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大工薪階層,是否與理財無緣,應該怎樣理財?

孫仁文


首先你要知道為什麼理財?理財可以讓你更早的實現財務自由,什麼是財務自由?就是你的被動收入和支出平衡!打個比方你一年的支出是10萬,通過理財你一年獲得的利息收入也是10萬,那你就實現財務自由了。不用再為了生活而工作,可以去做你喜歡的工作!

那如何去實現這10萬塊錢的被動收入?我在這裡不談那些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就說一年5個點的收益吧,這種程度現在是可以輕鬆組合獲得的,而且沒有風險。所以如果你的一年支出是10萬那麼要實現財務自由你需要200萬!作為工薪階層,如果你一年的收入存款有10萬在不理財的情況下你需要滿打滿算的攢20年!那怎麼樣把這個時間成本變短我列了一組數據

你把個月的收入組合投資,一年5%的收益15年的時候你就可以獲得200萬,這裡比不理財的人整整節省了5年的時間,而且後5年你還可以獲得118萬!同樣花20年的時間理財和不理財的人差了118.7萬!而且越到後面差別越大!你還敢說工薪階層不應該理財嗎?!





默小謙


怎麼說呢,我是覺得理財和投資是兩個概念,有時候我們是把這兩者搞混了。

理財的範圍要更廣,可以認為所有與錢有關的事情都是在理財有關的範疇,所以,理財跟財務目標有關,跟消費習慣有關,也跟賺錢能力有關,最後還跟對財務的管理有關。

歸根結底,理財的目標要更寬泛一些,是為了讓財富保值,然後讓生活質量提高。

而投資領域要更專業一些,對投資人的要求也會更高,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高收益。


所以,很多降理財的書,會說怎樣設計保險方案,或說家庭財富傳承,甚至還會講怎樣做個稅籌劃。也會說怎樣利用自己的優勢賺錢。當然,也少不了說做資產配置和簡單的投資。

而投資,通常是說股票交易,資產管理,分析公司基本面,或者分析市場趨勢。


普通工薪階層,肯定是需要做理財的,只不過是在不同的階段,要找到理財關注的重點。

比如,剛畢業的時候,重點培養的是對錢的觀念,養成消費習慣,而消費習慣其實也是生活習慣的呈現啦,還有就是培養賺錢的能力。

那成家立業後,就可以考慮家庭的基本資產配置,包括配備保險,購買一些可以保值、增值的金融產品。


康愉子


當然不是,作為工薪階層,照樣可以理財,理財不分錢多錢少,只要想理財都可以,考慮工薪階層,一般選擇穩健型理財產品。

工薪階層也可以理財

在我們的周圍總是有秉持著這樣的觀念,認為:

  • 理財是有錢人的專利

  • 有錢才有資格來談理財

  • 小錢,理了沒有意義

如果持有上述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哪怕我們每月滿足日常開銷後,只剩下幾百元也照樣可以理財。比如我們每月拿500元做一個定投,按年利率3.35%計算,在25年的“複利”下,本金和利息將會有24萬元,我們退休後又多了一筆養老錢,你還會說小錢理財沒有意義,或者工薪階層與理財無緣嗎?

選擇理財產品時應考慮因素

  • 對資金流動性需求

  • 對風險的承受能力

  • 所處的年齡階段

  • 家庭財富程度

  • 預期收益率

一般來說,工薪階層若是處於30-40這樣的年齡階段,一般家裡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可能還要還房貸等等,且本身家庭條件一般的話,這個時候我們對資金流動性需求是較大的,適合選擇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當然預期收益率自然也不會很高。這裡推薦購買貨幣型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短期智能銀行存款。

  1. 貨幣型基金

優點:隨存隨取,比較靈活,起購金額低,無申購費用,低風險,便於日常開銷使用。

缺點:收益率較低。例如,支付寶中的餘額寶目前七日年化收益率為2.374%、微信零錢通收益率為2.37%。

2.銀行理財產品

優點:收益率比貨幣型基金高,產品一般為中低風險,買賣無手續費。

缺點:需要有銀行的儲蓄卡,要在現場做風險評估後才能購買。有起購金額,一般至少為5萬元。

3.智能銀行存款

優點:收益率較銀行理財產品高,比如京東金融中的當日系列年利率都有3.9%,營口沿海銀行五年期為5.8%;手機上操作,開通電子銀行卡,比較方便;各種期限的種類較多,選擇性較多;起購金額低;靠檔計息,定活兩遍;

缺點:民營銀行,主要是線上的形式,線下網點少。

當然,本息也是有保障的,完全執行存款保險條例,50萬以內100%賠付的。

若是孩子慢慢長大成人,且經過工作,有一定的積蓄了,對風險的承認能力相對較高後,就可以選擇中高風險的理財產品了,比如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其收益相對會高一點,當然伴隨著風險也高一些。因為是工薪階層,平時也要工作,沒有太多時間去關注股票,所以不建議去購買股票。

所以,作為工薪階層,工資本就固定,也不是很高,我們要善於理財,從穩健性考慮,結合自身情況,可以選擇貨幣型基金、銀行理財、智能銀行存款、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等。


老鼠愛香油


作為工薪階層,還是其它各行各業的人們,只要你有理財的想法,在不影響自身家庭的情況下,都是可以進行理財來增加收入的,只是進行理財的金額有所不同。

理財是為了增加錢財的積累,而不是去想著怎樣搞投機,只有踏踏實實才能夠有效理財,所以,理財要先考慮風險的前提才能進入,只有相對安全了才想著賺錢。

理財也是須要技術的,只有你不斷的通過學習,掌握了理財的知識以後,後面你的理財過程中才不會犯錯,才可以從容的賺取理財給你帶來的收益。

理財千萬不能進入高風險的品種,比如股票、期貨和投資少回報高等等的品種,這些雖然也可以賺到錢,但是賺錢的幾率是非常小的,只有投資了相對安全的品種,才可能帶給你持續的回報,才會給你的資產增加積累,時間長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益。





琺菈劦


其實每個人都需要理財的。對於工薪階層,資金可以分為兩塊。一部分是流動資金,可以參與餘額寶,或者銀行活期寶。應付日常開銷。還有一塊是需要存起來的錢,也就是長期可能不用的錢,這時候可以去參與一些有自己能承受風險的產品。比如基金,基金在當前投資來說是比較適合的標的。選好的基金經理,很簡單,看他這幾年的收益情況,行情好的收益情況,行情差最多跌多少,長期投資。如果覺得還是風險好大,可以做基金定投,好的話一年15~20%的年化收益是可以拿到的。切忌不要去買p2p理財。可能血本無歸。


請叫我徐小花


不懂的情況下,不要接觸期貨,外匯。股票和基金要慎重,多學點理財知識,會讓你有基本的理財意識,不讓自己的錢被通貨膨脹吞噬掉。記住,理財不光是讓你的錢增長,還有是不讓你的錢損失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