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废一个孩子最隐蔽的方式:让他从小“心想事成”

看到一新闻,是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养废一个孩子最隐蔽的方式:让他从小“心想事成”

妈妈耗尽一生积蓄,凑30万给儿子结婚,婚期将近,儿子按女方要求找爸妈索要6万聘礼。

妈妈拿不出钱,哭着说:儿啊!你这是逼妈妈去死。

儿说:那你就去死吧!

妈妈纵身一跃,当场身亡。

30几岁的成年男子,理直气壮地吸着父母的血。

当父母已经为他倾其所有,竟还用冷漠的言语将父母逼上绝路。

这个新闻令人触目惊心,然而现实中,有无数的孩子,正在以一种隐蔽的方式,一步步长成案例中那个“儿子”的样子。

一、很多孩子,被父母的爱养废了

前几天,朋友带着3岁女儿来我家里玩。

她很喜欢我家的茶杯,于是摆弄起来,我刚想把杯子拿开,没想到杯子被摔碎了。

原以朋友会很尴尬的道歉,没想到他给女儿又拿来另一个茶杯。

我心里很不高兴,那是我去景德镇玩的时候,买的一套茶具,已经碎了一个,难道还要打碎第二个吗?

我只好硬着头皮说:这个小孩子 玩很危险,摔碎了会划伤手的。

朋友笑呵呵地对女儿说:这不听话的茶杯,真坏,怎么就不知道乖乖呆在妞妞的手里!

简直无语!

临走的时候,她女儿想把杯子带走,好说歹说不听劝,对妈妈拳脚相向,原以为朋友会借这个机会教育孩子,给她立规矩。

养废一个孩子最隐蔽的方式:让他从小“心想事成”

朋友却跟我商量说:孩子小,不懂事,要不你把这给她吧!反正已经打碎一个了,也不在乎这第二个。

天啊!怎么会有这么奇葩的母亲,满不在乎地说:你看看你这套茶具多钱,不会让你吃亏的!

这是钱的事儿吗?

作为父母,遇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想着教育子女,让孩子体会“爱而不得”“遗憾”“这个世界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情绪,而是一味地强迫别人满足自己孩子无理要求。

类似这样的现象很多,如果是独生子女,或者孩子的父母离婚,更是一味地满足和娇纵孩子。

我隔壁家的的孩子,父亲早年去世,爷爷奶奶,及其宠爱。

已经7岁多了,尿尿还要爷爷拿便盆,男孩经常在大庭广众下撒尿,每次爷爷都拍手叫好:尿的好,尿的好,我孙子真厉害。

一旦有人说三道四,他们就叹口气说:孩子可怜,没爸爸疼爱.....

因为某种原因,我们似乎更愿意偏袒接受境遇可怜的孩子,殊不知凡事顺着,换来的不是孩子的出息与感恩,而是无视父母,把他们的付出当成理所应当的恶果。

卢梭曾在《爱弥尔》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绝,对他的伤害,远远大过他不曾得到过满足的伤害。

这样的孩子如果想要什么不能如愿,就会十分愤怒,不是对别人生气,伤害别人,就是内心破碎,自我怀疑,甚至伤害自己。

比如,有的孩子想要玩具,爸妈没买,他就对着父母拳打脚踢;

在幼儿园里,有的孩子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一旦得不到满足,就恶语相向;

在娇纵、百依百顺、事事包办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早已丧失了独立能力。傻傻地以为只要哭闹,全世界都会跟着他转。

二、孩子成长的路上,都绕不开情绪和挫折

英国心理学说:父母真正成功的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明星陶虹就深知这一点。

有段时间,女儿每天都会忘记带作业。

她没有主动帮女儿记住,或直接给她装进书包,也没有呵斥孩子:“整天就知道玩!”

而是对女儿说:“做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要想想,要是再忘记带作业怎么办?”

女儿想了想说:“那就不能看电视。”

养废一个孩子最隐蔽的方式:让他从小“心想事成”

前三天,女儿还是忘带了。虽然妈妈没有批评自己,可是不能看电视真的太难受了啊!

第四天起,她再也没有忘记过带作业。

我有时候也在想,我很爱女儿,到底怎样才是真正的爱。

毫无原则地满足她?娇惯她?为了博她开心,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非不分?

这样的爱实在太狭隘,肤浅,更会害了她和我。

真正的爱应该是帮助孩子认识世界,发掘自己内在强大的力量,让他有足够的能力、勇气、信心和责任感,去对抗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

就比如我朋友的女儿想要带走杯子的时候,完全可以说:

这是阿姨家的,我们不能拿!

这个时候,因为得不到,孩子自然出现失望的情绪,心情不好,大吵大闹,甚至撒泼打滚。

朋友安慰:妈妈知道你很喜欢,但有些东西不是你想要就能有的,不过妈妈可以陪着你。

孩子也许会继续哭,但你的陪伴不会让他感到孤单和被抛弃,只是让她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哪怕撒泼打滚也不会是自己的。

在爱而不得的情绪里感受到挫折,在挫折中学会坚强,继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而不是一味耍横。

生活中,这种不经意的小事,累积起来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养废一个孩子最隐蔽的方式:让他从小“心想事成”

慢慢地,孩子会打破幼儿时期“自我为中心”的心态,逐渐走向成熟和独立。

活在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

人这一生,你总得经历些什么,失去些什么,才会成长。

接受自己的平凡,感受生命的无常,理解事物的缺憾,才不会因为生活的脱轨而沮丧,自暴自弃,甚至自伤。

我们的孩子,需要这样的体验和经历。

记住了,爱不要太满,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机会!

有什么想说、想问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小果君将及时为您回复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