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髮妻奮鬥20年成香港鉅富,妻子不幸遇難後,轉身娶了妻妹

提起邱德根老先生,人們第一反應必然想到“亞視”。

他是香港華人圈內能同“廣東闊佬”對壘的“上海闊佬”,坐擁幾十億資產。只可惜這樣一代英豪家中的故事,也不讓他省心。

和髮妻奮鬥20年成香港鉅富,妻子不幸遇難後,轉身娶了妻妹

1924年,他出生於一個貧苦家庭,此時的中國正是水深火熱的階段,家中一窮二白,他只能通過自己的力氣討飯吃。

但幸運的是,邱德根有著一個平常人所沒有的好腦子,在別人悶頭苦幹的時候,他已經找到了發家致富的門路。

在一次又一次吃苦之後,邱德根決心自己創業,也就是在這個階段,他與戀愛多年的女友裘錦秋結婚,兩個人互相幫襯,走上了放映影視劇的創業之路。

裘錦秋在商業頭腦方面絲毫不遜於丈夫,她將自己的嫁妝全數交給丈夫,兩個人先是開辦錢莊積累本錢,之後又買下多家戲院,在影視行業打出了自己的名號。

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他們又瞅準實際,接辦荔園,徹底擁有了自己的產業。他們夫妻一起奮鬥了20年,終於苦盡甘來,一躍成了香港鉅富。

和髮妻奮鬥20年成香港鉅富,妻子不幸遇難後,轉身娶了妻妹

然而,命運總喜歡開玩笑。就是在夫妻二人創業活動進行如火如荼的過程中,意外發生了。夫妻二人搞影劇業起家,在酒店、銀行和地產業功成名就,自然也需要四處談生意。

1964年6月20日,臺灣一民航機失事,機上五十三人全喪生,其中就包括邱德根的妻子裘錦秋,還有他們的生意合夥人。

邱德根為了紀念妻子,專門為其創建了裘錦秋學校。

和髮妻奮鬥20年成香港鉅富,妻子不幸遇難後,轉身娶了妻妹

家中沒有了賢內助,五個孩子又正年幼,一心忙於工作的邱德根根本沒有時間來照看孩子。

在這種情況下,裘錦秋的妹妹裘錦蘭不忍心自己的侄子侄女無人照看,便主動搬到了姐夫家中,替自己的姐姐照顧起孩子來。

錦蘭畢竟是孩子們的小姨,這個家庭在她的參與下又重新有了一些活力。邱德根見妻妹體貼善良,於是乾脆直接將她娶回了家。

和姐姐全然不同,錦蘭是個居家小女人,沒有半點兒商業頭腦。不過在她的打理下,這個家也算是重新變得井井有條起來。

沒了家庭裡面的後顧之憂,邱德根在事業上是混得風生水起。到了晚年,60歲高齡的他依然不罷休,又殺回影劇業繼續發展。

和髮妻奮鬥20年成香港鉅富,妻子不幸遇難後,轉身娶了妻妹

家中的子女們反對他再搞影視業,認為他年事已高,本身就有了一部分家底,再加上他現在審美已經跟不上大眾,是很難再重新混出一片天地的。

可邱德根偏不信這個邪,他是一個根本閒不下來的人,之後收購了香港電視臺,將其更名為亞洲電視臺,自任董事會主席,重新開始研究那個時代的娛樂化影視,跟當時香港紅紅火火的無線對起陣來。

邱德根重金聘請影視界名人負責節目製作,一心追求節目質量,同時又把握好當時功夫片這一商機,就以大拍功夫電視劇作為開端,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英雄人物都是出自於此。

這股功夫風潮可不止流行於香港,它幾乎是席捲了整個亞洲,還以此直接推動了中國功夫的保護傳播,就這樣,“亞視”一炮打紅。

之後,他們繼續紮根於歷史文化主題,再次產出了不少屬於我們童年時期的經典。

和髮妻奮鬥20年成香港鉅富,妻子不幸遇難後,轉身娶了妻妹

雖然事業上紅紅火火,但是常年不問家庭的邱德根和孩子的關係並不怎麼友好。他在家庭教育這一方面做得可謂是相當失敗。

在他晚年之時,幾個子女甚至為了剩下的遺產而大打出手。他臥病在床身邊都沒有孩子服侍照顧,去世的時候也是獨自一人,這實在是讓人心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