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當官或者做一個農民是什麼體驗?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在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裡面,有幾個常被大家連著說,比如秦漢、隋唐、明清。為什麼?就是因為這三對組合裡,後者都是前者衣缽的繼承者。

明朝開始,中國古代歷史發展到了維護皇權的極致,一切都是為了皇權統治。任何傷害皇權甚至皇族的事情,朱明都是不允許的。

明朝“官不聊生”

朱元璋維護皇權第一步,就是取消宰相職位。你看清宮影視劇裡面,皇帝每天五更天就早朝,這就是朱元璋造成的。本來這都是宰相的工作,但是朱元璋擔心宰相權力太重篡奪了天下,就取消了宰相職位。

在明朝當官首先辛苦,其次還得面對折磨,朱元璋發明了廷杖制度。官員犯了錯,要當庭扒下褲子打屁股,打得開花。這就是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

明朝官員俸祿也很低。明朝官員名義上的俸祿還可以,一品官年薪1000石,約500兩銀子吧。九品官60石,約30兩銀子。但是基本不足額髮放,清官一般就窮得叮噹響。清官不好過,那就當貪官吧。貪官頭上懸著一把恐怖大刀:剝皮揎草。貪汙受賄幾十兩銀子,就會被斬首、凌遲、剝皮揎草。當然這是明朝開始時的事情。後來好點了,朱元璋的後代對待貪官沒有朱元璋這麼狠,所以從朱棣後期就貪腐橫行。

在明朝當官或者做一個農民是什麼體驗?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明初懲治貪官

官員累、精神折磨、窮是一方面,還有令人恐怖的特務制度。

朱元璋還發明瞭錦衣衛特務制度,收集情報,有權監督並逮捕所有官員。到了朱棣時,又增設了東廠特務組織,只對皇帝負責,無需經司法機關,就可以隨意監督逮捕處置官員。錦衣衛和東廠,基本一致貫穿到明亡。

在明朝當官不易,但相比於當一個農民,那還是要好太多了。

明朝農民,被層層“搶掠”,最終沒有活路

明朝的農民,開國時期活得還可以,後面只能說是越來越慘。明朝對待老百姓,逐漸與遊牧民族搶劫明朝邊民一樣,隨意搶奪。

農民最重要的生存資料是土地。如果土地不受保護,能被人隨意搶奪,那農民的生活不但不能改善,生存都將成為問題。

為了敘事簡明,假設你是一個明朝的農民,生在洪武年代,然後像明朝一樣活到200多歲。我們來看看你這一生會經歷哪些折磨。

在朱元璋的洪武時代,你的生活還不錯。那時人少地多,朝廷鼓勵開荒,誰開的就是誰的。大家積極性都很高啊。因為只要肯幹,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於是你經過努力,到了洪武末年,你一家已經有200畝地了。

接著到了永樂時期,你帶著兒孫一起努力,又開墾了300畝地。但同時你的家族也擴大到第三代總共有近50人了。

這時,天下的荒地開墾得差不多了。你的子孫因為你的身份是農民,所以他們只能繼續當農民,這是朱元璋規定的。所以你只能給男丁們分家、分地。這時日子過得開始緊巴了,因為人均只有幾畝地了,而一切都依靠土地的出產。

正當你看著豐收的糧食,計劃著明年攢錢買點地的時候,事情來了。

在明朝當官或者做一個農民是什麼體驗?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豐收

朝廷派人找到你說,敬愛的皇帝家族龐大,錢不夠花,需要每家“捐”出1%的土地獻給皇帝。你一想,這不能不捐,何況1%也沒多少,不會影響一家人過日子,就捐了(皇莊佔北直隸四府民田比例為千分之八)。

這批人剛走,又來了一批,是代表某位親王的。來人說親王家族龐大也缺錢,需要你捐出1%土地來。你沒辦法,繼續捐吧。

接著,又來了好幾撥人,分別是某皇親國戚的代表、某位公主的代表、某位世襲將軍的代表;最可氣的是,還有一批太監的代表。他們分別要求你捐出土地。你看情勢,誰你也得罪不起,而且明律規定他們就比你更有權力。所以你只能都答應了。

這麼一輪下來,你丟了近10%的土地。

你一盤算:一家人的日子受影響是肯定的,但還過得下去。

又過了30年,到了英宗代宗時期,你家族的第五代人也出生了。你隔壁老王日子沒法過了,逃荒要飯去了,因為保甲制度,他們一家的賦稅被你們這剩下的9家負擔了。你的土地減少了10%,但是你的負擔還加重了11%。日子越來越難。

在明朝當官或者做一個農民是什麼體驗?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古代農業生產

到了第七代人出生的時候,你的皇帝變成了明孝宗、明武宗,你的土地又被迫給皇帝、藩王、勳戚、公主、太監等捐獻出了12%。這下可要命了,人口100多,土地不到400畝了,稅還多出了11%。沒辦法,只能繼續勒緊褲腰帶。

在接下來的100年裡,你的土地經常被迫捐獻,裡甲陸續有人逃亡,你的賦稅還在加重。到了萬曆年間,你一算賬,嚇了一跳。你的土地只剩下不到300畝了(皇莊和各種莊田,佔了北直隸土地的36%),而你的家族人口已經快200人了,你的賦稅比原來還增加了30%。

你就這樣過著每天喝稀粥的日子。

熬到了萬曆末年的時候,朝廷忽然說要加遼餉,賦稅負擔又增加了30%。嗯,稀粥減一頓吧。

接著熬。

到了天啟崇禎年間,朝廷陸續又加了練餉、剿餉,你的賦稅負擔已經達到了洪武年間的近3倍。你的土地只剩下一丁點了,因為崇禎皇帝的姻親更狠,幾乎把你奪的一點不剩(李自成進京從崇禎的岳父周奎家中搜出了300萬兩白銀,僅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你的家族還剩下不到100人了,大部分都逃荒了、餓死了。你的那點土地出產,剛好夠交稅,那一家人吃什麼?

只能吃觀音土了。

在明朝當官或者做一個農民是什麼體驗?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以上就是一個典型華北農民在明朝的遭遇。

結語:

明朝的黑暗在中國古代基本是無出其右的。朱元璋的富養皇族政策,慣出了一堆寄生蟲。結果他們還拼命與民爭利,直接上手搶掠,不管百姓的死活。

我推算過,明朝負擔稅收的人均耕地從1393年的峰值14畝(6000萬人、8.5億畝)下降到了明末的2畝左右,下降超過了8成。大部分土地被皇族和權貴佔去,佔了還不用交多少稅。大部分稅收就都落到了普通百姓頭上。

農民起義終於在1627年爆發,隨後起義軍對待朱明皇族,基本就抱持全部誅殺的態度。這是被長期被壓榨之後仇恨的總爆發。

(完)

以上就是凌煙閣邊看歷史的原創文章,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交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