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莊稼地裡常見的草蛉蟲雖然好看但不能碰,它是害蟲還是益蟲?

說起草蛉蟲,很多人可能對這個名字有點陌生,從小生活在農村的也許都見過這種蟲子,但是就是叫不出名字,草蛉蟲和蜉蝣長得有點像,都有著像薄紗一樣透明的翅膀,尤其在光暈的渲染下,特別的有仙氣,蜉蝣雖然顏色比草蛉蟲絢麗,但是草蛉蟲也不差,通體都是綠色的,第一眼見到草蛉蟲的時候,都會不自覺的感慨,怎麼會有這麼漂亮的飛蟲。

農村莊稼地裡常見的草蛉蟲雖然好看但不能碰,它是害蟲還是益蟲?

草蛉蟲除了會在莊稼地出現之外,還經常飛到農戶的家裡,院裡種有絲瓜、豆角、葫蘆等蔬菜的,基本都能看到草蛉蟲的影子,草蛉蟲有個特點,就是隻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它雖然看著很美,但是你只要一碰它,它就會散發出一種讓你噁心想吐的臭氣,而且這種氣味久久不散,你都會瞬間懷疑人生,一隻小小的蟲子怎麼會有這種氣味。

農村莊稼地裡常見的草蛉蟲雖然好看但不能碰,它是害蟲還是益蟲?

因為草蛉蟲自帶這種臭氣,所以一般人都不敢捉它,就連鳥兒都不願意吃它,但是它們種群之間或者內部之間在食物匱乏的情況下會互相殘食,草蛉蟲多活動在棉花地或者玉米地裡,尤其玉米的葉子上經常會看到草蛉蟲,它們平時以各種蚜蟲、各種蝨蟲、介殼蟲、紅蜘蛛等害蟲為食,所以對於農民朋友而言,草蛉蟲是一種益蟲。

農村莊稼地裡常見的草蛉蟲雖然好看但不能碰,它是害蟲還是益蟲?

草蛉蟲是羽化後的成蟲,幼蟲是一種叫蚜獅的小蟲子,幼蟲吃起害蟲來比成蟲要猛的多,每天不停的在莊稼的莖葉上爬行,尋找各種各樣的害蟲來吃,胃口驚人,一天能吃100多隻蚜蟲,所以有的農民專門放養蚜獅來幫助消滅田間的害蟲,但是蚜獅的外表不敢恭維,自身就長得像害蟲一樣,通體深褐色,像個紡錘一樣。

農村莊稼地裡常見的草蛉蟲雖然好看但不能碰,它是害蟲還是益蟲?

草蛉蟲幾乎在各個省市都有分佈,比較常見的草蛉蟲有中華草蛉和大草蛉,中華草蛉一般將卵產在棉花的葉子背面或莖杆上,橢圓形的卵由一根長絲和葉子連接起來,當眾多的卵吊在葉子下面的時候,田間有微風吹來的時候,輕輕淺淺的搖擺著,特別像門簾,如果在葉子背面翻到這種白色絲柄的卵還有繭,可別把它當害蟲一樣搗毀了。

農村莊稼地裡常見的草蛉蟲雖然好看但不能碰,它是害蟲還是益蟲?

大草蛉就是就是那種會放出臭氣的草蛉了,而且趨光性,不光白天出現在農作物的莖葉上,到了晚上,有亮光的燈光周圍或者牆壁上,也會看到它,有時還會跑到蚊帳上,讓大草蛉的臭氣燻過一次的人一般第二次見到它的時候,就任憑它停在某個角落,然後慢慢飛走了,我是農人答農事,如果您有其它的見解或補充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

農村莊稼地裡常見的草蛉蟲雖然好看但不能碰,它是害蟲還是益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