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力量將成醫養結合“主力軍”五種方式構築醫養結合全模式

社會力量將成醫養結合“主力軍”五種方式構築醫養結合全模式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崔笑天 北京報道

中國的老齡化正在席捲而來,老人的醫療需求與養老需求日益強烈。

但是,目前很多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互相獨立,養老院不方便就醫,醫院裡又不養病人,為老人造成了困難,“醫養結合”這種新模式由此誕生,它銜接了“醫療”與“養老”,從而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10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依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的部署,《意見》從5個方面提出15項政策措施,力爭解決近年來各方反映較多的制約醫養結合發展的堵點、難點問題。這5個方面包括強化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銜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優化保障政策,加強隊伍建設。

據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介紹,截至今年10月,全國共有近4000家醫養結合機構,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建立簽約合作關係的有25000多對。全國養老院以不同形式,提供醫療服務的比例達90%以上。

據瞭解,社會資本將成為推進醫養結合的“主力軍”。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分會副秘書長陳林海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社會資本去做醫養結合,有內在的動力,也有外部的客觀需求,國家政策也一直在鼓勵。如果能夠真正調動這些社會力量與資源,中國未來醫養結合層面上的供給就會迅速的上量。

支付能力弱、運營成本高亟待解決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全國老齡辦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49億人,佔總人口的比例為17.9%。

養老漸漸成為剛需,但現在很多社會辦養老機構的空置率卻很高,究其原因,是養老行業的地板太高、天花板卻太低。一方面,大部分老人的退休金並不高,無法負擔很多一線城市養老機構月均5000-10000元的費用;另一方面,養老機構日常的運營成本,比如土地、建築、人工等都很高昂,收費太低無法存活,因此產生了巨大的落差。

醫養結合行業要發展,國家一是需要提高老人的支付能力,二是需要為醫養結合機構的運營降低成本。

為了提高老人的支付能力,從2016年起,全國多地已推開長期照護險試點,長護險的概念自日本引進,日本稱介護險,以40歲以上的國民為對象,強制參保。當國民入住養老機構時可以享受護理服務,並報銷大部分養老費用。介護險將老人的健康情況分為7個評級,分級給予相應的照料。

目前,以上海為例,通過長護險評估的人群可獲得每週3-7次上門服務,每小時收費40-80元,其中個人自費10%,剩下90%由基金支付。陳林海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長護險能解決現在很多醫養結合的問題。比如,很多醫養結合機構是通過住院走醫保報銷來減少老人的經濟負擔,但其實是存在過度診療的問題的,邊界不清、概念模糊,切分了醫保的蛋糕。因為這些老人享受的大部分並不是醫療服務,而是精神慰藉與日常照料。長護險這種模式緩解了醫保基金的壓力,明晰了醫療服務與養老服務的邊界。

除國家試點外,商業保險公司也在試水長護險。2017年2月,國家出臺文件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商業性長護險產品。截至今年8月,我國共有22家保險公司開展長護險業務,在售產品為94個。

有了支付方,政府又該如何為社會辦醫養結合機構降低成本?陳林海表示,政府需要加大支持力度並出臺相應的政策。以物業空間為例,在現有的市場形式下,如果這些機構完全通過市場化去租房成本太高。一方面,政府需要在土地方面給社會辦醫養結合機構很多新的政策,比如土地劃撥、無償或低償使用、過渡期政策等等,來降低它在物理空間上的成本;另一方面,社會辦醫養結合機構可以通過一些政府的平臺公司去把政府手上存量的物業,大型國企閒置的物業盤活。這些措施都在本次12部委發佈的《意見》中有所體現。

社會力量醫養轉型更具動力

除了支付與成本的矛盾,醫養結合還面臨另一大問題——護理人員的數量與質量不足。目前,很多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其實招的是護工,類似於家政服務人員,主要做一些生活的料理與家務勞動,醫療及護理技能嚴重缺失,導致服務過程中存在風險。但是,如果這些養老機構去聘請專業的護士作為護理人員,讓他們去做老年服務,也存在資源浪費。

這就為廣大社會辦醫院轉型醫養結合機構帶來了優勢與空間。陳林海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目前大部分社會辦醫院的人員素質處於中游,與公立醫院相比成本較低,去做養老能力轉化沒有問題,產生效益更大。而對於老人來講,這些護理員是專業護士,他會給我量血壓、喂藥,會做清痰、打針、急救,懂得防護老人噎住、摔傷,讓他們更放心。”

陳林海表示,社會辦醫院對於醫養結合的轉型,比公立醫院更有動力。對公立醫院來說,首先需要把床位留給重症患者,他們的床效比、日均收入高於社會辦醫院,沒有動力去做醫養結合。而從國家的角度看,公立醫院本身還承擔了疑難雜症診治的社會責任,用這些資源去做養老會產生資源浪費。

但是,很多社會辦醫院,比如一些轉型的二級醫院,它的專業能力不上不下,向上很難跟公立醫院去競爭,向下又不願去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它們轉型的方向一是專科醫院,二就是養老。以這些社會辦醫院的設備與人才去幹養老是綽綽有餘的,一名護士長帶幾個助理就很好管理。

“這些社會辦醫院是被迫轉型,還有一類是新生的社會辦醫院,資本與其關注腫瘤等對技術要求高的領域,不如關注養老與康復,與現有的醫療供給體系匹配,去尋求自己的差異化生存空間。當醫療與養老結合,一是醫療可以帶動很大數量的養老床位,患者在醫療機構治療後,可以轉到養老體系進行休養;二是老年醫學、康復、慢病等學科,對設備、人才的要求相對低,投入相對少;三是醫養結合的未來市場空間很大,可以從日常的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發展到病後康復,再到臨終關懷,形成完善的全產業鏈佈局。”陳林海說。

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目前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分會正在積極助力社會辦醫院進行醫養結合方面的轉型。比如在前期的產業規劃與投資引導,使社會辦醫院通過養老迅速提高床位利用率、利用閒置資源平衡現金流、打造品牌。在中期,還會幫助社會辦醫養結合機構進行老年醫學、康復、全科醫學等學科建設,加快長期人才培養,以及對接技術及產業資源,對接海外機構,實現國際化。

構築全方位醫養結合模式

陳林海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在探索中,社會辦醫養結合機構逐漸形成了五種模式。

第一種是小規模、多機能的社區嵌入模式。這種模式從日本引進,目前在國內做的也不錯,比如優護萬家、匯晨養老。它主要的結構是,醫療部分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服務站的形式存在,養老部分面向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這部分老人對醫療的需求沒有那麼高,主要需要日常的照護、監測與初步的康復。小規模、多機能的特性使得醫養機構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空間,運營成本也會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第二種是康復醫院加養老院的模式,也是很多社會辦醫院轉型的方向。由於以二級綜合康復醫院作為依託,醫療資源的配置更高,這種醫養結合機構可以接收症狀更重的老人,包括臨終關懷的老人,老人的床位數量也更多,比如泰康的養老之家。

第三種是大型的養老綜合體模式,由一個三甲綜合醫院配套一個大型的養老社區,由於面積較大,一般在在近郊或者遠郊開辦,屬於全年齡段的養老,也有配套的養老住宅。目前政府、社會資本都在做這種模式的規劃與佈局,比如燕達的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

第四種是互聯網養老模式,基於互聯網讓老人在家也能享受到日常的健康監控與上門服務。目前,互聯網醫療日益發展,網上覆診、開藥、慢病管理都成為可能,並與醫保對接,因此互聯網提供的養老服務也成為一種可行的模式,基於實體醫養結合機構向社區延伸。

第五種是旅居養老模式,在旅遊景區與城市遠郊較為常見,老人會過去做一些週期性的養老、療養。這些老人相對更有活力、經濟條件更好,因此這種模式的醫療配置大多與養生相關,比如抗衰、慢病調理與健康管理等等。

而在醫養結合的探索中,除了上文所述的支付模式不完善、運營成本高昂、護理人員缺口巨大外,仍有很多難點與堵點問題需要解決。

從政策層面來說,由於“醫”與“養”本身屬於兩個獨立的領域,結合起來之後,哪些行為屬於醫療,哪些屬於養老,邊界的劃分並不清晰,此外還存在多頭管理的問題,為運營者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從行業角度來說,目前中國還沒有形成標準的醫養結合的服務體系、理論架構與產品流程,這也導致“醫”與“養”兩套系統成為信息孤島。需要有一個跨界的團隊、跨學科的團隊共同來研發實踐,慢慢打通整個流程。

從金融角度來說,目前很多醫養結合機構通過會員制及押金的方式,實現資金前期的迴流。但相應的,國內在這方面的監管還不清晰。這些資金是什麼性質、如何進行有效監管、會不會化為非法集資?需要金融法規完善出一套完整的體系,既保證投資人能夠有很好的資金迴流,彌補前期投資的壓力,同時又能保障老人資金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