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益3%-15% 一文看懂得養老理財產品

養老金,也是退休後日常生活的現金流。雖然社保中的五險一金已經包含養老保險。但是完全寄希望於社保是不現實的。

先來看看個人在退休後領取的社保養老金的金額,起決定因素的三個要素,即退休前養老金的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以及社會平均工資。從中可見,除了退休前養老金的累計繳費年限可以由自己做主,其他兩項個人完全沒有自主的餘地,也就是退休後領取的社保養老金的金額的和退休前職位高低和薪水多少並沒有直接關係。

據報道,預計我國社保養老金的替代率只能達到40%左右的水平。也就是說,如果退休前月入一萬,那退休後僅僅能拿到每月四千的生活費。所以說,僅僅靠國家養老金雖然可以維持退休生活,但是遠遠不能滿足退休生活。

目前,養老問題已經日益成為大家焦慮的根源。2007年有雜誌調查一線城市中產的理財焦慮情況,其中養老保障名列第7 。12年後再次進行同類調查,與養老有關的問題上榜前10名的更多了:醫療問題、攢多少錢才能退休、失業了怎麼辦?等等,統統成為一線城市中產的理財焦慮。

另外,據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發佈的《2018年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調研報告》有61.3%的人願意拿出財富20%做養老金的投資。可見,大家不僅越來越關注,而且越來越積極參與養老理財。

由於,我國各類型金融機構各出各的養老金融產品。所以對於用戶來說,選擇養老型金融產品就變得非常複雜,為此,為了簡單明瞭的看清各類型產品的特點,我彙總了各類型養老產品,見下表:

年收益3%-15%   一文看懂得養老理財產品

各類養老金融產品彙總

可以看到,四類養老產品各有特色。

從收益的角度來看,基金類的產品最高,但是高收益也意味著高風險,所以跌破淨值的情況還是會有發生。比如,國泰旗下的國泰金色年華股票型養老金產品,截至10月21日,本月的淨值增長率就為-2.81%,但其最近一年的淨值增長率達到了31.85%。

從期限看,保險和基金都比較靈活;銀行和信託產品還比較死板。從起投金額來看,基金產品最低,其次是保險產品,銀行類的一般類似於銀行理財產品也是5萬起投,信託產品就比較高了。從購買渠道上來說基金和保險、銀行都比較方便。

以上是四種產品的粗略比較,再仔細說說保險類養老產品和基金類養老產品。

目前市面上的保險類的養老產品中,包含兩種產品即:個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和稅延養老保險產品。上表中所列的是個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的情況。

之所以沒有將稅延養老保險產品加入上表,是因為目前該產品尚在試點,試點結果喜憂參半。

稅延養老保險產品最大好處是,投資者在規定的購買額度內購買此險的費用可不交稅費,等將來退休領取保險金時再補繳個稅。比如,某人月收入5000元,扣除3500元起徵點,納稅基數為1500元。如果他購買稅延養老保險1000元,那麼這1000元不用繳稅,其納稅基數就會減至500元。但是憂的是,目前規定的退休之後補繳個稅稅率較高,導致很難被大眾接受。

再來說說基金類養老產品,它的名字其實叫“養老目標基金”,也叫養老FOF。它推出的時間和稅延養老保險產品試點的時間是同一年2018年,自推出去以來就廣受歡迎。一方面,是由於它在持倉中還會有股票、商品基金、QDII基金、偏股混合、指數增強等等類權益產品,所以收益更為可觀。另一方面,由於它主要投資於優選出的公募基金,所以它的波動率比一般基金更低,更符合養老資金的需求。根據wind數據,截止2019年10月22日,23只養老FOF產品今年以來回報超5%,其中興全安泰平衡養老(FOF)回報超15%。目前,養老目標基金已超50只,規模超170億元,還有40餘隻養老目標基金正排隊待批。

由於房價高企、對未來經濟不確定性,現在大家比較喜歡的採用是每月投入固定的資金逐漸積累養老金的方式。

以上就是目前市面上各種養老金融產品的簡單介紹。目前,我國養老金融產品尚在不斷髮展中,所以就像《貧窮的本質》中提到的“獲得信息越少就越容易陷入貧窮陷阱”,在面對養老的焦慮面前,更多的獲得養老金融產品的信息,將幫助我們更好的解決養老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