三年佔領市場,那麼華為手機有可能成為世界市場份額的第一,營收也可能進一步爆發,同時再結合會在5G領域的絕對優勢,華為市值未來兩三年甚至可能實現翻倍。不過,那是後話,就當前而言,華為智能終端業務,估值2750億美元絕對是合理估值。

華為還擁有很強的芯片業務,特別是在5G芯片和智能芯片方面全球領先,因此華為的芯片業務與博通、高通的市值應該不相上下,考慮在兩者市值都在千億美元左右,那麼華為這部分業務應該也可以估值1000億美元。

華為的企業業務收入大約有650億人民幣,這部分業務增速高達37%,未來會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不過,考慮到營收和利潤,這部分業務現在非要給個估值,300億美元差不多了。

這些業務合起來,華為的估值應該是在約5000億美元的水平。因此,在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如果單純按上述邏輯計算,華為的估值是5000億美元的水平。

但是,華為與其他企業有本質不同,其最大的不同有5點:

一、華為擁有獨門技術,在5G領域遙遙領先,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認為這部分可以為華為的市值加成20%。

二、華為擁有通信基礎設施、消費者和企業業務全產業鏈業務,這三大相互關聯的業務鏈條未來會迸發巨大能量,也可以加成20%。

三、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單一市場和第一大潛力市場,華為不但在中國乃至全球都業務領先,這部分可為華為加成20%。

四、華為擁有全球所有公司中最為龐大的科學家與研發團隊,未來華為的後勁完全不是其他公司可以比擬的,這部分可為華為加成20%。

五、美國傾舉國之力圍剿華為無法阻擋華為高速成長,這給華為所帶來的聲譽是華為用10年乃至20年時間可能都無法得到的,但是現在特朗普賦予給了華為,所以華為的巨大名聲為華為賦能加成20%沒問題。

5次加成,5000億美元的市值可以溢價為10000億美元的市值應該沒有問題,所以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認為,說華為1.3萬億美元市值如果按上述邏輯評判可能高了,但華為萬億美元左右的市值水平應該是客觀的。如此一來,哪怕華為現在估值不是全球第一的公司,那麼兩三年後也應該是的。

然而,在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看來,華為在兩個維度上的價值絕對非全球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比擬:

一、華為對中華民族的戰略價值。美國圍堵中國,中國為何能夠如此堅挺,在科技領域華為的堅挺給國家奠定了強硬的底氣。華為在5G領域的獨門絕技,實際上破解了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圍剿。對於這樣的公司,多少市值都不為過,完全不是萬億美元所能衡量的。

二、任正非老爺子,要把華為打造成匯通天下人才的平臺,要匯聚天下之智為我所用。這種連接,不僅僅可以大幅提升中國的競爭力,實際上更是通過高效彙集天下智慧而實現了人類科技快速進步。這種胸懷與格局下的華為,如何能簡單用經濟價值來計算?

另外,我們討論這麼多,但對於華為來說卻是毫無意義的,因為華為決不允許資本介入,絕不可能出讓股權給華為公司以外的人,所以估值多少與華為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華為永遠不可能有市值!華為的管理模式,就是中國共產黨管理國家的模式,這種模式下的如此牛的企業,你如何用市值來衡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