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懶的媽, 越能帶出聰明娃

小 A 四歲的兒子被幼兒園的老師吐槽了,她回來傷心欲絕。老師的用詞很婉轉,不過翻譯成大白話就是:

你兒子生活完全無法自理,學東西也慢,遠遠落後於同齡小朋友。

你這個家長是怎麼當的?!

為什麼越懶的媽, 越能帶出聰明娃

我能理解 A 的委屈,她為兒子的付出有目共睹。

作為一個全職媽媽,她每天生活的唯一重心就是兒子,對兒子的照顧絕對稱得上無微不至,每天鑽研怎麼給孩子做飯吃更有營養,家裡的邊邊角角都裝上防撞條,出門眼睛分秒不離孩子,兒子長這麼大,衣服襪子都沒自己穿過,飯恨不得要一口一口喂到嘴裡才吃。連帶出去跟同齡小朋友玩都不放心,生怕磕了、碰了、挨欺負了。

其實在被老師批評前,A 一直挺驕傲的,既沉浸於好媽媽這個角色,又享受著兒子對自己的依賴,兒子一有問題就喊媽媽,對全職在家把照顧孩子當作事業的她而言,這是一種被需要的幸福和滿足。

而和外面那些曬得黑不溜秋整天帶傷而歸的皮孩子相比,被照顧得白白胖胖的兒子又讓她油然而生一種自豪。

所以她任勞任怨,從未覺察出任何不妥。

我不禁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則報道,某男生帶了一百雙襪子入學,一天換一雙,攢夠一大包就快遞迴家給老媽洗。我身邊沒有這麼誇張的例子,但我真認識個女孩,二十五歲自己獨立租房子住之前連洗衣機都沒摸過,她說爸媽把所有家務都包辦了,而且因為怕危險,一直禁止她碰各種家用電器。

我跟 A 說,你就是太勤快了,你這麼大包大攬,你兒子怎麼獨立?

形狀分割線

我經常聽到家長們抱怨,為什麼有的性格不但不遺傳,還是相反的?你會發現,越勤快的父母養出的孩子越懶,倒是看上去越懶的父母,孩子越容易獨立。

《爸爸去哪兒 4》裡,沙溢和安吉父子就引發了大家的深思,一度掀起了育兒大討論。沙溢是個“笨手笨腳”的爸爸,安吉卻成熟懂事。

我的朋友 C 有個比誰都懶的媽,春節都懶得做東西吃,去趟超市就當過年了。C 卻有非一般的動手能力,出去旅行簡直就是人肉 GPS,所有攻略都做得妥妥帖帖。

懶,不應源於天性,而應該是一種技巧。偷懶絕不等於當甩手掌櫃什麼都不管,當家長的若是一天到晚打麻將、玩遊戲、無所事事,孩子一定有樣學樣。

做一個會“偷懶”的家長,比做一個大包大攬的勤快家長難度要大得多,這就好像一份選擇題試卷要考 20 分很容易,考0 分卻和 100 分一樣難。

而孩子的成長,就是對家長的一場考試,與其千辛萬苦拿一個及格分,不如試試考“0 分”,留 100 分給孩子自己拿下。

做一個“0分家長”,你要先能讀懂孩子,充分了解孩子,然後放權給孩子。戰術上懶惰,戰略上要比誰都勤奮,這並不會真的比做一個勤快的家長省心多少。

勤家長相信自己,懶家長信任孩子。治大國如烹小鮮,教育孩子也一樣,借力打力,無為勝有為。對家長們來說,給孩子的最好的愛,就是把手放開。

形狀分割線

首先,你要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A 是個盡心盡責的好媽媽,可她不是一個聰明的媽媽。像 A 這樣的媽媽還有很多,她們從不放手給孩子,卻希望孩子有一天能夠突然獨立,這難度簡直比中彩票還高。

如果孩子還小,你不能真的撒手不管,該做的防護工作一定要有,但是你可以試著“裝作”不管,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嘗試。無論他們最後是否成功,都要記得給他們一個大大的鼓勵。

我爸爸就是個“懶”爸爸,我才上小學時就自己一個人坐火車了,自己查站名、排隊、買票。為此我在同齡人中很是得意,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大人了,其實後來才知道,爸爸一直在後面悄悄跟著我。(點擊左側鏈接閱讀精彩內容)

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不要什麼都試圖表現得完美,孩子要麼吹毛求疵無法容忍自己的不足,要麼覺得爸爸媽媽是可以搞定一切的超人,自己什麼都不用努力。

適當暴露自己的缺點,可以讓孩子有一顆包容的心,知道原來媽媽也會犯錯誤,爸爸也會偷懶,我可以做到像他們一樣,甚至比他們更好,這是孩子能不能走向獨立的關鍵。

形狀分割線

其次,你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美國曆史上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官司,幼兒園老師因為教三歲小女孩伊迪斯認識了字母 O 而被孩子的媽媽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幼兒園剝奪了孩子的想象力。

因為在將“O”的定義鎖定為字母之前,它可以是蘋果、太陽、足球、鳥蛋等任何圓形的東西,而幼兒園剝奪了孩子這份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這是現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啟示。

勤快的家長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常識一股腦灌給孩子,而懶家長,則懂得培養孩子獨立的思考能力。孩子遇到困難時,先鼓勵他們大開腦洞,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觀點,哪怕它們聽起來非常幼稚。

多說“你想想看”,少說“事情是這樣的……”,不要用成人的視角禁錮住一個孩子的思維,孩子的世界裡答案永遠是豐富多彩的。

形狀分割線

最後,你要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

學習能力是很多家長最看重的能力,但偏偏他們看重的方法就是盯著孩子的成績。成績好了就獎勵,成績差了就責罵,時間久了,孩子只關注試卷上的分數,得失心越來越重,對學習本身的興趣卻越來越低。

一個懶家長,首先要做到對孩子的成績懶得問、懶得看、懶得聽,與其關注他這一次的考試比上一次多了或者少了多少分,不如多關注一下這份試卷又暴露了孩子知識上的哪些不足。

有些看上去很勤快的家長,每天像地主盯長工一樣監督孩子背了多少個單詞,背了多少篇新概念作文,恨不能半夜雞叫。

但是說完一轉身,他們自己跑去看電視打遊戲了,孩子是個什麼心情?

還有的家長,恨不能時時刻刻拿個教鞭,就連孩子難得放鬆一下看個迪士尼動畫片,也要時不時考核一下:這句你能聽懂嗎?給我翻譯翻譯。搞得孩子興趣全無。

懶家長不催孩子,他們善於利用工具、環境,激發孩子自己的學習積極性。演員劉濤和老公王珂在家哄兒子吃藥都要全程英語對話,小男孩喝藥苦得鼻子都歪了,都沒影響他流利地來一句:“You’re teasing me.”。

每個孩子都該享有專屬的愛和教養

每對父母在子女教養上

都應該有自己的思考與探索

並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