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思維,還值70億嗎?

何心愷


羅輯思維是個知識分享節目,深受廣大知識精英喜歡,其估值早已超過70億元。

2017年9月,以紅衫資本領投,騰訊,華興,英雄互娛跟投D輪融資,羅輯思維當時估值就達到80億元。

羅輯思維是個知識讀書品牌,2012年羅振宇創立的視頻讀書節目,歷史,文化,社會,經濟,心理等各類書籍,涉獵極廣,每期將自已讀書心得,用視頻演講滔滔不絕,一份純文化,對社會,歷史人文認知,講述給觀眾。讀書人的形象。推薦當期節目所講書籍,讓用戶選擇購買。知識賣書,新商業模式。

羅輯思維深受中年知識分子喜受,對社會人文歷史,有個重新視角解讀,當時新奇,耳目一新,歷史事件原來這樣解讀的。

羅輯思維很受中年知識分子歡迎,羅胖子經常說,有種有趣有料,伴隨一代人成長,工作之餘可以讓心靈停歇下來,對社會做些獨立思考,幾乎每期必看。

羅胖子,早期自稱自已U盤化生存,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讀書人怡然自得心態。其主要經歷央視欄目經濟與法,對話作節目作製作人,決戰商場作節目主持人,2008年不得志離開。後創立羅輯思維節目,受到網民知識階層追捧,這種因為生存,主持人做自媒體的,創業,當時很佩服其膽識和學識。

經過多年發展,羅輯思維現在已被得到app代替。在微信公眾號上,每天可聽到羅胖60秒的精心知識點心準備,比如今天分享60秒,學習有幾個層次?聽過,知道,理解,能講等四個層次。每天都有,一直堅持,種草如林,吸粉如雲。早先單兵做戰已發展成170多人的團隊。

每年跨年晚會,音樂迎新年。從2015年羅胖打造新品牌,知識迎新年,時間的朋友,數萬觀眾現場,在深圳體育館,聆聽四個多小時,聽羅胖子絮絮叨叨,對當年重要經濟事件,現象,及趨勢有個獨特總結,並對明年經濟模式有個展望,跨年晚會,在經濟界影響越來越大。知識跨界也成為一種儀式,一種習慣。

知識跨年夜,也能成為一種時尚。

如果上市話,羅輯思維知識收費節目會得到更大發展,在這個社會,傳播知識,分享文化有價值信息的人,就應該得到認同和合理報酬,獲得成功。社會也應該鼓勵,知識分子去創業。引導更多人去讀書。

知識不僅是力量,是源泉,更是財富。祝願羅胖能成功上市。


看透大市


吳曉波頻道衝擊上市失敗,一盆冷水潑向了知識付費平臺領域,但這並不影響頭部玩家搶登資本市場的野望。

10月15日晚間,北京證監局官網更新了最新的輔導信息情況。

其中報告顯示,羅振宇創辦的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羅輯思維的運營主體)將選擇在科創板上市,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且其輔導前期準備已於2018年12月開始,至今年8月已結束,正式輔導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分別在今年9-10月、11-12月進行。

根據該文件,羅輯思維正在推進科創板上市進程。

事實上業內有關羅輯思維將衝擊上市的傳聞,一直都有。

曾在2017年7月,市場上流出一份羅輯思維投資價值分析報告顯示,羅輯思維公司計劃2018年下半年提交A股IPO申請,目標是2019年底前登陸創業板,且此時羅輯思維估值約為70億元。

不過當時,羅振宇出面否認了此羅輯思維上市計劃,稱“他一覺醒來,被上市了。公司沒有時間表”,但針對所謂的70億估值,羅振宇沒有給出明確表態。

時隔兩年後,當羅輯思維的上市進程正式被擺上了明面時,曾經羅振宇的否認,也就被證明只是公關口徑。

上市還是要上市的,問題在於現在的羅輯思維,還值70億嗎。

資料顯示,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6月,而作為前身的《羅輯思維》知識脫口秀,則在2012年12月21日便已開始周播,同於這一天,“羅輯思維”同名微信公眾號開通,每天推送一則羅振宇本人的60秒語音。

憑藉著移動互聯網紅利以及羅振宇央視媒體人出身所具備的內容優勢,羅輯思維很快俘獲一大批用戶,成為彼時微信公眾號創業大潮中的頭部以及標杆。

2015年10月,羅輯思維完成B輪融資,估值13.2億。同年,經過內容電商、社群經濟等嘗試後,羅振宇、脫不花等創始團隊確定以知識服務作為核心業務,並於當年11月推出得到App,以為用戶提供“省時間的高效知識服務”為標籤,要做知識服務平臺。該年最後一天,羅振宇《時間的朋友2015》跨年演講在北京水立方落幕。

2017年3月8日,羅振宇宣佈“羅輯思維”節目從視頻的形式改為音頻,更新頻率也從周播變更為日播,並只在得到App播出,不再全平臺分發,並All in知識服務。

那時的羅振宇正值個人IP巔峰,信徒無數。其本人頻繁出現在電視、網絡節目中,四處散播自己的滿腹經綸,以及無比絢爛的知識演講,這些都幫助了羅輯思維在一級市場抬高了估值。

但兩年後的現在,羅振宇的IP已有崩塌之跡。

先是埋坑。

2013年的時候,羅振宇屢次在節目以及其它場合提到,“不要被存量綁架。”他用自己舉例子,說自己賣掉了北京的房子和車子。但他沒說下半句,賣房子的錢他拿來買騰訊的股票,實際上,比北京房價漲得好。

以及內容創業上,U盤化生存、社群經濟和內容電商都已經被羅振宇總結為了自己給業內挖的三個坑,而他如今已經逃離了它們,留下那些被他帶下坑還在掙扎的人。

再到用戶端,社交媒體開始不乏質疑羅振宇所鼓吹的知識付費是個騙局,質疑他本人是個騙子,僅擅長製造焦慮販賣焦慮等等聲音。他在《時間的朋友》上的刷屏表現,拋開表演張力之外,也只是把之前的很多常識、道理,換個名義重新包裝一下

等等。

此時的羅振宇,已然跌落神壇。吳曉波評論錘子的羅永浩,說他失敗原因就兩點:1、夢太大 2、入錯行。結果在吳曉波頻道上市失敗後,被羅永浩抓著就是一陣猛懟。羅振宇倒是沒怎麼損過企業,只是他讚譽的暴風、樂視、皇太極、ofo等新物種,卻都爆雷了。

業內曾有分析認為,羅輯思維以及得到,並不是知識經濟,本質上是粉絲經濟,IP經濟。曾經羅振宇是羅輯思維最大的優勢,也是推高估值的很高權重。

但現在或許,已存變數。



天機破禪


知識付費和個人IP的熱潮逐漸褪去,但確迎來了IPO的大戲,在全通教育收購吳曉波頻道遭證監會8次問詢後,又一個同類型的超級個人IP羅輯思維進入到了上市輔導程序衝刺科創板。市場質疑羅輯思維對羅振宇過分依賴,持續性存疑且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極大,其次科創板定位於高大上的科技創新,而羅輯思維僅僅是線下付費搬至線上而已,不符合監管層關於上市科創板的規定。今天咱們就詳細拔一拔羅輯思維。


羅輯思維的前世今生

2013年,我去一位同行家中吃飯,在吃飯中同行一直開著電腦聽一個脫口秀節目,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羅輯思維,2017年,下班途中偶爾聽到了羅振宇深圳衛視跨年演講,最近再次聽到羅輯思維衝刺科創板。週末閒來無事,在查閱了很多資料後咱也來說兩句。

羅振宇在央視做幕後工作多年後,於2012年開始了其個人網紅之路,開始是以《羅輯思維》一檔脫口秀類節目在優酷每週二播出,其內容包羅萬象,歷史、哲學、戰爭、商界、教育等等,這時間的《羅輯思維》完完全全就是一個人公眾號定位。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系畢業疊加中國傳媒大博士學位以及後來的主持人經歷,不得不佩服“羅胖”的語言演講能力,一時間火爆全網,同期《羅輯思維》同名的微信公眾號,每天一條60秒的語音,為羅振宇吸了不少粉,而躋身自媒體大咖的羅振宇,也慢慢開始研究起了粉絲變現。最火時《羅輯思維》付費會員半天售罄,入賬160萬元。

在完成了原始積累之後,2015年創立付費知識平臺“得到”APP,2016年深圳衛視跨年演講,2018年“得到”註冊用戶超2000萬,進入上市輔導第一期程序。

“羅輯思維”爆發式發展的背後,當然也離不開資本的推動,我們從企查查瞭解得知。

2013年,還處於個人娛樂、小打小鬧階段,得到了順位資本100萬天使輪投資。

2014年,國內創投圈鼎鼎有名的啟明創投A輪投資1000萬,這墊下了後期快速發展之基石。

2015年,“羅輯思維”得到了中國產業文化投資基金和大佬柳傳志等青睞。

2016年一級2017年,紅杉資本、梅花創投、騰訊投資等瘋狂注資,2018年12月進入上市輔導第一階段。


羅輯思維的收入來源

“得到”官網顯示,目前羅輯思維收入主要來源音頻和視頻類,主要集中在“羅輯思維”音頻和羅振宇跨年演講,其次是各類付費知識,最後才是讀書板塊。目前圍繞著得到大學打造了六大板塊,即商學院、人文社科、科學學院、親子家庭、能力學院和視野學院。

其定位為:追求多樣化的學員構成、為建立多元思維模型開發產品。同時學員本身就是得到大學的共建者。得到大學倡導學員間的小組自治和自我管理,學員間的交流、碰撞,本身也是得到大學的通識產品的一部分。

面向人群:渴望自我優化、並願意為之付出行動的職場人;所有領域、行業的終身學習者,如醫生、教師、律師、設計師、藝術家等。

我們認為目前產品矩陣以形成,且定位精準,同時定位用戶又有消費能力。


收費標準

打開得到APP,我們發現內容主要集中在商業經濟,人文歷史等,其一共設置了1149個細分欄目,每一個欄目均有一位以上業內大咖,比如心理學的武志紅、經濟學的薛兆豐,金融學的香帥,政治學的施展以及歷史學方面的何帆等。定價集中在19.9元至229元之間不等,才能夠定位的用戶來看,醫生、律師完全有能力消費。統計顯示,每一個細分欄目平均收費在99元,符合當前知識付費的主流定價且物超所值。

“羅輯思維”的估值

2017年7月18日,曾有一份羅輯思維計劃Pre-IPO輪融資9.6億元、估值70億元、擬2019年創業板上市的報告在網上流傳。該報告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第一季度羅輯思維的營收分別為1.59億元、2.89億元、1.5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860萬元、4462萬元、3805萬元。

2015年第一季度利潤率=1860萬/1.59億*100%=11.70%

2016年第一季度利潤率=4462萬/2.89億*100%=15.44%

2017年第一季度利潤率=3805萬/1.51億*100%=25.20%

簡單平均三年淨利潤增長率為17.45%。

我們未能從公開渠道查詢到2018年和最近財報,但是根據上面三年的計算,我們預估年增長20%是大概率事件,那麼2019年單季度淨利潤大概率為5500萬上下。年淨利潤在2.2億元,假設給予40倍的PE估值,其合理估值應在88億。

所以,“羅輯思維”還值70億嗎?答案是肯定的。

另外,從知識付費行業空間來看,艾瑞諮詢發佈的《2018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內容付費用戶呈現告訴增長態勢,2018年知識付費產業規模為165.8億,同比增長91.2%,用戶規模2.7億,同比增長44.7%。

總結,不管是從市場規模,產品定價以及PRO—ipo公佈的2015到2017年單季度數據看,“羅輯思維”估值理應遠超70億。

市場的擔憂

當下市場主要質疑,吳曉波頻道變相上市夭折,那“羅輯思維”是否也要布其後塵,且怎樣讓不將“羅輯思維”於羅振宇劃等號,我認為這是市場擔心過度了。

1、吳曉波頻道個人色彩太濃厚,而“羅輯思維”在2015年上線APP時,應該考慮到了不能將羅輯思維帶上很濃重的羅振宇色彩,經過這四年的努力,羅振宇個人對羅輯思維的影響已經弱化了。

2、嚴格限制羅振宇的嘴、腿,儘量以APP得到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

3、羅輯思維是IPO上市,而吳曉波頻道被全通教育收購,有觸及管理層忌諱的重組。

所以,我認為,隨著上市之後,推廣發力,與更多的大咖和媒體合作,羅輯思維會成為知識付費第一股,我們拭目以待。


------------------------END----------------------------------------


溯源歸一


作為一家知識付費型的企業,邏輯思維領導了一個新的行業,可以說走在時尚前列,得到了不少資本的青睞,並且積極籌備IPO事宜,那麼這家企業值不值70億呢?

把所有吸引眼球的華麗包裝去掉,這家企業的核心,最吸引人的是什麼呢?羅振宇本人可以算基礎核心了,如果把羅振宇去掉,這家公司還會值多少錢?知識付費的是個很寬泛的概念,以往那些電話授課,電視授課,甚至一些培訓課程,只要披上互聯網的外衣,就變成了知識付費了,所以這個市場很大,未來的競爭會很激烈,不客氣的說,目前邏輯思維能走在前列,全靠羅振宇的名氣大。

這麼一看,邏輯思維就帶有明顯的網紅性質,網紅的特點就是大起大落,走在潮流上,就會被追捧,一旦失去網紅特性,馬上就會掉下來。目前資本不斷追捧,就是要在勢頭上升時進行IPO,說白了就是要圈錢,所以在目前這個時候,邏輯思維是值70億的。

問題就在這一波風潮能夠持續多久,羅振宇又能夠紅多久,當失去網紅特性後,邏輯思維還能不能繼續發展下去,從整體市場發展來看,機會很不錯,但是競爭會將會很激烈,新的網紅隨時都會誕生。


海色民生


值!必須值!還有請德雲社馬上提交上市申請!估值千億!

論人數!論口才!論粉絲數量!論歷史!估計都不是德雲社的對手!

大家都是科創企業,都非常有科技含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概念也多,有明星參股概念,還有老字號概念!


蓮花大師兄


低級的決策需要邏輯,高級的決策,不確定因素太多,邏輯根本用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