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網絡文學有可能超越金庸嗎?

iwndl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高度,有一個時代的語言思想特徵,有些確實不可超越的。比如紅樓夢,文筆,情節,思想,文化都是頂級的存在,後人不可能超越了。因為沒有了古代那種豐富的見識和閱歷及文字積累,文筆凝練,典雅韻味。紅樓夢光生僻字詞就有無數,而現在的網文寫來寫去就那幾個常見字,所以網文的文筆都比較膚淺,再者網文日更幾千上萬,很多濫充字數,怎麼可能超越金庸?玄幻為什麼流行?除了它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吸引人外,有很大部分原因是作者和讀者文筆、閱歷不夠,作者寫不出文化厚重的東西,讀者也看不懂,很多讀者居然把金庸文當成了文言文,你還能指望他們看多高深的文?另外談一下架空歷史小說,架空了寫起來就沒有歷史束縛,比較自由。不過,這也正說明了作者對歷史文化了解的不夠,不敢寫真歷史,只好架空,實際就是瞎編。有的人說好的架空,語言卻帶有明顯的朝代印跡,如皇阿瑪,娥娘等等。所以,網文達不到金庸的高度和深度,無法超越。


落入牆角的陽光


首先確定網絡作家不可能超越金庸先生,金庸十五部作品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存在,是武俠小說的頂峰,無可超越只能仰望。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時勢造英雄  危邦行文道

金庸先生的人生經歷豐富,從國家抗戰到內戰,從理想外交官到生意人,從大陸移居香港,從父被斃到子自殺,從大學導師到劍橋學生,直至信息化數據化的今天94歲去世,豐富的人生閱歷,使他對社會和人生的觀察、體驗和思考,比絕大多數作家要深刻、豐富、成熟得多,而網文作者,誰有此等見識?文以載道,網文妄言超越金庸如蚍蜉撼大樹,實是自不量力耳!

二、熟讀古今書  文字蘊玄機

金庸飽讀古今中外詩書,從其創作的小說中可見其學識,文字中金句俯拾皆是,如“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與其天涯思君,戀戀不捨,莫若相忘於江湖。”就連他的書名首字連起來也是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他運用漢字嫻熟、思想內容深邃、作品感情豐富。

三、武俠為趣衣 思想暗中藏

金庸筆下的江湖就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是對社會的反思,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對人性的反思,江湖矛盾衝突不僅反射在政治制度上,更是反映在人性上,在人與自然的和諧,慾望與環境的平衡上,或者國與國的關係,民族與傳統的關係,戰爭與和平辯證關係,民主的進步性問題,他的筆觸及靈魂,讓人感到震撼。金庸在思想的高度上,在心胸的寬闊上,在視野的遠大上,都不是網絡作家可以相提並論。

四、借鑑百家長 批判露鋒芒

再從小說形式上看,金庸的武俠是借衣還魂獨闢蹊徑,以多樣的形式結構,流暢的文字表達與儒釋道思想融合。於《天龍八部》中可見《基督山伯爵》的框架,於《鹿鼎記》裡可見《阿Q正傳》的影子,吸收百家之長自成一格,而他以一個優秀的作家,飽含批判現實的鋒芒,宏大的結構,深刻的思想,借鑑中獨具慧眼,獨具匠心,具有批判現實主義的大家風範,以儒釋道的思想指向中國人的劣根性,傳遞中華傳統文化的正能量。採用俯瞰的方式來看待現實,反思文化,探討社會,挖掘人性,都可以說具有社會進步性,全局性。

所以,朋友們,看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金庸的思想高度和文學水準,早已經超越了武俠小說的藩籬,因此,拿金庸和網絡作家小說去對比是不公平的,更不用說超越了,希望大家以後讀金庸小說時眼界不要侷限在武俠的範圍內。 故,我的回答是:網絡文學絕無可能超越金庸!





蕭幫論道


簡單的看了一下,看起來大家都不太認可網文啊,我覺得不認可,是因為不瞭解,看的太少了,或者只是道聽途說,或者憑印象來回答。

金老爺子的十五本全讀過,像天龍、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鹿鼎記、連城訣等都讀了不下三遍,這裡插一句連城訣寫的很好,那種味道是別的小說沒有的。

十多年讀,覺的如同神書,真是廢寢忘食,看的眼睛都看不見了。

現在再讀,感覺生澀了,遠不如看網絡小說爽、痛快。看老豬的《紫川》,老禹的《極品家丁》,煙雨江南《褻瀆》,都比那十五部過癮,極品家丁比神鵰更感人。還有《誅仙》,嗯,誅仙后面的遜色了不少。還有《搜神記》、《易人行》。還有《神墓》、《飄渺之旅》、《一個小兵的傳奇》、《雪中悍刀行》、《凡人修仙傳》,場面宏大。

若說歷史《回到明朝當王爺》、《明朝那些事兒》哪一個差了?

時代是發展的,問問95後們幾個看武俠?

其實金庸的武俠在他那個年代比以前玄幻許多,所以稱為新武俠。現在又比他玄幻,時代在前進,整個武俠都沒落了。


口水丁羊羽


我是一名網絡作家,可以很肯定告訴您,當今網絡文學很難超越金庸!

網絡文學,顧名思義,又稱為快餐文學,是為了適應在網絡中傳播而寫出的文學作品。

而網絡文學真地就像快餐一樣,要給讀者“量大管飽”。

而網絡文學追求的更是更新快,字數多,即便作者再有寫作天賦,寫作質量也很難與金庸先生那些經過精雕細琢,有著深刻思考的作品媲美。

金庸先生的作品是有很高文學成就的。而現在的網絡文學又如何能夠談文學成就呢?不過就是滿足人們對小說閱讀的追求。

我覺得網絡文學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更應多學習和分析金庸先生這些前輩作家的作品。

而可能現在很多網絡作家賺錢了,也有很大的讀者人群,於是就驕傲了,妄圖把前輩作家的作品超越。

我只能說,這是狂妄和膨脹。

金庸先生是用一輩子的人生經歷和閱歷來寫作,想超越金庸先生的作品,先去達到金庸先生的人生高度吧!

否則就不要妄談超越先生的作品!

就寫這麼多,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再見!


趣讀net


首先要問,網絡作家——包括我——有金庸先生那樣豐富的閱歷嗎?

他經歷抗戰、內戰……,24歲從大陸移居香港,直至信息化數據化的今天94歲去世,父被斃子自殺,有著比餘華《活著》更豐富的人生閱歷,他對社會、人生的觀察、體驗和思考,恐怕比絕大多數作家要深刻、豐富、成熟得多,相形之下,我等網文作者,有何見識!還要妄言超越,實在缺乏自知之明!

其次要問,你有沒有金庸先生那樣深厚的文化底蘊?

寫詩詞像打油詩,你還寫李清照!

順便說說,不好意思,拙作網文《十五條船》正是題材為李清照故事,但不敢涉及她的詞。

而金庸的“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你會以為出自古典,就連他的書名首字,連起來也是一副對聯!

其三,要問問你是否有金庸的天才,是否如金庸多才多藝?

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報人、電影人,有著小說連載的經驗,是爾等網文日更的鼻祖;曾經電影編劇,將電影元素注入武俠小說。

其四,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我們那小白文差金庸語言多少條街?

其五,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金庸那麼多人物深入人心,你總共寫成多少個人物?



大悔憶智冰


當今的網絡文學超越金庸是很難的,難的不是文筆和想象力,而是金庸的作品是天時地利人和的作品!

金庸的作品透漏出濃濃的正能量價值觀,家國天下,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分得一清二楚。金庸寫歷史小說,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讓人難以分辨,但能夠讓人瞭解一部分歷史,這對中國文化的宣傳也是好的。

不能說金庸的小說沒法超越,金庸完成了小說的歷史節點,要知道很多小說作家都是讀者金庸的小說去創作的,你能說他們不該創作嗎?他們也是積累著頂級經典小說和作品,尋找靈感來寫的。

金庸古龍還有很多大家都是他們的師傅,在在學習他們技巧和經驗的基礎上開始創作。

個人覺得不要說是都能超越金庸,讀金庸的作品就是一種尊重,沒必要把金庸神話。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寫仙俠小說,武俠既然是想象的,仙俠和玄幻就不能寫嗎?武俠的極致已經被金庸和古龍他們為代表的作者寫完了,那麼要突破極限,只能去寫仙俠類了!

小說不管什麼小說,文筆、細節、故事、情節、以及描述都需要功底,都需要學習,如果什麼都往一個標準看,那就不要創作了,直接照抄前人的小說,不就好了嗎?

我只想說,不管前人如何厲害,歷史總是往前走的!以前用刀劍,現在用火箭用飛機,難道前人的就一定好?

金庸不想說很多人超越了他,只想說他帶出了很多徒弟,他泉下有知也是希望有人能夠超越他吧!畢竟師傅肯定希望徒弟可以超越!



凡人修仙Lak


可以超越,沒有誰是不能超越的,如果你連想的超越的勇氣都不敢有,那肯定超越不了。有些人提到網文,就把網文貶低的一文不值,人為網文水平低,我只想說,你才讀過幾本網文。像貓膩、香蕉、烽火這類作者,文筆明顯比普通作者高出一截,他們這類作者的文筆,是通過一部部長篇小說磨練出來的,還有像《鬼吹燈》、《龍蛇》這類作品,作者哪個對傳統文化沒有深厚的功底。像歷史類文筆好的就更多了,月關、三戒、三痴哪個文筆差了,而且他們還年輕,還有很多的上升空間。其他不說,歷史類我最近在看的《漢祚高門》,人家作者中文系博士,那寫出的效果,逼格十足,可以說,沒點古文功底,你還真不一定看的了,你讓那些作協的來試試,估計十有八九文筆比不上人家。

網文雖然門檻非常低,甚至低到有些語句和邏輯寫出來狗屁不通的人都在裡面寫小說發表,但是網文裡面高手同樣很多,可以說,有些作者光文憑砸下來就能讓你跪


總有刁婦想說朕


金庸的作品中,有著濃厚的歷史背景和結構沉澱,情節有理有據,時間,人物,地名也都有跡可尋,中國武術在金庸的小說裡發揚光大,對於傳播中國文化起了積極的作用。

反觀網絡小說,穿越重生異能玄幻,不管是唐三還是土豆西紅柿,無不是打怪升級,這出了名的還好點,沒出名的,寫出來的東西說低俗幼稚吧,他不承認,腦殘一族,天天腦子裡都是不切實際的想象,剛把幾千個漢字認完,就敢提筆寫小說,網絡小說氾濫的原因就是門檻低,門檻低意味著質量叄差不齊,加上國家對網文的各種限制,導致很多傳統文學的新生代作品生存受到擠壓。

存在即合理,我也是寫網絡小說的,但想要超過傳統文學的價值,肯定是不可能,你問問,有多少40歲以上的人願意看一個人跑到古代做了一條狗的故事。中國不是美國,中國是有五千年曆史文明的


環誕山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為什麼?金庸是武俠一代大師,可以說現代網絡小說不管是寫仙俠,還是涉及到俠這個字的小說都借鑑或受過金庸武俠的影響。

你可以聽到某大神寫出來的小說簡直比肩金庸,如蕭鼎的誅仙,但是沒有說某個人超過金庸的,能不能超越?我覺得是能,因為現代再也不是金庸的時代了,網絡上寫小說的超人大神也不乏,在想象力劇情創新,甚至文筆上都超越了,但是金庸小說不僅僅是想象文筆劇情,還有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大氣的歷史觀,讓讀者感動久久不能忘懷的人物,可以說金庸依託華夏的歷史,創造了一個自己的武俠世界,更是通過小說人物定義了他心中所有俠義形象,讓你有一種讀過再讀的衝動,反覆品味的武俠人生,生死不渝的愛情,彷彿一個智者通過小說將自己理解的俠之人生,俠之大者的為國為民。



紫玄修行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問網絡寫手是否能超過金大俠無意義。有的人覺得可以,有的人覺得不行。

當年金大俠,古大俠,梁大俠,溫大俠,並稱新派四大俠。

梁溫二人雖名弱三分,亦有經典傳世。

白髮七劍玉弓緣,鐵手無情冷追命。

金大俠大開大合,古大俠奇門遁甲,各有所長。

三步射鵰刀劍笑,天地紅花嘯天城。

小鳳留香明月刀,小魚無缺蝴蝶劍,小李有飛刀。

用一句太祖的詞來看華山論劍,即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