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結合”文章 推動主題教育高質量有特色出成果——訪中共武寧縣委書記杜少華

九江新聞網訊(項軒 記者 姚星宇)武寧縣以連續第四年獲全省綜合考評先進縣為動力,推動主題教育高質量、有特色、出成果、走前列。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共武寧縣委書記杜少華。

記者:武寧對開展主題教育的總體要求是什麼?

杜少華:我們以強化政治擔當、從思想上的精準領悟爭取高站位,以把握工作重點、從行動上的精準操作爭取高質量,以加強黨的領導、從保障上的精準執行爭取高水準。一是與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精準對標對錶,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抓好穩步推進、濃厚氛圍、全面鋪開、分類指導。二是形式靈活接地氣,因人制宜採取不同形式,讓思想教育入腦入心。三是檢視問題、解決問題要求效果最大化,以“走心”姿態回應社會關切,辦好民生實事。四是做好“結合”文章,探索“武寧經驗”。最終使幹部受教育,從而推進全縣各項工作上臺階。

記者:武寧縣主題教育向“結合”要“武寧經驗”,具體做到哪幾方面的結合?

杜少華:我們上接“天線”下接地氣,重點做好三方面的結合。一是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堅決把總書記的殷切重託轉化為建設秀美富裕幸福的現代化山水武寧的實際成效。二是與落實中央“基層減負年”要求和武寧縣“以人民為中心深化作風建設”活動結合,將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貫穿全過程,真正把主題教育成果體現到全面從嚴治黨、改進作風、推動落實上來。三是與掃黑除惡、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結合,堅持政治導向和問題導向,聚焦群眾在此三個領域有強烈反映的熱點問題,推動切實解決。

記者:調研是做好結合、解決問題的關鍵,那麼武寧將如何抓緊這一關鍵?

杜少華:我們直插一線開展解剖麻雀式調研,以“四力”保障調研成效。用“眼力”選準題,緊貼縣情,重點圍繞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新型工業高質量發展、“放管服”改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信訪涉穩問題、基層宗教工作、礦山環境恢復治理、漁業管理、砂石市場和“黃賭毒”領域涉黑惡等開展實地調研。用“腳力”察實情,處級幹部要安排五天、五個點以上調研,科級幹部調研時間不少於三天、點不少於三個,以調研的廣泛性求得真實性。用“腦力”“筆力”尋良策,將調研成果交流碰撞的思想火花,轉化為推動工作的舉措,以釘釘子的精神抓好跟蹤落實。

當然,我們會把“改”貫穿主題教育始終,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隨時改,真正改,徹底改,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