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結合“放管服”改革推動各項助企惠民政策落地見效

發改委:結合“放管服”改革推動各項助企惠民政策落地見效

中國發展網訊 據國新辦消息 3月23日,國新辦就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互聯網+”行動、促進“雙創”支持擴大就業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高杲指出,最近中央專門派出了復工復產調研組到各地調研,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深入實際,瞭解現在復工復產和前期政策在執行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幫助和協調地方、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

疫情爆發以來,為緩解疫情對廣大企業、社會群眾的影響,各有關部門和地方都迅速出臺了很多相關的優惠政策、扶持措施。發改委也瞭解到,有些地方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反映,有的政策要想享受到,手續、程序還很繁複,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一方面是與我們自身的工作有關,因為有些政策出得確實比較急,在實施細則上可能考慮不是太周到。另一方面,因為疫情期間,想要了解政策、申請支持的服務對象確實也是面廣量大。

高杲介紹,全國有1億多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這次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涉及到,疫情期間溝通不暢,很多不能見面,客觀上也影響了一些政策的實施。正是考慮到這些方面的因素,最近中央專門派出了復工復產調研組到各地調研,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深入實際,瞭解現在復工復產和前期政策在執行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幫助和協調地方、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從最近的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以及地方召開的新聞發佈會、新聞媒體的報道來看,現在政策在不斷完善和細化,目的就是要讓助企惠民的政策更好更快惠及廣大企業和群眾。

高杲舉例說,比如前段時間,很多地方對因為疫情影響來不及及時繳費用水、用電、用氣費用的,出臺了緩繳、欠繳政策,緩繳、欠繳但不斷供,這個政策非常受歡迎。但是有個別地方在出臺政策時沒有明確,緩繳期間收不收滯納金,很多基層的工作人員在辦理這些申請時就犯難了,到底是收還是不收,影響政策的效果。我們瞭解後,迅速提醒有關地方抓緊補充出臺了相關政策實施細則,明確在緩繳或欠繳期間免收滯納金,真正使這項政策落到了企業。我們在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問題導向很重要,這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下一步,針對現在整個形勢發展的變化、政策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完善和調整政策,結合“放管服”改革推動各項助企惠民政策落地見效。由於時間關係,高杲表示,下一步發改委能從以下三個方面下更大功夫。

一是簡化辦事手續。特別是梳理復工復產所需要的各種手續、程序、審批事項,對於法無據、不合理、不合時宜的要加快清理。確有必要的,要統一辦理標準,明確責任部門、辦理時限、所需申請材料等,防止出現層層加碼、互為前置、循環證明等現象,堅決制止以防控疫情為名擅自增設、變相設置行政許可等行為。

二是加快推動“一網通辦”。梳理一批與企業復工復產、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高頻事項,率先實現全程網辦。積極推動政務數據共享,進一步減免手續、簡化流程。特別是借鑑推廣一些地方好的經驗和做法,包括依託各級政務服務網、手機APP、微信等平臺,建立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專區專欄,公開發佈防控疫情期間企業可享受的優惠政策,儘可能做到簡潔易懂、清晰明瞭,方便企業和群眾。

三是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清理不合時宜的臨時管制措施和不合理的證明、收費等規定,特別是清查防控疫情期間出現的各類違規收費,嚴禁向企業收取復工復產保證金。鼓勵地方探索推廣“企業管家”、“企業服務包”等舉措,主動靠前服務,幫助企業做好復工復產用工、原材料、物流、資金等要素保障,促進企業儘快恢復正常經營,恢復和穩定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