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了,你會天天早上起來給她(他)做早餐嗎?

小哥隨筆


親媽肯定會,親爹估計不會。反正我家週一到週五娃學校吃,週六日我在家我做。我不在家,他跟他爸肯定不吃早飯睡覺中


小碗哥


早餐娃要吃了去上學,一上午要消耗大量精力,必需要吃飽吃好。不像我自己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早上隨便吃點米飯,炒黃豆就上學去啦,等中午放學回家時,餓的心慌,一路小跑回家吃午飯!

現在條件好了,有懂得一些營養的小知識,所以娃的早餐都是我每天早上6:20左右起床,十幾二十分鐘做好,娃娃花十分鐘吃好,一般7點出門,上學🎒!

還有娃的早餐蛋白質一定要夠,擺第一位,其他蔬菜,水果,主食比例可以適當少一些!這樣才能保證一上午娃精力充沛,不容易餓!











桃芳華揚


我家是做早飯的,而且是每頓飯都要認真吃的,孩子不認真吃我是要訓斥的,吃飯都不像樣,將來要參加個國宴,那不淨丟咱中國人的臉嗎?

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家裡也不富裕,有的時候一、兩個月才能吃一回肉,那正長個的時候,菜裡的油水也少,放學或幹完活一回到家,那粗糧淡飯都是成盆子上,成盆子吃光才解餓。那時候也沒有養殖豬,那吃一回豬肉那個香啊。所以小時候我就有一副很寬大的食腸,有食慾,也沒有挑食的習慣,一頓飯不吃都害怕,正所謂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荒。

我剛參加工作時,主要從事一部分現場體力勞動,在單位晚飯是需要自己做的。我剛畢業哪會做飯,不過巧了,同事徐哥會做飯,燉、炒、烹,我買酒,他做菜,不長時間我也把飯菜全部整明白了。

後來也認識了愛人,她也不會做,但我會啊,那時條件也不允許經常下館子,就你做一個我做一個的,逐個品味、研究、改進。直到現在,雖然條件稍好一點,但我們也不隨便出去吃。

她閨蜜兩囗子工作比較輕快,飯量也不那麼重,口味還偏於辣的,早飯一整就沒胃口了,所以就越來越不喜歡做了。結果40來歲,常常要犯胃病。但是我們家卻很少有這種症狀,有也是吃壞肚子了。現在想來,好的習慣都是靠生活養成的。

現在有了孩子,要上學讀書,我家的早飯可是認真的,我們花那麼多真金白銀供你學習,你再因為餓肚子精神溜號,那是絕對不行的。我兒子可沒有厭食習慣,不過早上略微有點挑食,喜歡國外的那種西餐形式,他媽高興時,也願意給他做。自從她不上班,中餐西餐更是變著花樣去做。我就覺得孩子挑食這點就不如我,唉,誰叫他起步的條件就比我高呢。

我是吃了很多年的苞米麵餅子和白菜,甚至一輩子不吃也不想,真是吃傷了,但是為了生存,不也還得大口大囗地吃嗎。所以有了這份閱歷,磨練的墊底,我這個人是非常好滿足的。每次到別人家做客,別管好吃不好吃,只要好幾個菜,我就高興,說明人家把我當客待了。當然我也不是傻到吃不出好吃不好吃。別人做了,你說好吃,並且認認真真地吃掉,就是對做飯人的無比尊重。所以我出門在外吃飯,除了吃飽,也儘量先把不好吃的,也吃了,並且吃沒它,畢竟扔了是浪廢,放著還佔盤子。我一到別人家,做飯的都老高興了。

好了,回到咱的話題,還有沒有不想吃早飯的了,你做好了我帶著你去吃。








男孩強則國強


只有我一個是例外嗎?我絕不把時間浪費在做早飯上。

平日上幼兒園,園裡每天是三餐兩點,我幾乎沒給他做過早飯。早上起床,在床上滾,在地上玩,喝水,聊天。然後他上園,爸爸上班,我跑步。

每晚放學,我們在外玩耍1-2小時,回來後,他會有點餓。我給他烤餅乾,有時是烤紅薯,或者烤牛肉,烤雞翅等。然後喝豆漿,或者酸奶,或者打一個果汁,裡面添加果乾,堅果等。他吃的津津有味。

大把的時間,我們用來玩遊戲,說英語,讀繪本。他總會說,我喜歡你,媽媽。我樂得偷懶。

此外,依我朋友的經驗,我發現,家裡做的太好吃,孩子會拖延上幼兒園,甚至在園裡不好好吃飯呢。


遛娃實錄


看了別人家的媽媽做的飯真豐盛啊!我家的孩子胃口太好了,都用不著為做什麼而費心思。做什麼吃什麼,吃嘛嘛香!我也不願花很多的時間做完飯,感覺早晨起來時間太緊張了,孩子六點做校車,我都是5:20起來做飯,十來分鐘就做好了,我家早餐大人孩子都一樣就是麵條,餛飩,蛋炒飯,這幾樣輪換著做,又快又省事還順口。早晨時間緊張吃完飯就各忙各的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








可愛的愛笑的萌萌


當然會每天早上起來給孩子做早餐了。

我的孩子今年九歲多,幼兒園時,早餐在學校吃,自從上了一年級後,我就每天早上都給孩子做早餐吃。

俗話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少吃為好。

早餐是人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只有在早餐中攝取到足夠的能量和營養才能在一天的學習當中,保持精力的旺盛。

如果長期不吃早餐,學習的效率會下降,我們的胃就好像一個食物加工的袋子,我們所吃進的食物都要經過胃, 消化吸收。當胃裡沒有了食物,時間久了,就會感到胃痛,再加上沒有食物供給能量,常常會出現頭昏、無力、心慌、出冷汗等,這樣的話,孩子是不可能全神貫注的投入學習的。

另外,如果早晨不吃早餐,一天就只有兩餐了。這樣,空腹的時間就會變長,每餐的飯量也就會增多了,從而使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強,吃進去的食物就會被完全吸收,這樣孩子會越來越胖。

所以,我每天都會給孩子做早餐。

稀飯、豆漿、包子、雞蛋、麵包、牛奶,水果等等,每天變著花樣給孩子準備。孩子一直以來,形成了良好的早餐習慣,身體棒棒的,從小到現在除了防疫針,沒打過針。

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學時,學校門口都有好多家長給孩子買路邊攤的垃圾早餐,炸雞柳、串串菜、泡麵等,這些路邊小攤,衛生很難保證,而且沒有營養,長期吃真的對孩子身體不好。

所以,建議做父母的,稍微辛苦一下,早起半個小時,給孩子做一頓健康、有營養的早餐。

美好的一天,從一頓早餐開始!





我們的遇見聊育兒


評論裡寶媽都是棒棒噠,我不會做,孩子也不愛吃,每天6:30起床收拾自己,7點把孩子哄醒幫她收拾好,只要她不耍脾氣,7:30出門去學校,她脾氣來了要8點才能出門,學校也不讓孩子在家吃,送完孩子買菜回9點,自己買點早餐吃了開始收拾家務,休息下就開始做午飯了,下午4點接回來做作業,然後又是晚飯,吃後出門溜達到8點左右回,看會電視洗澡陪睡,感覺天天忙,所以週末都不想做飯,基本在外面吃。


江山如畫醉了紅顏


我兒子在深圳的一家普惠幼兒園,今年上中班,每個班40人,學校包早、午兩餐和下午茶。雖然我們幼兒園是包吃,但是大多家庭還是會為孩子準備早餐。

1、幼兒園雖然提供早餐,也有營養師搭配,每週會提前公佈下週食譜,但是隻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有骨感,照片與實物的差別就是買家秀與賣家秀。再說一個班孩子那麼多,孩子的飲食習慣和吃飯速度不一,老師又少,真的關顧不到那麼多。

2、老話說“一日之季在於晨",從飲食方面說,早餐最重要,早餐吃好了,人的精氣神都不一樣。國外也有說法“早餐吃得象國王,中午吃得象大臣,晚餐吃得象乞丐"。可見古今中外對早餐的重要性都有一定的認同。早餐吃好了,身體營養有保障,少生病,自然身體就好,所以不管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大多數都會提前半小時做好早餐給孩子吃。


川媽細細說


我兒子從上小學到初中開始我就是這樣做的。高中孩子住校後就沒有再給他做。我覺得孩子的身體在發育很快,需要怎樣的營養,如何調劑,只有當父母的最清楚,為了保證他的身體成長和一上午的學習,早餐的營養很重要,我親自做,心理才會有數。其次,自己做的早餐衛生,放心,尤其是夏天吃不好就容易出現腸胃病,耽誤學習,影響身體發育。再有,我給孩子做早餐,也是陪孩子一起成長,畢竟給孩子做飯的機會也就那麼幾年,等孩子長大了,就沒有那麼多的陪伴時間了。現在,孩子出去工作了,也很少有機會給他做早餐了!


楊耘心理學工作者


我爭取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孩子吃得好才放心。早餐一般是雞蛋包子饅頭稀飯牛奶麵條餃子紅薯,變換花樣吃,都是原材料現做,不買成品半成品。只有油鹽醬醋糖五種調料。老公孩子都喜歡我做的飯。其實內心我早就煩做飯了,就靠愛心和仙氣撐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