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香港教育藍血地圖:看不上公立教育,用私立國際成階級躍遷

深圳香港教育藍血地圖:看不上公立教育,用私立國際成階級躍遷

每座城市都有一個上東區。

在北京,它是順義。在上海,它是浦東。那深圳和香港呢?

一個有著40年改革開放,經歷了“一路向西”的過程,超級富豪和教育資源都在不斷遷徙;一個有著百年精英教育底蘊,階層已經固化,上升通道逐漸關閉。

階級是隱形的,卻無所不在,沒有人能逃脫。今天我們來說說深圳和香港的教育藍血地圖。

- 01 -

如果以“無法把孩子送入好的學校,就是人生最重大的失敗;而孩子選擇讀公立學校,就意味著一開始便滿盤皆輸”的“上東區階級信條”作為判斷準則——今日的深圳,絕對的教育高地,非南山區莫屬。南山區之中,又以深圳灣片區為冠。

深圳香港教育藍血地圖:看不上公立教育,用私立國際成階級躍遷

時至今日,南山區已經是當之無愧的深圳經濟,乃至全國經濟巔峰區域;相輔相成的,南山區集中了很好的教育資源。

南山區擁有深圳創辦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教育集團。其中,南山外國語集團、南山實驗教育集團、蛇口育才教育集團都是老牌名校。

深圳香港教育藍血地圖:看不上公立教育,用私立國際成階級躍遷

南山區的生源,大部分出身不凡。他們的父母是高新企業人才、金融科技人才、高級知識分子,以及,富豪。

以南山最為著名的名校集中地——南山外國語教育集團的大本營為例,目前學區房單價基本在13-15萬元之間,單套住宅均價1500萬元。而能在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粵港澳大灣區深圳片區置業的家庭,對於財富和資源的掌控、對於精緻和卓越的追求,足以讓其打造出"完美小孩"。

深圳香港教育藍血地圖:看不上公立教育,用私立國際成階級躍遷

能承擔1500萬元以上的房子,以及鉅額教育流水的南山名校家庭,對於孩子的規劃遠不是成績而已。

當然,第一步是校內成績,首當其衝的是英文程度。除此之外,南山名校的孩子,藝術,運動兩個大類中均須拿出一項足夠分量的。

這種孩子,在南山名校,雖然不能說比比皆是,但是也絕不在少數。對於南山名校家庭而言,孩子能夠發展到什麼水平,代表了你的基因、你的能力,甚至你的階層。

這些孩子的父母超級自律,一般在社會上擁有精英身份。同時,他們也要求孩子永遠努力。畢竟,孩子代表了家族未來的社會階層流動:“你必須非常用力,才能留在原地”。

- 02 -

在此之上,高地之上還有高地,真正藍血還看灣區。

深圳灣片區房子動輒15-20萬元/平,而且房源非常稀缺。在這個片區住著深圳第一天團,業主都是超級富豪,2500萬元以內的房源屈指可數。對於很多深圳人來說,深圳灣業主就是成功人士最好的名片,買到這裡的房子就意味著躋身上流社會群體。

深圳香港教育藍血地圖:看不上公立教育,用私立國際成階級躍遷

灣區人群大多會選擇一種與國內路線全然不同的教育路徑:繞開國內高考,直接和國際接軌。如果你已經搬入了面朝大海、環境清新的深圳灣區,那麼讓孩子走公立路線而不是私立國際學校,等於是宣稱自己的失敗,至少也是離經叛道、備受壓力的。

不光如此,其實孩子的朋友和玩伴決定你的人脈圈。在好的學校,與更高階層的孩子共讀,你的階層也許會隨之更上一層樓;反之,你的階層下降。

眾所周知的是,隨著灣區房價節節攀升,入駐灣區的門檻越來越高,灣區作為深圳最新的濱海豪宅片區的概念也深入人心,這些灣區人的孩子,未來就是你孩子的階層;與你共同討論教育問題的那些父母,就是你現在的階層。

當然,一切都得環環相扣。孩子教育的事情該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很難說。但一定是在你以為該開始的時候,再提前很多時間就對了。

深圳香港教育藍血地圖:看不上公立教育,用私立國際成階級躍遷

- 03 -

再來看看跟深圳灣區隔海相望的香港。

2006年,奧運冠軍李麗珊(香港唯一的一位奧運冠軍,滑浪風帆運動員,被稱為“風之後”)曾為香港某銀行拍過一支廣告。

裡面有一句經典臺詞“養大一個孩子要400萬”,這句話一度被香港人當作生孩養娃的參考指標。

不過如今10多年過去,早就不知道漲了多少了。

深圳香港教育藍血地圖:看不上公立教育,用私立國際成階級躍遷

早前,有一個“香港智經研究中心”的組織,設計了一個叫“育兒成本計算器”的系統,錄入了大量的市場數據,專門用來計算香港的養娃成本。

現在,按照中產階級的消費水平,在香港養一個孩子至大學畢業,總共要花860萬。

深圳香港教育藍血地圖:看不上公立教育,用私立國際成階級躍遷

但是,這只是香港的中產,曾經被誤解為被誤解為“很富有”的人:住有會所的私樓(XX豪庭,XX峰),出入有車,部分又是專業人士,一年兩次旅行,肯定很有錢。

但其實,他們看似是社會精英,但其實距離香港藍血的距離,是無法想象中的遙遠。

香港中產子女的教育背景比較多樣化,有普通平民學校的「放養式」不干預管教,也有讀名校或國際學校再加高壓式推娃。

當然,也有不少比較懶惰的,縱然父母提供了良好的中產背景與培養,終於在社會慢慢向下流,也是無可避免的事。尤其在今時今日的香港,人材競爭激烈,樓價高昂,中產階級慢慢萎縮,年輕人在社會,可謂不進則退。

- 04 -

在香港,處於藍血地圖頂端的是身價超過億元級別的政商精英,也叫 “Super Rich”。這些Super Rich,大部份都是商人,他們的企業是各行各業的龍頭或者是頂尖專業人士亦或是政府高官。

這些Super Rich,住宅盤踞在山頂南區的別墅,中半山的名廈,及九龍新界的豪宅等。他們未必個個都高調,但個個一年所得的公司股息,或做一單Deal所賺取的Capital Gains,是普通人十世都未必賺到的錢。

他們的子女,

清一色都在國際學校(例如German Swiss, 英基, CIS等 )或在英美名校接受最上乘的教育,也有少部分入讀本地名校。

深圳香港教育藍血地圖:看不上公立教育,用私立國際成階級躍遷

一位在香港外資投行工作的銀行家在頗費心思研究了香港各所國際學校後,給這些學校做出如下分類:

新加坡國際學校是學霸學校,小孩子是學霸,通常父母讀書的時候也都是學霸;

耀中國際學校以土豪居多,多豪車、保姆接送;

弘立(書院)是香港金融、法律之類專業人士雲集的地方,通常父母見面都可以聊起手上在做的項目;

本地有名富豪的後代則雲集香港國際學校。

在家庭環境督促下,在精英文化盛行的上流社會,他們很多也成為高材生,入讀牛津劍橋哈佛耶魯等頂尖名校而一級榮譽畢業。他們自幼在上流社會見過世面,多數有一流的社交手腕,性格自信外向,而且精通中英文。

深圳香港教育藍血地圖:看不上公立教育,用私立國際成階級躍遷

他們畢業後,大多加入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及其他頂尖企業,月入50000起跳。部分做幾年得到一點社會經驗後,便回到家族企業,管理上億元的資產。

今天藍血階層的一項殺手鐧,在於他們會為子女預留許多人生止損線:畢不了業可以就業,無心求職給錢創業,開拓業務刷爸媽的臉,就算一事無成,還可以當個列席者。所以藍血精英的後代,人生是被設了下限的,差不到哪裡去。

香港升學,度娘上找“香港拔萃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