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發展三季度庫存增加,銷量下滑,營收淨利依然雙增

29日雙匯發展公佈三季度報表,在庫存增加,銷量下滑情況下,雙匯發展加大海外豬肉進口,平滑肉製品成本,在營收淨利方面都獲得較大增長。

雙匯發展三季度庫存增加,銷量下滑,營收淨利依然雙增

雙匯發展2019年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累計實現營收419.68億元,同比增長了14.99%;實現淨利潤39.43億元,同比增長7.86%。就單季來看,雙匯發展在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65.53億元,同比增長28.51;實現淨利潤15.44億元,同比增長23.88%,基本每股收益為0.47元。

受雙匯業績提振影響,10月29日股價漲停,10月30日,股價一度飆升逾7%達到30.9元/股,創歷史新高。

雙匯發展稱,在國內生豬價格不斷攀升的背景下,公司在第三季度實現較好利潤增長,主要是公司在報告期內加大了海外豬肉進口,平滑了肉製品成本,同時在凍肉銷售方面實現較大盈利。

業績喜人的背後,其實也暗含著一些不利因素。雙匯發展公告顯示,年初至報告期末,除了產品銷量連續兩個季度下滑、現金流減少近三成,其生豬屠宰量也逐季下滑,平均每季減少近百萬頭。

雙匯面臨的第一個不利因素在“殺豬”上。今年以來,雙匯發展的生豬屠宰量逐季減少,其鮮凍肉及肉製品外銷規模也較去年出現明顯的下滑。雙匯發展公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雙匯發展屠宰生豬472.7萬頭,較2018年同期上升了20.71%;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雙匯發展屠宰生豬規模下滑至385.09萬頭和269.21萬頭。連續兩個季度,分別下滑了87.61萬頭和115.88萬頭。總體來看,前三季度,雙匯發展累計殺豬規模為1127萬頭,較上年同期下滑了6.35%。

第二個不利因素是與之相對應的鮮凍肉及肉製品外銷量的變化。2018年第一季度、中報和第三季度,雙匯發展的鮮凍肉和肉製品外銷規模分別為74.28萬噸、155.19萬噸和236.19萬噸,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了5.85%、6.65%和3.66%。而到了2019年,對應三個報告期的銷售規模分別為75.4萬噸、152.91萬噸和233.65萬噸,同比增長比例分別為1.52%、-1.47%和-1.08%。對比發現,今年以來,雙匯發展鮮凍肉及肉製品銷售數量已經開始有所下滑。

此外,雙匯發展也面臨著第三個不穩定因素:豬價。農業農村部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生豬均價約為13.31元/公斤,而到三季度,全國生豬均價已經漲至約21.79元/公斤,漲幅達到63.59%。為了應對原材料成本上漲,公司從去年年底逐漸提高出廠價,年內產品歷經五次提價,累積提價幅度已經達10%以上。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雙匯發展的營收分別為119.74億元和165.53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12.79億元和15.44億元,可見生豬價格上漲對雙匯發展淨利潤的影響可見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豬肉價格持續高位的趨勢,雙匯發展也採取了增加庫存商品及肉制原材料。截至三季度末,雙匯發展存貨價值規模為77.61億元,第一季度的42.45億元大幅增長了82.82%,較第二季度末的72.04億元小幅增長約5.57億元。

實際上,增加庫存還消耗了雙匯發展不少的現金。雙匯發展三季度報顯示,報告期內,雙匯發展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6.84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了32.13%,主要系庫存增加較多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