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患者是否絕對不能吃豆製品?

很多痛風患者都明白自己不能選擇高嘌呤食物食用,痛風爆發的大部分因素都和嘌呤相關,因為嘌呤的最終代謝產物是尿酸,如果血液中尿酸濃度升高則很容易增加關節處尿酸的堆積,形成尿酸結晶,尿酸結晶就是誘發痛風的最原始因素。

豆製品的製作來源於大豆,而大豆類是屬於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因此大豆類食物一直是痛風患者心中的痛,明明如此營養豐富的食物卻不敢吃,實在可惜。不過痛風患者有沒有想過其實自己是可以適當吃點豆製品的?其實豆製品並沒有痛風或高尿酸血癥的患者們想象中那麼對血尿酸影響巨大,我們願意控量吃一些的話其實是可以的。

痛風患者是否絕對不能吃豆製品?


首先,“外源性嘌呤”的攝入並不屬於主要影響總嘌呤含量的因素,我們體內的嘌呤含量來源主要是自身合成的“內源性嘌呤”和從食物中攝取的外源性嘌呤,不過外源性嘌呤只佔總嘌呤的20~30%,而內源性嘌呤佔比較高,佔70~80%,所以,我們應當考慮外源性嘌呤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控制內源性嘌呤,日常飲食只要合理,不頻繁、過度攝入高嘌呤食物的話,並不一定會誘發痛風,增加血尿酸濃度。作為痛風或高尿酸血癥患者,應當配合醫生囑咐,搭配藥物調整,更重要的是改善自己的作息習慣、飲食習慣。

痛風患者是否絕對不能吃豆製品?


另一方面,豆製品並沒有大豆類食物本身含有嘌呤這麼高,我們所熟悉的豆製品例如豆腐、豆腐乳、豆腐乾、豆腐腦,還有豆漿,它們的製作過程其實都需要把大豆磨碎洗淨,或者添加較多水分,還需要加熱或煮沸,在製作過程中其實嘌呤的含量已經有大部分損失了,所以,豆製品其實並不屬於高嘌呤食物,嘌呤的含量屬於中等(甚至豆漿屬於低嘌呤食物),只要痛風/高尿酸血癥患者願意控量攝入的話其實沒有太大問題。比如豆腐/豆腐乾的攝入控制在50g以內,豆漿攝入量控制在250ml內。

痛風患者是否絕對不能吃豆製品?


植物嘌呤也有異於動物性嘌呤,很多蔬菜中的嘌呤含量也有一定分量,比如青椒,不過有研究發現,即使長期攝入了植物性嘌呤,多吃蔬菜,也比那些蔬菜吃得少,基本不怎麼攝入植物性嘌呤的人群痛風發病率要低很多。植物性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如膳食纖維、植物甾醇、皂苷、植物多糖等成分有助控糖控制,減少嘌呤吸收,其實是有幫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